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清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演进,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普及,融合现象不断涌现,特别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国家重点战略下,电子商务与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跨界应用可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立即成为社会“热词”,也是当下经济的“热词”,也俨然成为2015 年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新一轮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因此,2015 年7 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 年的近期目标和到2025 年的远期目标,并给出11 项重点行动,其中就有“互联网+”电子商务行动。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潮到2012 年11月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这个概念也被腾讯公司执行官马化腾认同,在2013 年人大提案建议中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 年11 月李克强总理在义乌青岩刘村调研时,真实看到了实体商户与网购店的双双受益,这就有了总理口中的—中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进而也引出了互联网领域中的三个热门词汇—互联网、风口、顺势。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互联网+”的内涵有各种版本,即官方版、马化腾版、阿里版、李彦宏版。其中官方版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尝试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电子商务是指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领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
“互联网+”的提出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发展理念,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限,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最完美的契合。作为互联网领头军的电商平台,更是这次“互联网+”时代的主导力量。尤其是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的战略举措,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因此,国家提出“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高效物流等11 大重点领域,“互联网+电子商务”也就成了“互联网+”行动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成为信息化的主导力量,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信息化也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互联网+”电子商务,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推动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国家服务民生方式,提高流通效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深远的意义。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融合,打造了工业品、生活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便利渠道,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了农村电子商务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与工业生产企业融合,依托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优势,发挥园区与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了集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等全过程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与外贸企业融合,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电子商务推进产业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嘉兴市政府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原则,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现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基地等电子商务集聚区。根据工商注册及相关调查信息对嘉兴市(不包括五县)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调研统计,嘉兴秀洲区和南湖区有电子商务企业近300 家,其中落户在产业集聚区的占一半以上,如麦包包、和勤通讯、东佳电子、安邦护卫、洁阳家居、西城电器等一批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基本都分布在各个园区。嘉兴集聚发展,产业融合优势凸显,今年已有100 多家企业申请入驻“嘉兴特色馆”,100 多家集成吊顶企业加入“嘉兴产业带”。
嘉兴“十二五”规划把电子商务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的深度融合。商务局对年网络销售额首次达到500 万元、2 000 万元、5 000 万元的实体企业,分别给予5 万元、15 万元、3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商业模式新技术含量高、市场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电子商务项目,优先列为市重大产业项目,在用地、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实行“一事一议”政策。
嘉兴是一个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地市,嘉兴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嘉兴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产生的GDP 已经超过全市的50%,带来的就业机会超过60%。企业和个人在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速卖通上的店铺有1 000 多家,在中国诚商网嘉兴平台上有2 000 多家。例如,嘉兴濮院产业集群拥有网店5 000 余家,网企100 多家,这些电子商务企业在租金、税收、办公设施等方面享受第一年租金全返,第二、三年50%返租金的政策优惠。
嘉兴在省、市政府“电商换市”的政策推进下,电商产业已经形成了先发优势,逐步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向更高层次的供应链整合应用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求迅速增长,已渗透到传统企业的方方面面,近而催生了大批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企业的融合。
嘉兴本土中小企业、创业者和消费者应用电子商务网上零售店铺规模和实力高于全省水平,浙江省2014 年实现网络零售额5 642 亿元,而嘉兴2015 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68.81 亿元,列全省前3 位。据统计,嘉兴26 家零售企业和7 家批发企业在2014 年1—11 月就实现商品销售额600.88亿元,同比增长40%,例如,五芳斋集团、嘉欣丝绸责任限公司等传统企业内部成立电子商务部,利用百年老字号传统品牌优势,开展电子商务运作,在国内完全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络零售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仅嘉兴粽子就在2015 年端午节实现网上销售19 082 万元,五芳斋通过天猫、1 号店、京东、拍拍等平台销售和网络经销商分销,实现线上销售额1.5 亿元;真真老老线上销售1 800 万元,荣庆和线上销售962 万元,三珍斋线上销售800 万元,南湖斋线上销售512 万元。
