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美学、哲学三维视角的王尔德童话研究

2015-08-15 00:53石红梅
关键词:王尔德夜莺玫瑰

石红梅

(吉首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王尔德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源于童话,是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文学史上以成人文学创作而著称,但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出版之后,才真正成为有影响的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9 篇童话,尽管数量不多,但却是世界童话的经典。这些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受到全世界小读者的喜爱。在目前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中使用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里就收录了王尔德的两篇童话。本课题将重点致力于其童话中苦难主题的解读和对现代启示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其童话主题的文学、美学、哲学三维透视,解读何为苦难之美,同时通过对其童话中的形象、言语手段等深入地剖析,论述王尔德如何通过童话来“阐”其艺术观点。

一、国内外王尔德童话研究现状

中国,一般将童话放在“儿童文学”里,将其视为小儿科,因此,王尔德童话很难得到深度的解读。事实上,按照王尔德的看法“以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是一种把艺术“粗俗”化的方法,是一种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而他所强调的美、激情、能激起人们情感和想象的形式都是与人相关的,而生活本身就是与人相关的概念,人加自然谓之生活,所以王尔德在肯定人、肯定人的生命、肯定艺术要表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时候,实际上也无法彻底避免他所反对的“反映生活”。可以说,无论是翻译王尔德童话,还是阅读王尔德童话,都不仅是一种重新发现童心、获得爱的过程,还是一次高雅的文学之旅、灵魂的洗礼。

第一,多数以整体上的王尔德童话为研究对象,对于王尔德9 篇童话中的发展流向的认识较为模糊; 第二,已有研究成果多停留在文本表层,分析其主题、风格、形象、意象,而缺乏哲学思维层面的深度分析; 第三,对王尔德童话研究的主题多限于唯美主义角度,对王尔德童话作品创作中苦难主题有所忽略或内涵挖掘不够,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顾忌到王尔德的艺术批评观所致。如果过多关注他作品中的苦难或悲剧色彩,就难免会有戴上现实主义的有色眼镜之嫌,把王尔德归入现实主义批判的窠臼之中,导致“诬古人而误来者”的后果。

二、基于文学、美学、哲学三维视角的王尔德童话研究

王尔德一生只写过9 篇短篇童话,1888 年出版的《快乐王子和其他童话》: 《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等5 个童话; 1891 年出版的《石榴之家》: 《少年国王》、《小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等4 个童话,从而奠定了王尔德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本人对自己的童话曾经坦率地表示过满意,是9卷美丽的故事。

1. 文学视角下的王尔德童话研究

王尔德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在现实社会中要通过艺术追求至善的美。艺术只表现自身,要远离现实生活,生活模仿艺术。在艺术表现上,他的童话超出了艺术不关心现实和道德的范围,采用善与恶直接冲突的方法,揭露了资产阶级伪善道德掩盖下的贪婪和自私[1](P59-61)。

相较于安徒生等人的童话,王尔德童话更具文字技巧和想象艺术、抒情的笔调和丰丽的辞藻、对比和反复的艺术手法,主题具有反传统性,童话人物性格具有多重性和可变性,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非童话语言的使用等都使王尔德的童话不再是童话,美与丑、善与恶比较对抗,分别代表了童话的两个相反面,如美好式与悲剧式的结局,描述了童话人物心灵净化、自我完善的需要,是王尔德童话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如在《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中,主人公的变化形成的强烈对比。王尔德认为,最高的艺术应该是卸掉人类精神的重担,按照自己的路线发展,它不象征任何时代[2](P32-33)。王尔德与现实社会相疏离或相对抗的幻想特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在整体上给人以超乎现实的空灵感和神秘感。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其本质特征是想象,一般通过幻想、拟人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大多神奇曲折、生动浅显来反映社会生活,适应儿童的情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王尔德的童话不仅是写给儿童的,更是写给成人的,如《夜莺与玫瑰》的结局太现实,太耐人寻味,并不太适合孩子看,因为童话中很多的内涵只有成人才能理解。一切艺术都是人为之作,唯美主义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艺术,这一产生于人的头脑、比现实生活更美的事物来引导人的生活,即以艺术精神来处理生活,用艺术来弥补社会精神危机所带来的空虚感和失落感[3](P32-34)。

2. 美学视角下的王尔德童话研究

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影响颇广。王尔德的童话中唯美主义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尤为突出,带给每一位读者细腻而唯美的感触。除了以最纯净的心境表现一般童话扬善避恶、锄强扶弱、褒美贬丑等主题,还用他的唯美主义观点塑造童话人物,用批判精神和自我意识相结合的方式表现童话人物的自我完善,童话人物的心灵净化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磨难,探讨了“幸福”“心灵美”“灵魂、肉体与心灵”等重大命题,语言纯美,意境高远,发人深省,堪称“世上最美的童话”,形成了一种富于优美诗意而又悲凉忧郁独特的美学风格。

