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关于学生不喜欢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之思考

2015-08-15 00:53黄素芳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外国课本

黄素芳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在编排教材时,教材编排者力图通过介绍一系列优秀外国作品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以便从中汲取优秀的养分,此种用意无疑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面对着浩瀚的外国文学宝库,我们的学生却入宝山而空手而归,有的甚至连进都没有进去。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损失,这种偏颇缺失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觉得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难以亲近?在很长一段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关注着这一问题。

一、客观因素

1.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对课本中某些外国作品难以理解或难以引起共鸣

比如,在上外国诗歌单元的时候,不少学生向我反映,认为外国人写的诗歌最没劲了,其中也包括班上几个语文功底相当不错的学生。“为什么觉得没劲?”“看不懂,乱七八糟,说什么都不知道。”此位学生针对普希金的《致大海》愤愤而谈:“课本上的外国诗歌读起来没什么味道,太直白了,语言一点也不含蓄,感情抒发也显得粗糙,什么都挂在嘴上,还是唐诗有味道,我不喜欢外国的。”中西文化确实存在差异,西方人尚形象,东方人重蕴藉;西方人感情表露直白,东方人则显得含蓄深沉。这些特征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引起中国学生阅读上的不适应。

2.由于中西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以及翻译工作者个人水平等因素制约,翻译出来的外国作品在语言上多少存在着一些不足

比如指代上的含混不明、个别字词生涩别扭、多重复句的连环使用、关联词的层出不穷等,这一切都使学生感到头昏脑涨,无心于外国文学的学习。在课文《鸟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在第一遍看课文时根本没有看懂,虽然课文中的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第二遍、第三遍时也只是朦朦胧胧、一知半解,真是雾里看花,始终没有看明白。

二、主观因素

1.教师方面

(1)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以考试为指挥棒,考哪指哪,主观上轻视课本中的外国作品。除了极个别经典篇目在考试中偶有涉及,几乎很少有考题是直接出自外国作品的。既然可考性不大,而且学生似乎也不大愿意学,一些教师也乐得轻松,何必花大力气做无用功呢?于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读读、看看、提提,就草草收场了。这样的做法短时间内似乎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时间大大节省了,学生分数也上去了,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负责任的教法把学生的兴趣扼杀在外国文学殿堂之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最终也将影响成绩,是得不偿失的。

(2)由于教师个人对文学作品各有偏好,学术水平有高有低,知识面有宽有窄等原因,使得教师自身对课本中的外国作品也没有吃透弄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有所发挥。于是,对学生有疑惑的关键部分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有想法需要展开的部分则简化处理……长此以往,学生对外国作品的热情在枯燥无味的日常教学中被消磨殆尽。

2.学生方面

(1)学生心理因素。

①应试型心理。迫于升学压力,学生哪门学科分数提高得快,就钻哪一门。语文工夫在平时,要靠长期的积累,考试分数上的提高不如理科明显,不少学生认为在语文上花大力气和不花力气分数相差也不大,不如多留点时间做数学、英语习题,形成了一种重理轻文的心态。整个语文学科尚且遭此冷遇,更不必说其中分量轻的外国作品了。

②唯我型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读书。作为读者个体,希望多读到些符合口味的文章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有的学生却把阅读上的偏好无限放大,变成一种不可理喻的固执。对于他感兴趣的课文,可以读得很深,比如某些学生对古诗词十分着迷,读起来如痴如醉,但对于不感兴趣的课文,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类的外国作品,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否定。

③阅读心境的影响。学生阅读应该是在一种平和的没有压力的心境下进行,如果心头背负着一块大石头去阅读,能读出趣味、读出哲理来吗?有些学生说其实平时挺喜欢看外国文章的,但一旦选入课文就觉得兴趣大减。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教师提的要求过多,既要领会思想又要品味语言,还得揣摩特色,使学生一上来就感受到一个“怕”字,接着便是“烦”字。既让学生去“亲近”课文,又提出一些“难堪”的要求,学生会认为你“心怀不轨”,反而会产生一种抗拒、不合作的情绪,这又何苦呢?我们不妨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做法。

(2)从学生的知识构成看,阅读量小、知识面窄是现代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平时很少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脑子里有限的文学常识还是靠中考复习时强行灌塞入脑的。这样的记忆不可能深刻,形成的语文知识体系也不可能常用常新,日益丰富充实,只会越用越少。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例如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介绍、不同国家的一些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常识一无所知。

(3)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看,在小学、初中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日益暴露出弊端。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演出”,而台下的“观众”却神情茫然、心不在焉,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打瞌睡。相对课本中的其他文章来说,外国作品因其语言风格上的特殊性而更加难读、难懂,如果没有预先对文本进行了解,文章本身再好,教师讲课再精彩生动也没用。这种状况下学生学习外国课文的确如坠迷雾之中,想不厌烦也难。

不论是客观还是主观原因,都使得外国作品与学生之间始终有着一层隔膜,双方很难进行更深层次的亲密接触。如何消除学生对外国作品的陌生感,改变态度,变排斥为接受甚至喜欢便成了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08).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外国课本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外国公益广告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