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得到的金融支持比较有限,而发展供应链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途径之一,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进行研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供应链融资依托产业供应链方面的信用担保、供应链融资担保两个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经实践检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相对于传统信贷有较大优势。主要通过四个机制实现:首先银行通过物流监管企业提供的信息,结合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息,能够分析并获得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经营、财务信息;第二,供应链金融由于内部企业一般拥有较畅通的信息传递途径,所以有助于银行获取供应链上各经营主体的经营信息;第三,由于供应链中的经营主体往往是长期合作关系,所以供应链环节上的中小企业违约成本较高,则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低;最后,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先进、科学的风控手段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道德风险,提高其履约形象。
供应链融资主要有预付账款、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这三种融资模式,凭借流动资产抵押(一般是中小企业经营中生成的存货、产品等)、信用捆绑技术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担保,有助于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供应链融资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作用:
(1)供应链融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难题的方案,发展供应链融资模式是创新金融的思路方向。
(2)供应链融资能够推动供应链经营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经营产业化必然要求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以农业供应链为例,农业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下的运行模式一般为:资料供应商提供生产资料,农户通过加入农业合作社在初始生产环节精耕细作,农业初级产品流通到加工企业,结合一定技术工艺加工成最终产品,再交由流通企业负责向市场销售。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信用评级是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信用评级,原来金融机构对中小农户和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内化到产业链中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评级中,而同一条农业产业链中的企业,由于商业往来或关联关系彼此间相对了解,对其他企业的经营风险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和规避。而且农业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凭借良好的经营效益和优良的信用条件,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然后再根据产业链中各环节融资主体的商业往来关系与商业合作情况,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农户和农业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用、预付账款等形式的资金信贷支持,进而增强农业产业链整体上的融资能力。而且通过物流监管企业的物流信息也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供应链融资是金融机构在考察分析供应链各环节中每个融资主体间关联关系、资金流、物流关系等关系的基础上,对供应链中有筹资需求的融资主体或对整个供应链提供融资的金融模式。其中供应链融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产业经营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对其他环节上的融资主体的商业信贷,而外部融资是金融机构对产业经营供应链中的某些融资主体提供融资支持。
供应链融资的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种是在产业经营供应链中,能够主导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银行以龙头企业的信用为基础(或是以订单抵押、或是龙头企业的信用担保方式、存货抵押等),对供应链上其他融资需求主体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为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以保兑仓、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提供信贷支持。
第二种是供应链外的金融机构仅对龙头企业根据信用评估来提供金融支持,由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对供应链中其他融资需求主体提供金融支持。这种模式下,龙头企业拥有大量信贷资金,龙头企业结合供应链中包括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经营经验和分析结论,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融资主体提供生产资料、定金、预付款项、商业信用甚至直接的贷款等金融支持。外部的金融机构只需重点关注居于供应链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关注其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违约风险等。供应链内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龙头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中小企业得到了增值服务、信贷支持和销路保障。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以目前最需要融资的农业产业为例,例如山东省寿光市农村商业银行就采用了农业订单质押贷款模式,以农业订单融资来为当地蔬菜产业链中的农户提供贷款,在这种信贷模式下,农户加入当地的“燎原”农业合作社,并被合作社推荐为使用订单的贷款户,贷款时通过合作社向银行提供订单协议等资料,并从合作社获取信贷资金,“燎原”农业合作社不仅在采购环节采用订单融资模式,在销售环节同样采用订单融资模式,例如“燎原合作社2011年就凭借与超市订下的约5 400t蔬菜销量的订单,获得了500万元的信贷支持”,该市农村商业银行还能监测合作社的资金流动状态,贷款风险大大降低。