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自然感悟与人文情怀

2015-08-15 00:45董丹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密西西比河哈克吐温

董丹丹

董丹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河南平顶山467000)。

马克·吐温是美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讽刺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美国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现象和历史变革。他的文学作品广为流传并且经久不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作品中表现出的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对人性本质的拷问。马克·吐温的童年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环游世界的旅程,都在作品中有所表现,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自然感悟和人文情怀。

一、马克·吐温的自然感悟

(一)马克·吐温与大自然

马克·吐温的童年居住在汉尼拔镇,他姨父的农场离小镇很近。小时候他经常到姨父的农场里玩耍,春天清新的草莓,夏天可口的西瓜,秋天甘醇的葡萄酒,冬天香脆的烤苹果都是他深刻美好的童年回忆。他在作品中曾回忆泥土的气息和花草的馨香,还有雨后树叶的熠熠光彩、微风吹过雨水的声音,还有树林里啄木鸟啄树木的响声和草丛里野鸡沉沉的叫声。快乐的童年生活让马克·吐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野外的生活经历使他形成了非常强烈的生态意识,也为他的世界观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马克·吐温比较迷信占卜,抵触违反禁忌,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与敬畏。[1]这样的特点很大一部分因素都源自童年时期的各种体验。马克·吐温曾形容童年时期的汗尼拔镇的大河像:“一座强大的棕色大神”,整座小镇“黑森森地被丛林包围,有几分浪漫,有几分神秘,还有几分不寒而栗的恐怖”。马克·吐温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他成年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大自然不仅仅有美丽的风景,千姿百态,而且充满了喜怒哀乐。它产生的浓雾让人迷路,制造的回声和视觉效果更让人迷茫,沙滩会让船只搁浅,暗礁更会让轮船沉没,还会产生土地崩裂和房屋坍塌,总之,它以很多种方式惩罚那些肆意冒犯自然的人们,显示出大自然的魔力和威力。人的力量显得薄弱渺小,但人可以将自己的信仰寄托给大自然。

(二)马克·吐温与密西西比河

马克·吐温对密西西比河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马克·吐温在4岁的时候与父母一起迁居到汉尼拔镇,他与密西西比河的情缘就此开始。在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密西西比河十分神秘,他非常好奇、向往却又心怀敬畏。对此他在文中写道:“密西西比河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不是一条普通的大河,相反地,密西西比河在各个方面都是独特的。”密西西比河对于青年时期的马克·吐温来说,就是探险和征服的代名词。在他看来,密西西比河上的领航员是威武的英雄。带着这样的英雄主义思想,他心怀抱负地选择了水手的职业。他的笔名“马克·吐温”也是由此而来,因为在英语习惯中,这个名字就是水手的专用术语,含义是两浔水深(1浔=1.8米),这个数据是轮船安全航行的标识。他为自己定这个笔名不仅仅展现出自己对水手职业的向往,还表达了对密西西比河的深厚情感。以后马克·吐温在做船长的时候,写过一封信给帕密拉莫菲特((Pamela Moffett):“偶尔水面会变成一本动人心弦的画册,对于没有欣赏能力的乘客,它没有美感可言,但我却能领略到它的神秘,并且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意义所在。”[2]马克·吐温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故事和情愫在他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表达得十分明显。《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背景就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写照,他在文中将密西西比河神化了。小说里,密西西比河指引着哈克与吉姆的路线,成为神一般对人类旅程的控制。同时马克·吐温还认为密西西比河还具有昭告生命哲理和超自然的象征意义。

(三)马克·吐温与畅游世界

马克·吐温的毕生经历中,有大约五十年都是在旅行。他到过英伦三岛、西欧大陆、约旦、巴勒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又到过亚洲的斯里兰卡……,世界各地遍布他的足迹,每到一处风景,他都为那里的美所惊叹,并且把这些美好的旅途都记录在文学作品里。到1900年,马克·吐温一共出版了《傻子出国记》(1869)、《苦行记》(1872)、《海外浪游一记》(1880)、《在密西西比河上》(1883)和《赤道环游记》(1897)五部游记。《苦行记》《在密西西比河上》描述的是美国国内旅行的经历,《傻子出国记》和《海外浪游一记》描写的是欧洲见闻,《赤道环游记》是在他环球旅行以后创作的作品。旅行和写作相结合的模式非常适用于马克·吐温,他独特的文学天赋得到了充分释放,所以很多人都觉得马克·吐温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游记作家,之后才成为小说家。

二、马克·吐温的人文情怀

(一)马克,吐温与种族歧视

马克·吐温的很多文学创作都蕴含了反对种族歧视、提倡平等和谐的观念。但这样的观念不是他自小就形成的。很多研究者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发现,马克·吐温在关于种族与平等的观念上是有过矛盾和纠结的态度的。

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在这样的时间和出生地,给马克·吐温产生了最初期的种族观念。因为废奴运动在美国历史上的记录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美国北部陆续发起,密苏里州则仍然是蓄奴区域。

