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永梅(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天津 300000)
港西油田油井开井545口,2014年共发生短周期井131井次,同期对比近两年发生短周期井,砂卡砂埋井占短周期井检泵井次的54.2%,依然是造成机采井检泵周期短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地层出砂并无严格的深度界限,当地层压力超过地层强度时就有可能出砂。随着流速的增加,油层受力发生变化,油井出砂量增加。出砂由内因和外因引起。
砂岩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和胶结强度低是油层出砂的基本原因。
港西油田砂埋卡短周期井主体分布在一、二、三、五区及58-8井区,大部分都生产明化镇组明一和明二,明二和明三更为集中。砂埋卡71井次/45口井中,有52井次/30口井集中在明二,平均检泵周期仅为83天。
2014年1-10月份维护井中砂埋砂卡井为95口,其中砂卡砂埋短周期井45,防砂井16口,占35.5%。2010年-2014年,港西油田防砂措施共计229井次,而砂埋卡维护井496井次,实际防砂工作量与生产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措施返工井及短周期检泵井,作业过程反复压井、挤注化学药剂等都会加快破坏地层结构,且过程中没有保护油层的措施,导致出砂加剧。砂埋卡短周期井71井次,其中作业2次及以上,16井/41井次。
能量下降后,导致工作制度即使调到最小依然过大,造成生产压差大,强烈的抽汲力及气举之后往往会引起出砂。45口砂埋卡短周期井中有18口无注水井,泵效小于50%的占所有砂埋卡井次的34%以上。
对油井管理不当也会引起地层出砂。频繁改变工作制度、开关井、操作不平稳、引起地层激动形成的水击效应会使稳定的砂桥破坏。
以割缝管防砂为主体,配套固砂技术,最大限度防止地层出砂,为油井稳定生产提供保障。2014年共实施防砂、固砂技术9井次,日增油18.05吨,实现了出砂油井的有效治理,4口井周期超出前周期。
针对出砂、工作参数不合理的油井,我们采取合理调整工作参数、实施控液措施,达到提高油井泵效,减缓油井出砂的目的。2014年优化工作参数15井次,有效14井次,周期在观察中,实施井平均泵效提高14.28%。
该工艺目前在用6井次,开井一次成功率为100%,平均免修期为198天。
该工艺目前在用3口,平均免修期为198天,2口井免修期超过应用前周期。
该工艺目前在用12口井,在地层砂含量小于5%的条件下实现平稳生产,日增油46.06t,累计采油25749t,平均免修期为493天,5口井免修期超过应用前检泵周期。
2014年,砂埋卡短周期井平均检泵周期为71天。出砂井中侧钻井出砂问题凸显,亟待解决,目前我厂正常生产侧钻井21口,因出砂严重,发生砂埋砂卡作业6井次,侧钻段采用φ 82.25 mm套管完井无法实施机械防砂,化学防砂有效期短,造成出砂问题频繁出现。
对泥质含量高,储层物性差的新井,实施先期防砂,延长油井高泵效稳产期。对防砂污染没有边底水的储层,开展压裂防砂,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对井区能量充足,长期防砂导致的割缝管堵塞的油层,更换割缝管,重新防砂。
2015年在短周期砂埋卡井较为集中的港西一区三、二区、三区三四及五区,实施水井措施77井次,通过完善注采井网,增强油井供液能力,降低油井出砂几率。
地层未防砂出砂严重油井以及部分井防砂后筛管堵塞井;配套应用水力喷射同心双管携排砂举升工艺。对于修井过程中,存在着因泵脏物、砂泥等杂质容易造成泵漏、堵现象。推广应用泵上下保护装置及各种防砂特种泵。
短周期井治理,不仅是“控躺井、稳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降成本、控递减”的关键工作。下步工作,将以大力推广成熟工艺为重点,寻找出砂井治理新途径,不断提升举升工艺技术整体配套水平。
[1]梁晓鹏,王广峰.胜三区上油组出砂机理研究及配套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
[2]尹建辉,主编.埕岛油田防砂工艺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13-17.
[3]徐苏欣,李汉周.基于模糊理论的油井防砂方法优选及应用.小型油气藏,2005,第4期:5 6一5 8.
[4]张威,方辉编.油田开发晚期保持稳产的措施.世界石油工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