童话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王尔德在童话中尽量弱化悲剧性,以减少童话可能给小孩带来的恐惧感和悲痛感,如《快乐的王子》 《夜莺与玫瑰》《忠实的朋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都是以主人公的死亡作为结局,呈现出一种忧伤之美。王尔德的童话是唯美主义和童话体裁的结合,词汇句法特征、修辞特征、语境特征和特殊的文体效果为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了客观依据。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美的象征、美的载体,他们从外形到心灵都是美的。而王尔德更为注重心灵美的揭示,即所谓的精神美[4](P58-60)。由于王尔德恪守唯美主义思想原则来塑造童话人物,用批判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的自我完善、虚幻世界和人间社会的对立,形成了一种美和丑、善和恶的比照,处处充溢了想象,而这种富于优美诗意而又悲凉忧郁的情调,恰巧构成了王尔德独特的美学风格,因此,王尔德的童话也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在王尔德的童话里,真正的美是属于心灵的,是超越的美、升华的美、空灵的美、神秘的美。王尔德在童话中通过残酷的现实和对理想的追求来体现崇高的精神之美,摆脱虚伪,强调美是心灵的产物,并向真、善、美致敬。对于唯美主义的王尔德来说,精神之美才是最高境界的美,《夜莺与玫瑰》中夜莺就是一位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苦苦追寻的艺术家的一个化身,更是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化身。她苦苦追寻爱的路途正代表了那些艺术家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之路,也代表了王尔德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之路[5](P176-177)。

3. 哲学视角下的王尔德童话研究

王尔德的审美哲学根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是一种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审美哲学的对比和论证,可以看出王尔德童话中的非理性和现代性因素[6](P251-252)。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相提并论,评介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是纯正英语的结晶。王尔德的童话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王尔德也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童话作家,他的名字从此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人世间最真挚美好的情感,比如,自我牺牲的王子、献出生命的夜莺,同时,这些故事也都饱含着深刻的哲理。

王尔德同叔本华一样将道德这一概念模糊化。一方面,不否认生活中的道德基础的存在,因为“人的道德生活构成艺术家创作题材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他用艺术将这一手段抹去道德存在的印记,只将艺术作为表现“不完美”的手法[3](P32-34)。如在《夜莺与玫瑰》中,年轻的学生想同心爱的人跳舞,但要求送给她一朵红玫瑰才答应,学生找遍了花园也没找到,急得哭了、心碎了。夜莺知道后决心帮助学生,夜莺在月光下唱着歌,用自己的胸脯抵着玫瑰刺,玫瑰刺刺着她的心,染红了玫瑰,而夜莺也死了。当学生发现夜莺用心血染红的那朵玫瑰,并高兴地送给他心爱的人时,可心爱的人却并不欣赏,因为她已经接受了御前大臣侄子赠送的珠宝,学生非常失望、痛苦,愤怒地将红玫瑰丢进了路沟,最后,夜莺用生命染红的玫瑰被车轮碾碎。珠宝比花值钱,这就是实用哲学吧!

王尔德在《有用的可能性》中说: “世上有两种人,两种信仰,两种生命的形式: 一种人生活的根本是有所为,另一种人生活的根本是有所思。”哲学家无疑属于后者,在他们身上,最活跃、最具能量的部分并非行动,而是思想,这些思想犹如一道道拜访永恒大海的江河,浸润万古荒寒[7](P13-17)。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都是用纯真善良的人性来改变悖谬的世界、拯救黑暗的心灵。当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时,所有追求爱的人必然会遭受失败,故事中的主人公所期待的爱往往无法实现。王尔德童话中表现出的微妙的哲学思想,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都会有深刻的感动。

总之,《王尔德童话》纯粹是诗人的诗,他的特色在于他的丰丽的辞藻和精神的机警,人们在肯定王尔德的文字技巧和想象艺术的同时,也赞扬了童话的思想情感,王尔德的童话有着和对于美的爱并行不悖的对于人类的爱,中间贯穿着敏感而美的社会哀怜,贯穿着一种微妙的哲学,一种对社会的控诉、为着无产者的呼吁。在文学、美学、哲学三维视角的透视下,王尔德的童话不再是简单的童话故事,研究其童话隐藏的一面: 一是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二是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王尔德的艺术批评观; 三是可以激发人们对崇高的美学境界的向往,获得构建现代生活和和谐社会的一些启示。

[1]王婷.简析王尔德文艺观与其作品内容的矛盾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6).

[2]关晓容.生活,艺术之镜——浅析王尔德《谎言的衰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3]王慧,李燕.奥斯卡·王尔德唯美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史智彦.永不凋谢的玫瑰——王尔德童话艺术魅力浅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9).

[5]曹荣荣.《夜莺和玫瑰》中夜莺的艺术形象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6]屈璟峰.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哲学探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7]王开林.哲学家的生活态度[J].书屋,2012(5).

猜你喜欢
王尔德夜莺玫瑰
没跪 玫瑰
玫瑰飘香
夜莺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刺玫瑰
刺玫瑰
为自己
为自己
夜莺
一万种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