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杰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读”的能力。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就是默读。学生的阅读从听读,出声读,到指读,最终要学会持续默读,走上自觉阅读的道路。持续默读可以帮助孩子潜心地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终身热爱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走上持续默读之路呢?我做了一些尝试,总结如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书本充满阅读期待时,他就会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书本的不同特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我让孩子看看封面上的图画,从书名猜测书中的故事。一方面引起孩子对图画和故事内容的联想,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真有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孩子们带着好奇开始默读之旅。
再如,为了激发学生读《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神奇诞生》这一章,我组织孩子举行了一次“捏泥人”比赛。事先,让学生准备好橡皮泥。我说:“匹诺曹的诞生很有意思!我们也用橡皮泥捏一个像匹诺曹一样的小泥人,好吗?”孩子们欢呼雀跃。我接着说:“比一比,谁捏得最像。要想捏得像,就要好好阅读‘匹诺曹神奇诞生’一章。”于是,孩子们开始仔仔细细默读。
“猪猪猪猪。几百头、几千头猪布满了天空。猪猪猪猪,全是猪。就要下猪了。猪真的下了吗?请大家自己往下读吧!”孩子们急切地往下读。在孩子很想知道故事的下文时,或故事的关键时刻、或最精彩的时候,我常常停下来,让学生自己默读其余的部分。
上面列举了一些激发孩子默读兴趣的方法。方法是多样的、变化的,只要能让学生渴望阅读就行。
每天的午间阅读时间成了最美的风景。在这段时间,我和孩子们放开手头上的任何事情,纯粹为了阅读。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默读的时间可以短一些,10至15分钟为宜。到了二年级,时间适当延长,15至2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在读儿童文学书籍,不批改作业,不抓后进学生补课,也从不在走道里来回走动。15至20分钟的时间足以引起我们对某一本书的兴趣,所以持续默读时间结束后,我和学生往往还沉醉其间。
每天二十分钟左右看上去不长,但想一想一周五天、每天二十分钟,接近于两个小时。长年累月,它可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阅读的海洋中。
当孩子在静静地读书时,老师干什么呢?千万别做监督者,那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持续默读时间,我也在享受阅读,重温《三国演义》《小王子》等,新读《哈利·波特系列》《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学生喜欢模仿成人,更喜欢模仿老师,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不用我谈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学生自然而然会跟着我潜心阅读。
他们感觉到我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对阅读的喜爱会相互传染。阅读的方法也会在模仿中习得。我阅读的时候,讲桌上总放着一本字典,手里总拿着一支笔。当我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我会随手翻翻词典,查一查。当我读到精彩的语句时,我会动笔圈圈画画。
好奇的孩子会在阅读结束时来问我查什么。不用我回答,聪明的孩子就抢着说了:“当然是不理解的词语啦!”他们还会问我圈画了些什么,我说:“当老师读到喜欢的句子或者用得好的词语时,我就会圈画出来。喜欢的句子用上波浪线,好的词语在下面画圈。”孩子们听了很满意。很快,午间阅读的时候,孩子们的桌上多了一本本字典,直到人人桌上都有一本字典。他们总喜欢在阅读结束时欣喜地跑过来告诉我明白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渐渐地,孩子们的手中多了一支支笔。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许多人的书上总画了许许多多的波浪线,慢慢地,波浪线变得少一些了。这其实是孩子阅读水平提升的表现。
低年级学生的默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刚开始,可以从文字较少的图画书入手,让学生静心读图与文字。慢慢增加篇幅长一些、文字多一些的读物。同时,教师可以慢慢地朗读,让孩子用手指着文字,不出声,不动唇,随老师的朗读用眼看书。开始训练的时候,以五分钟左右的长度比较合适,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浓厚,慢慢增加持续默读的时间。
接下来,把默读和大声读结合起来。给孩子大声朗读一部分,让他们自己再默读一部分。
再往后,尝试让孩子独立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我十分欣喜地看到,我们班的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会了持续默读。不少学生喜欢阅读,一有空闲时间就读书。他们在默读中用心去感受所读的材料,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