电子商务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实体经济与电商经济必然走向融合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传统经济的销售模式正在一步步地向网络销售转型。在2015 年5 月11 日刚出炉的2014 年中国“电商百佳县”榜单中,浙江省有41 个县榜上有名,居全国之首,而嘉兴仅有的五县均居“电商百佳县”40 名之内,其中嘉兴以濮院、洪合的羊毛衫产业集群为主的桐乡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4 位。以皮革产业集群为主的海宁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5 位。以童装产业集群为主的平湖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11 位。以坚固件、核电关联产业为主的海盐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32 位。以光伏产业为主的嘉善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39 位。可见,嘉兴在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嘉兴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战略推动下,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随着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瞬息万变、技术改革创新的不断加速、产品生产周期的不断缩短、市场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使较多的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做不好”与“不做被淘汰”的困境。就嘉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嘉兴有30%的企业处在电子商务原始阶段,推广方式仅为线下传统模式;有50%的中小企业处于电子商务初级阶段,简单实现企业宣传、产品信息发布与交易等功能;只有15%的中小企业处于电子商务中级阶段,在网上完整的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功能与电子商务交易;只有5%的中小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高级阶段。嘉兴电子商务在与八大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中也是处于不同层面的融合过程,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综合成本较高,利润率低;高端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企业管理者意识淡薄,企业被动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同产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以下融合发展的路径。
政府引导与扶持在产业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政府层面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建设电子商务园区和示范基地,完善物流、信用、安全支付体系,制定合理的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如房租减免、税收优惠、项目申报辅导、电商培训、电商论坛活动、投融资服务、技术服务、产学研服务等。建议市政府出台鼓励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园区健康良性发展。同时,营造产业融合发展的优良环境,重点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坚持服务与战略新兴产业同步倍增,改革提升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各地根据自身产业实际,确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重点,构建科学先进的融合型产业体系,以保证不同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
积极将新技术、新经营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农业和工业,积极利用电商、物流等现代商业模式对农业和工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完善物流系统与支付系统,使物流配送、金融支付等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应用,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实现相关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发挥专业分工的效率和实现资金、人才与技术等要素资源的共享,通过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吸引各类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落户,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鼓励电子商务中小企业进入专业楼宇或园区进行孵化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和整体发展,进而形成有特色的横向或纵向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群协同效应,形成电子商务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
加强组织协调与管理,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关系,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组织协调机制,实现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信息、技术和法律等服务的支持体系,发展各类专业中介服务,形成为产业融合提供中介服务的中介机制,制定合理的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为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同时,还要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的体制机制,保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工人、网商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合理分享初级产品进入加工销售领域后的增值利润。制定有关促进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依法保障电子商务及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要素保障,实现产业融合的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势互补,构建以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带动要素流动的互助互推机制,真正保证“互联网+”电子商务战略下的产业融合发展。
从政府层面:对于达到条件和要求的融合企业给予一定等级的政府表彰或企业认定;对物流、人才培训机构等要素企业给予资质评定。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自建销售平台,企业日均资金流量达一定标准后,给予奖励。对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注册会员首次突破某一标准时,给予一定奖励;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尽快落实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及网络零售、平台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快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和引进,健全“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成长促进机制。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基于信息发布资讯、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人才培训、技术服务、配套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体系,减轻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企业的负担。
从企业层面:优化管理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完善产业链。建立独立的财务结算和激励体系,实现企业内部的ERP(企业资源规划)、SCM(物流与供应链)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模式,灵活选择完全外包或自建运营团队的方式,降低企业运营综合成本及物流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率,整体提升企业内外部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提高认识,把“互联网+”电子商务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从思想上、行动上坚定电子商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提升企业品牌的方法和手段。
从园区层面:园区自身开展“嘉兴市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等评选与认定,引导电子商务园区健康良性发展;制订园区培育的由传统企业转型的电子商务企业进驻数量、运营年限、产值、效益等标准,对达到标准的园区给予一定奖励;对培育达到一定数量和标准的规模企业、品牌企业的园区给予奖励。
[1]许慧珍.转型升级形势下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研究—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5).
[2]裘东来.长三角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3,(19).
[3]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5).
[4]严奇春,和金生.基于层次与过程的产业融合形式探讨[J].软科学,2012,(3).
[5]黎春秋,熊勇清.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模式研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外部效应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6]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
[7]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