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雨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智能机器可以把文字编码翻译成声音编码但是没有思考,如果一个人对要说的话不明白意思就如同机器读字。新闻播报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是在说话,如果不明白播的什么就会模仿一种“新闻状态”,心里觉得这样播就是新闻而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播,就会有“类新闻”的重音表达方式、语气表达方式,而这一切是虚假的感情高潮,甚至是错误的重音提炼。
通过长期的新闻配音实践,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点,帮助播音员播音时理解稿件,播的言由衷出。
3月1号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恐事件致使29人死亡,143人受伤。3月8号马航失联,154名中国乘客在飞机上。面对这些消息是不是要“相当客观”呢?若有你熟识的人在昆明受伤或是有亲人在马航飞机上你怎么配?新闻要有关切度,“熟识的人”一下把“我”拽进新闻里面去,“关切”油然而生。
不能把自己投入新闻,不能和自己播的消息发生心理联系就永远会言不由衷。
其实所有新闻都和我们有关系,所谓客观,表现在语言上是自然,而不是拿腔拿调、煞有介事。客观不是冷淡,有时候甚至觉得拉下脸来说话就是客观,拉下脸来嘴也就张不开了,这样会渐渐形成了不好的播音习惯,缺少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生气。
有一条关于我国绕月工程,“我们国家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最后三个关键字编辑没有加顿号,我们在播音时应该注意用声音的停顿补上顿号,如果理解意思一句带过就非常影响意思表达。通过回听节目我发现,常常有意放慢的、遇到不熟悉的而慢慢读的反而很清晰、听起来很舒服;相反往往看到熟悉的信息会乱提速,“连吃带喝”地秃噜过去,说什么了?自己脑子里也没有印象。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能被接收到20%就很不错了,于是需要把最核心的信息很清楚的突出强调,其他信息只是一个交待背景作用,不要陷在词句里面,实际上是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如果把精力集中在方方面面的内容、各处较劲、各处强调,自己累也起不到传播效果。
还有一条关于新疆降雪的消息,导语里说“3月9号开始,新疆北部地区下起了大雪”,正文部分第一段“9号晚上,交警实行交通管制”、“10号上午11点,风雪渐弱”,第二段“10号凌晨开始的一场风雪……”、“当地气象部门于今天凌晨3点,继续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我在自己配的时候关注点是“新疆北部”、“交通管制”、“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根本没有考虑时间线索,所以每个时间都是一带而过。但是仔细看稿子就会发现,这条消息中的时间线是非常重要的逻辑链条:导语里说9号开始,那具体什么时间呢?正文里说9号“晚上”,这里就应该呼应性强调,才和导语保持了统一性;另外“今天凌晨继续发布黄色预警”,我会十分自信的特别强调“黄色”,而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已经知道是黄色预警了,他们要知道的是“继续”发布黄色预警,自以为是的瞎强调折损传递的信息。
看清楚看明白稿子,怎么看呢?很好的一个方式是用编辑思维看待稿件,这里为什么这样写,一定有它的原因。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面对放映新闻的文字,而不会觉得句子不通顺、会“卡壳”等等问题。“流畅”应该是言由衷出的前提。
两会期间配音配了一条提要“审查计划和预算”,当时辅导老师听出我配得犹豫,问我计划和预算是什么知道吗?一身冷汗,赶紧百度!我连自己配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可能语气坚定。新闻播音员的危机感问题出在自己,如果没有主动的去了解新闻,对自己播报的信息一点都不掌握真的是可以被取代的。《新闻30分》主播文静3月15号下了《30分》的直播又被紧急拉回直播线,因为马来西亚总理要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个大直播一直做了6个小时。我们预设情景:如果突然让你接手主持马航突发直播该如何应对。接手应对的前提是什么?就是首先要准确的了解信息和信息变化的过程。
了解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一时百度只能解燃眉之急,对新闻的理解还在于积累,在于对新闻的持续关注。我连看了10期两会期间《新闻联播》的提要,才理解一点什么是新闻的“延续性”,从前太嫩了。相信很大一部分做了多年新闻主播的人做一下这个工作后也会觉得自己“嫩”。你会发现生活中你知道一件事可以侃侃而谈,而且谈的活灵活现,面对新闻,如果我们非常熟悉,播的时候心里很有底气自然也可以避免言不由衷。
时政也是新闻,也是说话。有三点强烈感受:
1)每个字都要读扎实,尤其是人名。辅导老师让我在说话前打哈欠,找到打开口腔的感觉,一声、二声、四声调值读准确,不要唱。
2)不要想声音,把话放出来。男生会更多在意自己声音好听不好听,但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声音传导和别人通过空气介质传导的声音不一样,自己觉得美了其实别人听得不自然。发声时喉头放松,让每一个声音都松弛的传递出来,喉部其实觉得非常舒服,而且字音清晰非常入耳。
3)时政是在说话。时政稿件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常常一个发语词到很远才有落点,这就要注意语句的“归堆抱团”,而且在短句中要找到终点。播音员往往容易陷入“时政稿模式”,脑海中觉得只有“那样”播才是时政,其实不是,时政仍然是在说事,在传达信息。
播音员常常被“声音”误导,总觉着用某种声音配出来的就有意思了,于是功夫都花在了追求声音上,一天与同学谈起这个问题,他们没觉得我的声音本质有什么改变,“功夫”无用。当我们觉得“我现在是在配时政新闻”的时候其实只有自己在这样想,听的人没觉得。时政稿件最不该有的就是“时政”腔,觉得那样播才是时政,其实不然,时政也是说话,需要把意思传达清楚,只不过因为一字一词都会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字斟句酌、逻辑严密,行文很正式,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是假大空。
词的格式学过,但从没在生活中注意过,大部分词都是重中格式。比如“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我会习惯性地加重“人与人”、“相处”,可是仔细分析就明白了,是要“和谐”相处,和谐是“重”。这也反映出为什么很多稿子明明看明白了却播不明白,因为强调的不在点上。
有一位老师的女儿听过一个广播播音员配的片子,听完的评价是“我努力去听却没听明白”。我们的新闻配音也常常有这问题,表面看是把文字声音化了,但是却没把思维声音化,甚至扰乱了思维。好的配音,是让人没有注意到配音员的存在。
在新闻岗位上,播音员有这样的特点:不出错,播得很平淡也不会影响播出。但是一提到播音员我们脑海里只会闪过屈指可数的几位好播音员,因为大部分人把它当成一份工作,极少部分人把它当成理想。同样的内容不同人播会有不同的影响力和效果,那些把话说到人心里的、让人产生思考的才是好播音员。
也许你幕后做了很多功课,在台前只能表现一点甚至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日子久了,遇到突发情况了才是真正需要厚积薄发的时候,就像开车,日常行驶是个司机谁都会,技术高下就看遇到事故怎么进行处理了。戏剧表演里说“拉开大幕见功夫”,我也想起学习老师说的一句话“不呈现等于零”,用老话讲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1]张立伟.主流新闻如何凝聚共识?[J].当代传播,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