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本真 打造幸福课堂

2015-08-15 00:53:42王小芳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苋菜盐水清水

王小芳

(江西泰和中学)

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糅合学生熟悉的诗句、俗语、生活经验、生活实验等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可以增进认同感、引发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愿学、乐学、善学,打造愉悦、有效、灵动的幸福课堂。

一、利用生活中的俗语创设情景

将古代诗词、 俗语这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人文精神也得以升华。

案例一: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老师: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呢?

学生:是因为植物激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老师:由于单侧光的影响背光侧生长素较多,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素多的一侧长得快生,长素少的一侧长得更慢,植物就向光生长。

巧用诗词、俗语,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学而忘倦,并且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愿望。

二、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景

在生物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处处为学生着想,把生活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提取出来。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迁移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案例二:教学片段:“将苋菜放入盐水中水会变红吗?而将苋菜放入开水中又会怎样呢? ”

学生1:放入盐水中的苋菜会萎缩,但水没有变红。

学生2:苋菜放入开水中水会变红。

(原因主要是来自于生活的直观感知——水的变化情况,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肤浅的典型表现。 教学中就以学生的错误概念形成入手,搭建探究平台)

师:下面我们不妨来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师:我们把等重的苋菜分为四等分,一份放入清水中,一份放入低浓度的盐水中,一份放入高浓度的盐水中,一份放入开水中,观察水的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看见高浓度的盐水及开水的容器中的水变红,而放入清水及低浓度的盐水的容器中的水没有变红,再取出清水和低浓度盐水中的苋菜称重发现清水中的苋菜更重了,而低盐水中的苋菜比开始更轻了。

师:这四组实验中为什么高浓度盐水和开水会变红?

学生2:细胞已经死亡了。

师:我们能否分析苋菜死亡的原因是相同的?

学生3:高浓度盐水是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使得液泡中的色素扩散出来,而开水是直接破坏细胞的通透性使细胞死亡的。

师:放在清水和低盐水的苋菜没有死亡,为什么重量不一样呢?

学生4:清水中的细胞吸水了,而低盐水中的细胞失水了。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5:清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就吸水了,低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了。

师:低盐水一定会使细胞失水?

学生6:不一定,要看外界的溶液浓度是大于还是小于细胞液浓度。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探究情境,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对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就简单易懂了。

三、利用生活实验创设情景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方法。课堂演示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课堂中利用一些生活实验,既能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又能活跃实验探究的气氛。

案例三: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

师: 把装有种子注射液瓶子、 除去空气的注射器、 小玻璃杯放在讲台上。

学生:议论纷纷。

师:我们用这些物品来做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

学生:兴趣很高。

实验过程:

1.取两个小烧杯,分别贴上红色、绿色标签与瓶子对应。

2.向两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3.用注射器从课前准备贴有绿色标签的瓶中抽取气体注入绿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解释:贴绿色标签的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

4.用注射器从课前准备贴有红色标签的瓶中抽取气体注入红色标签小烧杯的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解释:贴红色标签的瓶中装入炒熟的种子)

师:为什么要用萌发的种子和炒熟的种子?

学生:活的生物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师:贴绿色标签和贴红色标签区分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是用来对比。

师:通过实验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合理运用生活实验,会使生物的课堂实验更有灵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物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生物学存在于学生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生物。所以,中学生物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成绩,更是成长、成才,这样有利于实现“教师不累、学生不苦、家长不愁、效果不错”的教学目标。

罗贤维.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演示实验的创新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12).

猜你喜欢
苋菜盐水清水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课外语文(2022年2期)2022-02-22 12:55:26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盐水质量有多少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健康之友(2018年7期)2018-07-09 07:11:40
清水一盏可供莲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4
泉水与盐水
清水芙蓉不自夸
金秋(2016年24期)2016-05-03 18:15:20
“洒盐水”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