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敏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路径刍议
陈 敏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1)
新媒体改变着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环境,进而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构建。新媒体技术发展对提升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提供良好契机和严峻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转换和创新主流文化的文本体系,增强主流文化的说服力;二是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识别力。
新媒体环境;主流文化;认同路径
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互生成的虚拟社会,形成一个承载人类实践活动的生存空间。随着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普及和博客、微信、播客、BBS、QQ群等广泛使用,新媒体为主流文化认同创建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和认同环境,由此引发传播载体、传播方式、语境文化内容及其形式等方面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推动着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又冲击着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造成主流文化认同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提升在新媒体中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化认同总是与一定环境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形成互动。新媒体出现使得环境对文化认同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各种新媒介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文化认同。卡斯特在《认同力量》中指出:“网络社会的意义是围绕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而自我维系的原始认同建构起来的,而这种原始认同,同时构造了他者的认同”。[1]所谓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有线网络等渠道,以手机、电脑、数字电视为终端,向大众进行文化传播的文化生态。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强大技术支持海量文化的快捷传播,以丰富的直观感性信息吸引民众的视听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巨大的、持续影响力的文化环境。由于其具有数字化、超文本性、互动性、虚拟性和网络化的特征,往往比其他环境更易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一)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发展趋于平等性、开放性和丰富性
新媒体的出现变革原有文化生态,形成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态势。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环境“去中心化”、“去权力化”、“把关人”缺位促进多种文化共存和共融,构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资源空间和场域。它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允许各种文化在新媒体中自由且平等地传播,表达其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各类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寻找到发展空间和话语方式,借助于微博、博客、微信、BBS网络社区、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不断扩大其认同领域和程度。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和冲突在新媒体中前所有未增强,文化交往跨越时空限制和疆域边界,实现文化在不同国家、民族间高速流转和碰撞。文化自我变革和创新在新媒体中加速发展,文化在相互吸收、比较和借鉴中丰富其理论内容和改变其话语方式,使其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由新媒体建构起文化认同的新场所,给予主流文化认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承载着丰富的海量主流文化资源,建构着文化共享和主体互动的虚拟平台,这为主流文化认同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新媒体中蕴含着许多西方意识形态、网络谣言等非主流文化冲击着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改变着主流文化的话语内容和方式,从而动摇民众对主流文化认同。
(二)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趋于扁平化、多样化和互动性
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传——受”单向的传播方式,形成“传”和“受”统一的多维传播模式。在新媒体中,传统媒体的监督作用正逐渐弱化,以往受众群体在新媒体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而是集文化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身,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立体化传播模式。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中主导与跟从的关系藩篱,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话语核心逐渐被消解,话语权威逐渐丧失,原有文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各社会阶层、群体正努力确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一项关于新浪微博研究表明,“由于‘链状’、‘环状’和‘树状’对话结构的同时并存,在现实话语权里处于弱势的‘草根’将有可能成为微博互动再建构的主导性力量”。[2]同时,传播模式的变革也带来文化内容及其形式的调整,大学生不仅读书、读报,还读屏幕、读手机。主流文化既要通过学术性文字来增强其说服力,更要通过视频、音频、动漫、电影、游戏等形态生动地阐述其价值理念,从而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和解释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个性化
新媒体境遇下,文化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沟通密切且互动性强,每个受众者凭借BBS、QQ群、微信、微博等媒介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他们都有机会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改变传统媒体中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单向度渠道。新媒体加快信息流转,降低信息获取门槛,使得任何文化信息一出现随即就会被浏览、转载、评论。同时,新媒体较少受到制度制约,身份的相对匿名性和高互动性使得大学生在新媒体中的言语表达更随意,对于社会问题的议论更激进,观点、信息、情绪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充分表达和共享。多元文化共存便于大学生在横向比较中辨别文化的优劣,从而打破文化的单向传播。他们可以建立网站、博客、微信等个人空间,以发帖、跟帖等在线交流的方式,进行议题设置,引起他者关注,交流思想,分享文化成果。新媒体文化传播的扁平化、多样化和互动性,使得大学生的个体意志得以张扬,在新媒体中建立其个体话语空间,实现其文化选择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总之,新媒体突破文化认同的传统时空界限,形成一个“无边界”、“无障碍”的文化环境。这既可能强化和提升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也可能冲击和消解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因此,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置于新媒体之中,一要创新主流文化的文本体系,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二要提高文化认同主体的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主体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境”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提出,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文化语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新媒体时代将我们带入一种全新的语境,即“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与现实世界的语境相对应,它是新媒体技术将人类行为延伸到虚拟世界,出现与之相适应文化传播形态时产生的。新媒体形成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并行的虚拟空间,社会各种利益纷争、不同阶层声音、不同成员利益诉求共存其间且交错陈杂,这使得新媒体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异质性和混杂性。以主流文化引领和规范多元文化发展成为新媒体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在我国,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合和繁荣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而后历次党代会在此认知基础上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使其集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严谨性于一体,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真正成为广大民众的普遍认知,就要进行知识文本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转换和创新,由抽象理性到生动具体,由含混晦涩到通俗易懂。转换与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需立足于特定语境进行文本和话语的再创造。
