向银爱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湖南 怀化 418005)
产后抑郁多指孕产妇在完成生产之后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双重作用,而表现出以抑郁为主的一种负面情绪,多发生在产后2周,在产后4~6周表现尤为明显[1]。临床上通常会表现为兴趣下降、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对家人和孩子冷落,对生活失去激情和信心。不仅对孕产妇自身健康和婚姻家庭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造成严重影响[2]。为此,我院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孕产妇在围产期间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待产的孕产妇共计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产前检查,上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抑郁情绪,排除了伴有严重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孕产妇,其中初产妇98例,经产妇34例,顺产79例,剖宫产53例,学历均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所有入选者均自愿参加研究调查,并能够顺利地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132例孕产妇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加强护理组,其中对照组67例,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27.8±6.2)岁;加强护理组共计65例,年龄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1±6.5)岁。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产史、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产前常规检查、健康教育以及产褥期的常规护理,做好为孕产妇解答疑问、饮食指导以及会阴护理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护理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围产期间有针对性地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产前与孕产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好产前教育工作,根据每名孕产妇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指导;(2)生产时间为孕产妇建立温馨和谐的分娩环境,给予孕产妇心理情感支持。以减少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烦躁心理,预防抑郁的发生;(3)产后主要从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入手,鼓励孕产妇积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加和朋友家人的交谈时间,帮助患者转移焦点,缓解心理压力。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家庭情况,帮助孕产妇协调好家庭关系,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其家人在关注婴儿的基础上,更加关爱和照顾产妇,协助孕产妇做好由孕妇-产妇-母亲的角色转换,及时为其补充营养,保证睡眠质量,使其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失落、无助、抑郁情绪的产生。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量表)于产前1周,产后1、3、6周对两组孕产妇的抑郁情绪进行量化评定。EPDS量表包括10项内容,采用4级评分(0、1、2、3分)进行评定,满分30分,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得分≥10分时判定为抑郁筛查阳性[3]。在产后6周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的抑郁发生情况。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产妇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数和均差±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若P<0.05,则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产前1周两组孕产妇的EP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3周、6周,两组孕产妇的EPD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的抑郁发生率为34.33%,而加强护理组孕产妇的抑郁发生率为1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EPDS评分以及产后6周时抑郁发生情况
产后抑郁作为产褥期间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多在产后1周发病,在产后4~6周表现作为明显,临床上主要以抑郁情绪为主,兴趣下降、情绪低落、饮食下降、失眠,严重时表现为反应迟缓、对社会失去信心,更有甚者可丧失社会能力,有自杀倾向[4]。导致产后子宫恢复时间、出血量增加爱那个,严重影响着孕产妇的产后恢复和身心健康,并对婴儿的健康发育和家庭和谐造成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的存在,我院在围产期间加强了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时期入手,全程给予孕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做好产前的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就分娩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消除产前紧张情绪[5];分娩过程中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分娩环境,并给予其适当的心理情感支持,帮助其顺利生产;产后主要从增强社会支持入手,调节好孕产妇与家庭成员的关系[6],帮助其顺利完成由孕产妇到母亲的角色转换。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防御造成严重影响。在围产期间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缓解善孕产妇的产后抑郁情绪,增强孕产妇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1]李立梅,邓寒羽.北京市初产妇人格特征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760-763.
[2]侯永梅,胡佩诚,张咏梅,等.产后抑郁对初产妇产褥期身心康复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441 -443,446.
[3]董永海,毛向群,刘芸,等.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5):377-381.
[4]任菲菲,刘沫,王阳,等.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按摩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692-2694.
[5]利民,周彩峰,周志南,等.妊娠晚期孕妇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1):128 -130.
[6]朱淑芽,陆涯琳,孙一勤,等.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压力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84-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