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中的有效交流

2015-08-15 00:53:41潘海萍
新课程 2015年22期
关键词:浅谈语文课堂交流

潘海萍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乌加河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中的有效交流

潘海萍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乌加河小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中交流探讨。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领导下一起参加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就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交流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小组交流及其意义展开了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交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如今,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新课中倡导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地学习交流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浅谈。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划分不合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划分是随意的,老师往往根据学生的位置,以前后桌的形式简单随意地划分小组。例如,有的小组几乎都是爱发言、爱问问题的学生,而有的小组则几乎是不爱说话、不爱发言的学生,有的小组好学生多,而有的小组则差学生多。

2.课堂教学随意性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时,许多老师忽视了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导学性,而只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可以放任不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会看到在上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师则无所事事,直到下课。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在讨论一段时间后便开始走题、聊天、打闹,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3.流于形式

学校通常会开展一些语文公开课,在这些公开课上,学生的合作开展得很精彩,听课老师也纷纷点头。殊不知,课前教师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安排好了小组回答问题的代表;殊不知,这样的课在平常的课堂上很少。不少老师往往只看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学习模式,并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在优化教学程序等方面的优点显现出来。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

1.科学合理的分组

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因此,老师应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分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别以及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当然也要适当地考虑一下学生的意愿。优化分组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达到切磋、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学生有组织地公平竞争。在这样的小组中,优等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学困生则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明确合作交流的任务

合作学习,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或者组织多个任务同时讨论,结果便是学生无从下手,不清楚自己要讨论的内容,或者是内容太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答。因此,在进行合作交流时,老师应当控制好课堂讨论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清晰,让学生明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干什么,要怎么干。教师所布置的讨论任务和所出的问题都应当具有多样性,答案具有开放性,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布置合作内容时要适量,一节课40到45分钟,而一次合作学习的时间应该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太长会让学失去讨论兴趣,老师既要让每个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也要限制学生为某个问题进行无休止的讨论。

3.老师要担当好合作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时,老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老师的适时指导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老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例如,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小学生年龄还小,在合作学习时,不能够分配好每个组员的任务,作为老师就应当适时地帮助学生,有的小组对任务还不清楚,老师也要给予小范围重审。在合作交流前,老师要指导一些合作交流步骤,明确游戏规则,小学生好动,所以老师要告诉他们在讨论交流时不能乱跑打闹;讨论完后,老师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在评价时,要客观公正,对于合作讨论认真的学生要表扬、奖励,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则要提出批评,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老师就要给予及时的奖励。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中有效交流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合作,在教学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积极地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取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从小开始培育合作意识,逐渐提高合作能力,同时使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问题,有利于相互沟通,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中,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醒、指点、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在语文课堂上,在其他学科中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笔者通过对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说明分析,提出了在现如今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说明了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以此引起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李会平.浅谈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小学周刊,2010(06).

[2]莫国夫.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追求[J].中小学教师培养,2003(04).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浅谈语文课堂交流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为诗浅谈
中华诗词(2020年11期)2020-07-22 06:31:2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