而且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新世纪种苗公司也采用了订单融资模式,取代以前的“大棚抵押贷款”。新世纪种苗公司获得了银行信贷支持后,能够促进新农业技术、良种和新兴种植模式的推广,推动了该市蔬菜产业链的升级和品牌塑造,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蔬菜生产经营供应链的盈利水平。据统计2012年该市参与农业订单农户的人均现金收入达14 200元,同比提高13.6%。此外,市政府还出台《农产品订单质押贷款暂行办法》。2012年市人行支行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累计办理了4.5亿元订单融资,当地政府还承诺按订单融资新增额的1.5%提供风险补偿,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对订单融资的农业客户也给予了优惠利率,而且人行寿光市中支行还将保险机制引入到订单融资模式中,进一步提高了信贷双方的保障程度。
这种产业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值得进行全国推广,说明供应链融资对我国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实践工作的检验。
以荷兰合作银行为例,其在供应链金融信贷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
(1)荷兰合作银行秉持与客户长期合作的理念。荷兰合作银行把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作为首要经营理念,银行的信贷也是投资活动。在做好风险防控基础上,更关注客户的发展计划、技术水平、成长型与创新创业等方面,荷兰合作银行更重视与客户共同发展。
(2)荷兰合作银行重视对产业链的专业研究。不仅组建了行业专业的研究团队,重视积累行业知识,开展产业研究,将研究成果用于风险控制工作和营销工作,并积极为客户提供专业知识。丰富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对产业链的强力掌控能力,成就了荷兰合作银行的领先竞争优势。
(3)提供多元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融资解决方案和金融产品。荷兰合作银行向客户提供覆盖产业链所有环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信贷、产品交易融资、融资租赁等;还包括行业研究咨询,全球客户解决方案等金融服务;在金融解决方案上,荷兰合作银行还提供收购及兼并、上市融资服务、项目融资等融资解决方案。
(4)应用现金流分析技术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荷兰合作银行认为产业链只是平台和资源的集合,而重点在于对产业链中融资主体的现金流分析和风险管控。荷兰合作银行在现金流调查与分析基础上,采用交易合同分析法、历史交易记录分析法、现金流及收益估算法、客户投入产出分析法、批量化调查的“三大支柱法”、单户绩效与行业平均水准对比评价等方法,找出产业链各环节的风险点并加以有效防控,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
综合分析我国供应链融资的先行案例和国外银行先进经验后,可以总结出发展供应链融资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分析如下:
我国产业化经营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直接后果导致整个产业链缺乏融资,而技术援助能够作为长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效仿荷兰合作银行,积极为客户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值,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进而降低供应链中融资主体的还款风险。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联合地方政府来提供专业技术的培训,例如可以考虑要求融资主体经过技术培训后才能得到融资。
金融机构应当高度关注供应链中终端环节的销售状况,因为只有供应链终端环节拥有通过销售将产品转化为资金的能力,才能为整个供应链带来利润和现金流,所以产业化经营中,终端市场的销售情况、产品市场的开发利用情况是金融机构应当关注的重点;金融机构在信贷调查时,可以对当地的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并积极咨询政府对当地产业经营的扶持政策,这样才能对供应链有更好地了解,才能提高融资积极性。所以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联合私营机构、出口商、龙头公司等销售企业,为当地产品开辟市场销路,也有助于提高当地供应链的融资效率,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使用通信技术建立供应链的信息交流平台来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金融机构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流也能及时获取并了解,信息交流平台的发展可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金融成本和经营成本。金融机构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可获得较准确的信用记录,能更好地提供结构性融资,另外供应链信息化的深入,会促进供应链中的融资主体互相担保,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和信贷风险;还有利于生产知识技术等信息在供应链中的传播,改善中小企业的生产状况,也提高了产业化经营的效益。
金融机构应当对供应链中各经营主体间的供应链与运作领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分析供应链中现金流的周转情况,才能对供应链中不同的融资主体提供结构性的金融产品、服务或信贷支持。必要时,金融机构应当主动增强供应链内部经营主体间的协调性,采用贷款合约等方式促使经营主体做出符合供应链整体利益的经济行为,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
[1]陈长彬,盛鑫.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陈小梅.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障碍及对策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3]黄平,张诚.探索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安徽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J].黄山学院学报,2013,(3).
[4]李善良.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