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萧红的文字是有精灵的,这或许不是后天训练的,是她天性有之。然而,在颠沛流离,被放逐的饥饿、寒冷、孤独与绝望中,她没有放弃文字,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灵魂,灵魂于文字间跳舞,成就了“萧红体”小说。读萧红的小说,于文字间她的灵魂在苦难中跳舞。
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她给了读者一个最大的想象空间。萧红小说的语言不忌讳重复、排列、铺陈,被重复、排列、铺陈的语言极其简单,经过重复,排列、铺陈之后还是简洁的,但文字间韵味却弥散开来了。看《呼兰河传》的几段文字:
我家是荒凉的。(第四章第二节)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那边住着几个养猪的。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第四章第三节)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四章第四节)
我家是荒凉的。天还未明,鸡却叫了,后边厢房里那梆子声还没有停止,天就发白了。天一发白,乌鸦就过来了。(第四章第五节)
萧红小说的比喻也是极其简省的。一个对象在一个情境中只肯用一个比喻。不似朱自清的比喻“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然而,就是一个比喻,直指对象的本质,也直指读者的心。如《生死场》中的几个比喻:
可是金枝好像患着传染病的小鸡一般,睒着眼晴,蹲在柿秧下,她什么也没有理会,她逃出了眼前的世界。
光着身子的女人,和一条鱼似的,她趴在那里。
月英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生就一双多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绒里那样愉快和温暖。
传染病的小鸡、一条鱼、棉绒,比喻女性的状态、身体、目光,极平常简单的事物,还原了女性的纤弱。
萧红小说的叙述语言较少长句,多为短句;极少修饰,多为纯叙述,描述也不多,跳跃着前行;极为简省的文字,间断推动着情节的前进,弥漫着诗情。《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七节几乎到处都是这样的文字:
祖母死了,我就跟着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年老之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一面说:“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人的手被冻裂了。
……小狗冻得夜夜叫唤,哽哽的,好像他的蹄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冻裂了;
井盖冻住了。
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才情使得萧红在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时,能够用超乎常规的思维,感受,带给读者以生疏而新鲜的感觉,从而使她的小说语言更具情味。
在我的家乡那里,春天快的,五天不出屋,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树长叶了,再过五天,这树就像绿的使人不认识它了。使人想,这棵树,就是前天的那棵树吗?(《小城三月》)
立刻,那和灾难一般,跟着快乐而痛苦追来了……她在炕角苦痛着脸色,她在那里受着刑罚,王婆来帮助她把孩子生下来。
牛或马在不知不觉中忙着栽培自己的痛苦。夜间乘凉的时候,可以听见马或牛棚做出异样的声音来。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你要死灭吗?留下活着的老的,只有悲愤而不能走险了,老赵三不能走险了!(《生死场》)
从小在爷爷溺爱下成长的萧红,伴着她家后花园的缤纷色彩,伴着她家形形色色的长工,成长得自然而率真。自然、率真的品性使得萧红的小说叙述语言纯真,直率。
王阿嫂拉着小环每天在太阳将出来的时候,到前村场上给地主们流着汗;小环虽是七岁;她也学着给地主们流着小孩子的汗。(《王阿嫂的死》)
哥哥也穿的西装,自然哥哥也很好看。因此在路上她在看哥哥。(《小城三月》)
他的婆婆听说她病,就要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这种消息,翠姨听了病就更加严重。婆家一听她病重,立刻要娶她。(《小城三月》)
读萧红,让你想起了同一时期的另一位才女作家,张爱玲。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倾城之恋》)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天才梦》)
读张爱玲的小说,你看到的是一双冷眼,满眼的华丽,冷清。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呼兰河传》)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萧红《呼兰河传》)
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萧红《呼兰河传》)
读萧红的小说,你感受到的是苦难悲绝生活中热的血,热的心,仿佛一团燃烧着的火球,滚动着前行,苦难中的灵魂于文字间跳舞,永不停息。
[1]萧红.萧红小说名篇[M].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2]萧红.萧红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3]宛因.萧红的虹[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