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英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一中学英语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引导,组成英语学习的合作小组,把小组活动作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载体,制定合理的共同学习目标,通过明确的分工分配好每个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使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搞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从而使英语成绩全面提高。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类学科,成绩的提高离不开经常的对话练习和交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英语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保证各组力量均衡,能够形成小组互助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协调与各小组成员的关系,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阶段检查和评价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争取使每个组内成员都能有所进步。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该善于发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每个学习阶段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首先,教师也应该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认真研究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分析构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英语学习的素材应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合理的选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灵活教学、生动教学的教学理念,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丰富课堂传授的知识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有利于教学的各种活动,联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学观念学会资源共享,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方面,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方面,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宗旨。
杜明珍.对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