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东
(山西省垣曲县蒲掌乡中心卫生院 山西 垣曲 043712)
产后出血是导致全世界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逐渐降低,但产后出血依然是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1]。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产妇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2~3%[2],严重威胁了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生命健康。本研究中笔者现就产后出血极其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综述如下:
1.1 产后出血定义:现今临床上对产后出血的定义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没有一个精确的测量措施,往往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被低估,尤其是临床诊断产后出血属于回顾性。相关报道中将产后出血的定义为:产妇分娩后24h内经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大于500mL,经剖宫产分娩产妇的出血量大于100ml,即可定位为早期产后出血[3]。有学者建议可采用产妇血细胞比容降低超过10%来作为产后出血的定位,但该标准则需要依赖检测时间与液体复苏量,故其精确度有待商榷。临床表明,精确检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休克指数在产后出血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但仍需深入研究。
1.2 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在引发产后出血的多种因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是指产妇子宫收缩的对称性、节律性、极性等均为正常,但是子宫收缩作用弱且无力,存在收缩间歇长、不规则及持续时间短等问题,从而明显增大了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4]。同时,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龄初产、引产、缩宫素超量等因素易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度危险因素。
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需遵循“一个到位,两个重视,三个正确”的原则进行,具体包括:(1)一个到位主要是指对产后出血的出血量的评估要到位,医护人员必须认真评估产妇的产后出血量,采用计量法、面积法、称重法等方法计算产后出血的准确率较高,客观性较强。(2)两个重视:①重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壁胎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早剥等因素[5],对没有救治条件且时间充裕的患者应及时转诊;②重视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主要包括助产士、产科医师、麻醉医师、血液科医师、ICU 医师与检验科、血库、超声科、影像科等管理人员。(3)三个正确:①正确对子宫进行按摩:可使用经腹经阴道联合按摩或经腹部按摩方法进行,按摩时间持续至产妇子宫收缩恢复症状,且可长期保持收缩状态;②正确用药:药物主要包括缩宫素类药物、前列腺素类药物、脑垂体后叶素及人重组活化因子Ⅶa等药物;③正确采用手术:保守治疗方案包括: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宫腔填塞、医用手套与避孕套注入生理盐水扎紧后填入宫腔;保守手术方案(保留子宫、生育机能)包括:背带式缝合术、方块式缝合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根治手术方案:对多子女,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宜尽早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若患者伴有剖宫产撕裂与软产道撕裂,则最好采用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产妇第3产程进行积极的处理,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6],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产妇分娩后尽快给予缩宫素处理,早期切断脐带,产妇子宫收缩时适当牵拉脐带。
产后出血救治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包括:(1)血液指标:产妇分娩前应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并获得结果。对于具有贫血的产妇需提高警惕,以便尽早进行干预,血红蛋白<100~105g/L 的产妇的妊娠结局通常较差。同时,对罕见的血小板减少情况也需提高注意,故产前应进行凝血机能检测,并进行抗体筛查试验与血型鉴定,特别注意Rh血型。(2)及时转诊:对明确诊断的产后出血高危患者,包括严重产后出血,存在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可能,前次剖宫产,已知具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具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产前需给予交叉配血2~6U,并备好血小板,对基层医院患者则应及时转诊。(3)治疗时的注意要点:复苏及处理产后出血,抗休克治疗;仔细鉴别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处理,这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时,应注意不可低估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速度;产妇妊娠期保持良好的身体情况与提高血容量对产妇分娩早期的出血代偿有利;注意做好复苏工作,以防引发肺水肿症状;注意患者体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情况。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其具有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的临床特点,,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道出血急且量多或持续少量出血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并且还可能伴有嗜睡、腹泻、食欲不振、畏寒及头晕乏力等症状,进而严重威胁产妇的身体生命健康。因此,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止血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治疗时应注意严格遵循“一个到位,两个重视,三个正确”的原则进行操作,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的抢救治疗水平,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1] 滑文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6):267-269
[2] 陆红梅,张卫社.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及综合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47-49
[3] 况业妹,谌小英,赖足足等.产后出血的病因调查及临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63-164
[4] 杨小环.病理性“产后出血”对象调查及对症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0):73
[5] 卢蓉.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1592-1593
[6] 颜建英,周志梅,徐霞等.产后出血一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及外科处理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2,46(4):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