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卉
(天津师范大学)
毫无信仰的人民川流不息,繁华的城市却充斥着愚昧。
——Walt Whitman
《死亡诗社》是一部引起人们爱与灵魂共鸣的著名影片,故事发生在美国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重点中学——威尔顿预备学院。教师Mr Keating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在生活中的感悟将学生带入一种新的学习情境,让那些被笼罩在传统教育阴霾下的学生走向阳光、走向浪漫、走向生活本身。但南柯一梦,Neil 用死证明那些终究是些无法企及的美好。
影片的时代背景是20 世纪50 年代,威尔顿中学一直秉承着“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四大校训,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升学率。家长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理想的大学,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威尔顿预备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一个个稚嫩的脸庞无一不笼罩着一块灰色的面纱,无处释放的青春,茫然的眼神……学校好似一台不停歇的机器流水线般地生产着“优秀学生”。在这样机械化的大环境下,Mr Keating 的出现无疑是在这些迷惘不知所措的学生头顶投射了一股希望的光束。
第一节课,Mr Keating 就鼓动学生撕掉所有关于诗歌的前言部分。他的话语震惊了学生——学校不允许损坏书籍,但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大家都兴奋地把前言撕了个痛快。从这里开始,Mr Keating 就成为学生眼中最为“独特”的老师。他的做法虽在开始有些无厘头,但无时无刻不在启发学生思考。“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不要在还未走入这个世界便已戴上思想的枷锁、行为的桎梏。撕书不仅仅是对书中死板教条的硬性规定的反抗,更是对传统牢笼的蔑视,思维如果穿上厚重的衣服就会难以飞翔,知识如果套上圈定的规则就会难以延展。
Mr Keating 的课总是充斥着惊喜和意外,Mr Keating 在第二节课以一种表演的方式另类地解读了莎士比亚的诗歌。在学生的眼中,莎士比亚就像牙科手术一样令人烦恼,但Mr Keating 却只把莎士比亚当做一个写了些有意思东西的人来谈。学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时改变了原有的对莎翁作品的看法,诗歌也仿佛变得像真实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样。传统教学只是把名著中的文字搬到课堂上生吞活剥开,展现它最血淋淋的丑陋模样,那么这些作品中的灵魂去了哪里!我们该如何体会作者创作时真正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作品是作者思维的产物,他如一个初生的婴儿,他不是一个小小的躯壳,他不会安静地躺在那里,他会哭会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最后,Mr Keating 让学生逐一站上讲桌,提醒他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Mr Keating 如是说。
Mr Keating 的教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除了上面讲到的“离经叛道”似的授课方式,他甚至将课堂转移到户外,比如让学生在踢球之前背诵一句诗歌,激励自己。学生在音乐、诗歌以及运动的交织作用中得到指引和鼓舞。Mr Keating 充当的不仅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更是激励学生成长的精神之父。这些年轻的生命终于找到青春的冲动、自由的荣耀。不仅如此,Mr Keating在让学生排队走路后,从他们各自的行走姿势分析其个性与特点,并告诫他们顺从是坚持与众不同信仰路上的障碍。
课堂是集体教学的根据地,但也满足着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需要。Mr Keating 用最原始的咆哮唤醒了Todd 潜在的长期被压抑的灵魂,用“主旨简单但绝不可以平凡”肯定地评价了Nnox以爱为诗的真情流露,用自己中学时代的经历启迪了Neil 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课堂始终是小范围的教学,但与教育而言,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死亡诗社》上映于1989 年,讲述了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教育,时隔多年,现如今美国的教育早已脱离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其教育目的主要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独立生存、适应各种环境的人,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但在中国,仍有大量的“Neil 父亲”存在于现实之中。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寄托了厚望,甚至在孩子的学前期便秉持着“不能输在起跑上”的宗旨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孩子所要做的一切只是顺从,顺从就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否则便会变为大家嗤之以鼻的对象。从表面上看,家长是重视孩子的教育望其好好学习,但实际上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被这“顺从”无限地压缩。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乃为教育之源,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质量,学校教育的质量又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水平。
反观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重视普及义务教育,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教育为本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但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很多人开始反思教育,包括掀起一阵热议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由此看来,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又如何改呢?
这一切的缘由归根结底是教育的主体“人”出现了问题。看过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教育与中国未来30 人论坛年会”上的演讲后,我意识到,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于转换教育价值观,也就是要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斯宾塞说:“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又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相反,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我国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则是填鸭式的教学。学习已不再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合理途径,正如影片中的威尔顿中学,现今的中国和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产生了惊人的相似,学生苦不堪言……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失且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学校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强迫压制学生,家长不能把自己未了的梦想或心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由其代为完成,社会也要统一价值取向减少功利色彩。教育的主体是人,所以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只有不再让教育一味地充斥着现实和铜臭,教育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人成为人。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得不变,但是改革的步伐不能迈得太大,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考虑不周全,最后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改革要逐步推进,要等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了,在学生、老师、社会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深入开展。否则,不成熟的改革可能会成为一场“Neil 式”的灾难。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相信Mr Keating 一定会为他和学生的航程安全护航。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但一定要知道海上有仙山、有丽日,也有莫测的风暴和暗礁。风暴随时可能来临,逆水行舟、顽强不屈固然是可歌可颂的,但最重要的是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在避风港积蓄力量,或者重新选择另一条更为稳妥的航线。Mr Keating 在走之前的最后一次回头,我相信他是想告诉他们:站上去,但要稳稳地跳下来……
与我而言,Mr Keating 教会了我梦想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如果没有那些在当时看来荒诞不经、惊世骇俗的幻想,人类会深陷腐朽和专制的禁锢泥沼中不能自拔。绝对的自由只是无法企及的美好,但我们至少可以保持追求自由的初心。但愿我们能在年华逝去之时,目光坚定地望着从前的一一过往,告诉自己:我一直走在自己的专属路上,永不屈服!
[1]郑卓.冲破传统,点燃激情:从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谈教育[J].电影文学,2009(05).
[2]韩丰.从《死亡诗社》看教育的目的: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J].中国教师,2013(09):78.
[3]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01).
[4]刘卫星,彭劲松.浅议《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A].教研,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