到了青年时期,马克·吐温离开了故乡,到过很多非蓄奴地区,但是少年时代形成的固有观念让他对黑人表现出排斥和反感。到了1853年,马克·吐温18岁了,他一个人来到纽约谋生。他看到黑人的优越生活状态时曾经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觉得我最好把脸抹黑,在东部这些州,这些黑鬼的待遇比白人还要好。”[3]8年后的夏天,他陪伴自己的兄长去地处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政府任职。在任职期间他经常使用侮辱性的语气称呼“黑鬼”,语带嘲讽。在那个时候看来,马克·吐温提倡种族平等和谐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后来的经历中,他受到自己的妻子奥利维亚一家的感染,认识了很多当时的开明人士,同时也接触到各种逃亡黑奴,渐渐地他意识到了种族制度的不合理。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吐温就开始反省自己前期的种种言行,他把那些评价为“一意孤行、知觉愚钝、无知、狭隘”。根据派迪特的研究,到了1867年马克·吐温对黑人的观念已经转变。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取消了“nigger”这样的有明显歧视色彩的词语,而用了比较中性的词汇“colored”“freedman”等。[4]在1880年的时候,马克·吐温在黑人聚会上发表过慷慨陈词的演讲,并且资助一名黑人完成了耶鲁大学的学业。1901年时,马克·吐温写下了《私刑合众国》,文中强烈地谴责了密苏里州曾经轰动一时的私刑残害黑人的案例。

事实上,在美国建国初期颁布的《独立宣言》中,就已经强调人生来平等的原则。但在19世纪中期,南方的白人一直不承认黑人的社会地位,在那个时候的观念里,肤色与血统直接决定了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些观念根深蒂固,在各行各业都影响着很大一部分美国人。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他以自己约翰农庄的黑奴姨父为创作原型,塑造了小说的人物吉姆,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种族歧视的思考。虽然文中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小说中白人代表哈克并不比黑人占有更优越的地位,甚至在很多方面并不如吉姆。作者还通过设计哈克与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一同漂流的情景表达出不分种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在这次旅途中,吉姆与哈克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坦诚相待的友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固有观念的转变。最后这对患难兄弟打破了种族冲突,和谐相处。这正是马克·吐温表达人生态度的一种文艺手法。

从上述可以看出,马克·吐温种族平等的观点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转变过来的,研究学者们曾经提到,“作为在美国南方出生和成长的孩子,在畜奴社区长大,马克·吐温的一生都在与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的种族偏见做坚决抗争”。[5]

(二)马克·吐温与哈克

马克·吐温在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后,很多研究学者一直在探讨和思考,这部作品有多少描述是作者本身的自传。经过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发现,马克·吐温在小说里借用了哈克的眼睛去看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哈克的想法就是作者本身的观念。通过哈克的经历,作者实现了自己的期许,并将心声和希望通过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心理的写照,我们可以在哈克身上看到作者自身的原型。

马克·吐温深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精神和笔触中有一种深厚的儿童情结。自4岁起,马克·吐温随父母移居到密西西比河边,他拥有了一段十分美好的童话般的童年生活。但不幸的是,马克·吐温的父亲早逝,让马克·吐温早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为了宣泄和表达出这样的情感,他运用哈克之口描述了和吉姆一同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旅程。故事里吉姆和哈克有着父子般的情感,这正是马克·吐温对父爱的向往和渴望。马克·吐温的父爱情怀经常在文学作品中以童心童趣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也体现出童心的纯真世界与生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马克·吐温从始至终都是在以孩童的视野在对待生活,同时也以孩子的口吻在叙述故事。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马克·吐温选择儿童的形象来作为小说的主角呢?在马克·吐温看来,儿童处于生命的初期,很多观念都没有形成,也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熏染,儿童们保留着一颗纯洁的内心和天真的本性。所以小孩子相比起成年人更容易感悟到自然和宇宙的神秘。除此以外,马克·吐温对于儿童的描述还表达了他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小说里马克·吐温用孩子的眼光代替自己的眼光,用孩子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在理想上从哈特福德回到了故乡汉尼拔,实现了自己重回童年的梦想。哈克与作者马克·吐温的相似之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哈克是正义的、善良的、疾恶如仇的抗议者,哈克所具备的反对种族歧视倡导平等的思想正好体现了作者富有同情心的天性。马克·吐温的一生都在与恶势力做斗争,他十分有正义感,并且与一切伪善欺诈的行为做反抗。第二,哈克勇于探险追求自由,而从十二岁就开始环游世界的马克·吐温正是富有执行力、喜爱幻想、外向热情的性格,他尝试过印刷工、报童、排字工、领航员、水手等很多职业,他期待着去体验亚马逊河的神秘探险。这都与哈克十分相符。第三,哈克与马克·吐温一样都是在美国南方长大的,那里还留存着蓄奴制,在儿时的经历中马克·吐温形成坚定的种族歧视观念。但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他逐步地审阅自己的言行,最后转变了自己最初的观念。在小说中的哈克时常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为了追逐梦想的自由,他不断地逃避以摆脱“文明”社会对自己的束缚。小说的尾声部分,哈克逃离了文明社会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朴实无华的荒原,这是作者再一次表现出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哈克的选择就是马克·吐温的人生理想,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逃脱心态。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体现出马克·吐温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他是一位提倡自然、民主、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作家。同时马克·吐温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与意识将其与19世纪的其他作家区分开来。

[1]惠良.密西西比河考察旅行一记[J].武汉:中国水运,2005(7):59.

[2]许汝社.马克·吐温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78-81.

[3]霍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长主题[J].安徽文学,2010(5):8-9.

[4]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6-93.

[5]张友松.马克·吐温传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121-129.

猜你喜欢
密西西比河哈克吐温
昌耀
哈克出逃并找到一个朋友
哈克寻宝记
真正的强者
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哈克贝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的象征意义
建国后毛泽东的密西西比河之梦
王子与贫儿(上)
布哈克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