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三种思维”构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

2015-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分制课程体系体系

华 华

华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分院助教(浙江丽水323000)。

一、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往往与普通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存在交叉和雷同,然而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初衷是相违背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与普通高校有本质上的区别,普通高校往往更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职业型人才,前者对于公选课的要求,是通识教育,再说得明确一点,也就是通用知识的教育,而后者对公选课的要求,应该是通用技能的教育,两者虽然都是“打基础”,但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之间定义的混淆,造成了高校公选课“老师不疼、学生不爱”的局面,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理论课、通识课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师资厚度无法与普通高校比肩,往往造成教学照本宣科、流于形式;而另一方面,通识型公选课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帮助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公选课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往往导致为学而学、敷衍了事。归根结底,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了高职院校公选课“不求甚解、不接地气”的尴尬处境,和“无从着力、无处发力”的难解困局。

(二)体系不够严谨

由于高职院校往往偏于专业,在学科宽度和厚度上不及综合性院校,因此导致在公共选修课的体系编排上捉襟见肘,特别是在文史哲和基础科学领域存在较大短板,造成课程编排的相对失衡。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必须要将有限的师资集中到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更大的必修课、专业课上,对于公共选修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设计,不可避免地存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情况,从而导致公选课体系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合力。

(三)管理不够到位

此外,受以上两大因素的限制,对于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失,由于公选课的先天不足,导致学生难以从中汲取到真正好用管用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也更加随意和主观,造成公选课的评价失真;而学校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对于公选课的质量控制也往往是“一手硬一手软”,无论是在课堂管理、课程评价和教师评价上都缺乏有力的控制措施。

二、构建高效的公共选修课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互联网思维——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以互联网思维来指导公共选修课体系的构建,并不单指以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设备来进一步完善公选课的课程定位、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更重要的是将互联网思维对于资源的重新整合,重新梳理、重新构建、重新传播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整个公选课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因为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一定是跨越终端和平台的,是足以渗透到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各个领域的。对于互联网思维在公选课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1.搭建平台。目前互联网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还相对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更是如此。目前在高职院校当中并不缺乏互联网的应用,有选课的平台,评课的系统,但这些应用彼此之间却缺乏有机的联系,特别是在公选课的教学层面上,并没有搭建一个真正面向学生、面向实践、面向课程的平台,而这正是以互联网思维指导公选课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

2.挖掘需求。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零散需求的整合,而这一点在公选课体系的构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大高职院校要按照学生的需求来组织课程。这一点正切中了当前公共选修课“不接地气”的要害,公选课的主旨在于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学。因此,学生的需求是当前高职院校选修课所必须要予以考量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搭建一个好用、管用、实用的平台,来真正挖掘和整合学生的需求,而互联网正是这样一个集便捷、精准、科学于一体的平台。

3.整合资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想要达成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各方面的因素配合,而在互联网思维之下这种阻碍将会迎刃而解,因为互联网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包容性和整体性,从而给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契机和平台。这一点从慕课(MOOC)在近年来的大行其道可窥见一斑,尤其是对于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高职院校而言,互联网作为能够最大限度弥补资源劣势的平台,将成为公选课资源共享的主战场。在这里,各个高职院校可以各行其道、各展所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集体的力量,整合的力量,共同打造公共选修课的完整体系,从而能够切实克服高职院校专业性强而基础薄弱的短板。

(二)学分制思维——完善体系、增强管理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学分制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两种特质,是现代教学体系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而在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全面实行则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公选课而言,实行学分制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修满学分即毕业”,更是予以学生自主选择,自我提升的依据和平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定位的进一步明晰。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这一风气的养成,而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则缓解了这一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公选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一方面,公选课作为必修课的有力补充而存在,而另一方面,公选课则作为学分制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存在,这会充分提升学生对于公选课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从而使得公选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课程管理的精细化。从课程管理的角度而言,学分制思维对于公选课而言则有着更多的积极意义。以浙江大学的学分制整体设置为例,学分由四个方面构成:必修课、限定性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第二课堂学分。对于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而言,有必要针对专业明确哪些是限定性选修课(“必修的”选修课),哪些是公共选修课,而哪些又是社会实践课(第二课堂)。对于公共选修课的细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能够根据专业要求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现有的条件下,对于更重要、更关键的选修课予以更为严密的监管。这一点对于资源相对不足的高职院校而言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三)职业教育思维——明确目标、找准定位

1.基本职业技能在公共选修课体系中应占据更多份额。衡量一个人是否“职业”,离不开职业的技能,目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会做、会说、会写。其中的“会做”往往具有更多的专业型,而“会说”“会写”则有着更多的通识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这就是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要真正按照职业的要求,在基本技能上培养出相应的职业人才。因此,要将“会说”“会写”这两大基本技能作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进公共选修课进一步实用化、具体化、科学化。

2.实践课程在公共选修课体系中应占据更多份额。衡量一个人是否“职业”,离不开职业的思维,这一点,也是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想让一个人具备职业的思维,绝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身的思考而能轻易做到的,关键还是要真正能够让学生融入职业的氛围,汲取职业的思想,最终形成职业的思维,而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有先天的优势。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往往会形成互动合作的良好关系,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人力资源,企业则为高职院校提供就业岗位。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合作关系,增加企业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参与度,在公共选修课体系当中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为企业预先选拔好用人才提供平台。

3.职业道德在公共选修课体系中应占据更多份额。衡量一个人是否“职业”,同样离不开是否具有职业的道德,因此,要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为企业培养真正“留得住、用得上、放得下心”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社会贡献“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正能量。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产生的诸多“用工荒、劳务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并不是缺乏可用的人才,而是缺乏真正能够“管用、实用、长用”的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公共选修课体系的构建既要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顺应社会的用人需求,切实提升课程体系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唯其如此,才能使得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摆脱如今的尴尬地位,成为课程体系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学分制课程体系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