(一)由理性文本向认知文本的转换与创新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文本,文本是知识和信息得以传递和存储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内蕴抽象且深邃,其话语表述精炼且富有哲理,将现实世界主流文化的文本体系移植到新媒体语境之中是不合时宜的。主流文化博大精深且理论抽象,而新媒体特性决定文化形态应言简意赅且生动活泼,二者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寥寥数语难以准确诠释其深刻内涵,可能会破坏理论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逻辑连贯性,造成理论完整性与认知差异性的内在紧张。但长篇理论叙述又往往难以引发受众者的兴趣和关注,有可能会遭致受众者远离主流文化。为缓解二者内在矛盾,就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进行恰当转换和分解,使其具有理论深度的同时又符合受众者的认知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本所蕴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要置于当代现实语境中,从社会需要出发诠释其主要内容,使其科学价值进入并体现于当代生活实践,实现文本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内在统一。文本创作应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围绕着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论述,在现实生活中把握主流文化的真实内容。社会现实不等于生活碎片,社会现实问题不等于浅层次社会现象,文化要回应重大社会变革引发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唯有如此才具有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这一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本转换的方向,文本创新既要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又有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彰显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二)由学术话语向日常话语的转换与创新
文化认同要基于主体已有认知图式的基础上,通过与原有思想观念融合而内化为自己的信仰。所以,主流文化认同必须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认知图式出发,采用生动形象形式和大众语言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媒体技术为实现认知图式和主流文化的衔接提供良好的平台。它集图、声、文、光、电于一体,形式灵活多样且图文并茂,传递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主流文化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之中,凭借新媒体技术手段以其特有的渗透性、互动性、即时性、融合性,将深奥理论转换为大学生熟知话语和情感体验,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
学术话语是指由特定概念、范畴、定义等构成的话语,有着鲜明的学理性、规范性。它涉及专有话语和专有名词,大学生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同时,新媒体建构的公共话语空间扩宽信息获取渠道,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新媒体的文化信息常常以碎片化形态表现出来,具有“短”、“新”、“快”的特征。所以,主流文化要在新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变革现有话语模式,由学术话语转向日常话语或大众话语。日常话语就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片段性、非线性的话语。日常话语有着较强的生活化,以清晰、易懂的生活语言说明深奥道理。日常话语有着较强的时效性,要将主流文化植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关注大学生在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真正做到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和贴近日常实际。
文化认同是一种主动建构性的认同,即社会成员在参与文化建设中经过理性思考判断后,选择和接受文化,并自觉将其内化为价值观和外化为行为准则。新媒体崛起解构宏大叙述的同时建构起细微叙述,从而为主动建构文化认同带来新的契机和互动平台。大学生受过良好教育,有着较好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开放心态和猎奇心理。新媒体的虚拟性、共享性和隐匿性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提高,他们更加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然而,由于存储技术发展使得新媒体的存储量不断剧增,学习者接触的内容信息众多,信息量庞杂且良莠不齐容易给学习者带来文化认同障碍,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从繁杂信息中科学地剔除和过滤垃圾信息,高效且科学地判断和选择文化内容。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4]媒介素质教育就是指社会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新媒体特性决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策略不能以简单道德说教来开展,而应依据大学生特性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媒介态度、健康媒介行为和批判媒介思维。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以此引导大学生在庞杂文化信息中要学会选择和辨别各种文化信息,学会将进步文化融入原有价值观念,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
(一)设置媒介素养课程,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选择能力
新媒体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行为和思想观念。在新媒体中,大学生享受着众多文化信息的幸福,也面临着文化信息过剩的苦恼。他们中多数人青睐趣味性、娱乐性、新奇性的信息而较少关注学理性、思想性的信息。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庞杂文化信息中学会思考和选择,这是新媒体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大学应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开设相关的课程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媒介信息,构建起反省和抵御机制,增强其对各类文化的理解识别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增进大学生对各种文化的主动认知,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和接收各类文化,学会区分各种信息的优劣并解读文化信息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学会用不同视角分析和看待各种问题和事件,在批判反思中学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此外,要采取恰当措施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和素质,打造一支适应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教师要主动融入大学生的新媒体活动,对待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要主动回应、及时解答和有效引导,进而掌握新媒体领域中主流文化的话语权。
(二)构建学校新媒体环境,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既要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来进行教育培养,还要通过大学生的媒体实践来得到提升,使得大学生在媒体实践中获得进步与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校园媒体环境是他们最常接触到的媒体资源,诸如校园网络、资源共享平台、BBS、校内社交网站等。这些校园媒体资源是大学生频繁发表言论和交流信息的平台。然而,这些媒体主要由高校主管部门控制,停留在信息掌控的阶段,大学生较少参与其中。这些校园媒体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生可以参加校园媒体主流文化建设,在活动中逐步掌握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的方法,锻炼和提升媒介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选择能力。
[1]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夏雨禾.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60-69.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谢伍瑛赵周.微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探究[J].东南传播,2014(9):40-42.
(编辑:林 钢)
On the Means of Helping University Students Identify Mainstream Cultur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CHEN Min
(School of Marxism,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530001,China)
New media is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 under which university students identify the mainstream culture,which then influence their framework of cultural identity.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present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students for their recognit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Under new media’s environment,the identification can be improved from two aspects:to improve the persuas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 by transforming and innovating the text system,and to improve their power of identifying culture by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media literacy.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mainstream culture;means of identifying culture
G 646
A
1671-4806(2015)02-0054-04
2015-01-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3JDZ 2055)
陈敏(1977—),女,广西宾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