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处不在——中职学前绘画课上瓶画艺术的体验

2015-08-15 00:53:42周淑苗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玻璃瓶瓶子装饰

周淑苗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华实验中学)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实物看似平常,并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去发现它、品味它,美就无处不在。法国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需要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便失去了师生间生命对话的勃勃生机,失去了对学生心灵的润泽,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机,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见微知著历久弥新。

在我校的学前专业绘画课上,学生的上课形式都是在纸上操作,如素描画、色彩画、彩铅画、蜡笔画等,这种普通绘画方式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接触了,所以,老师上课在要求学生画画时,学生都缺乏兴趣。如何让学生体会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艺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老师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废弃不用的玻璃瓶拿来作画,通过手中的笔和颜料,把废弃的玻璃瓶变成一个个艺术品。当我把画好的瓶画拿到学生面前展现时,我看到许多学生眼前一亮,并表现出浓浓的兴趣,我想我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手绘入手,开始尝试新的绘画方式,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玻璃瓶画进行探讨:

一、利用玻璃瓶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传统的绘画模式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而玻璃瓶画作为时下流行的一种DIY 绘画,进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因为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废弃的玻璃瓶也可以画出美丽的作品来,这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绘画热情。因为玻璃瓶造型自由多变,易清理,并且具有可反复使用等特点,人们就可以从玻璃瓶的身上展开无限遐想的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些纯手工的艺术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随着DIY 的流行,在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在家里的客厅、卧室、书房、儿童的房间中增添一些小的物件来装饰,玻璃瓶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完成的玻璃瓶画作品,不但可以用来装饰房间还可以作为日用品让人耳目一新,焕发不一样的光彩。如:在完成的瓶子里插上鲜花,或者拿来当笔筒,又或者在瓶子里种上植物,这样既实用又美观,而且玻璃瓶不像塑料瓶和纸质物那样容易坏和污染环境。所以,把画好的玻璃瓶用来装饰物品,即环保又美观,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让学生的劳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体现,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

制作玻璃瓶画所用的工具也都很简单:只需要水、颜料、铅笔、水粉笔等工具就可以了。不用花很多钱而且操作简单易学。成果很快就会见效,这对于即使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所以,瓶画就会深得学生的喜欢。许多学生当完成自己的瓶画作品时,那种自我欣赏和满足的神情,是无可比拟的。而且绘画的场地只要在教室就可以完成,不受限制,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绘画了。

二、借助玻璃瓶画易上手、易出效果的特点,引导学生创新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玻璃瓶的材质决定了它的绘画特点,那就是容易上色、装饰效果强,而且画错了可以马上洗掉或者擦掉,重新开始,一点都不影响瓶子的外观。当学生选择一个式样独特的玻璃瓶洗净晾干后,就可以用油画颜料或者是广告色在瓶子上画图样和花纹。作画的时间比较短,一般而言,一幅简单的瓶画作品一节课就可以完成。

学生面对不同形状和质感的瓶子时,他们会跃跃欲试,会独立思考,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审美情趣进行设计创新。正如著名教育家迪斯科韦赫曾指出:“画1 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观看9 小时获得的东西还要多。”当学生从好奇开始,欣然接受这一个走进艺术大门的钥匙时,就会逐渐入迷。这就是新课题所要达到的课程标准之一:“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工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审美情趣进行组织和操作,从而使作品更加赏心悦目。当然在打底稿、选择图案时,首先应考虑一下做好的瓶子的用途是什么,能否与周围环境相称。如做一个脸谱娃娃的笔筒摆在书架或书桌上,会显得整洁美观,又有实用价值。用小点画成的碎花图案,不但悦目而且容易画。可参考夏季花布上的花色,较难的图案应先用铅笔打草图,或剪张纸样,然后照纸样小心描绘。如,在某些部位恰到好处地贴上金、银纸片,会有跳跃、华丽之感。

我们老师要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玻璃瓶画作品,如:在玻璃瓶身上用乳胶粘上沙子,做沙画瓶子;用毛线或其他绳子把瓶身缠上绳子做装饰,变成艺术品,或者用乳胶把纸巾打湿贴在瓶身上,然后在做纸浆瓶画等等,方法很多,这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开发和研究新的创作品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从网上收集图片,探究其做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强化玻璃瓶画的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多元化地表达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现,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其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也是美术教育的任务。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用空瓶,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智慧、开拓想象、大胆创新。学生相互交流切磋,构思设计,动手实践,充分展现智慧与创造,制作出一系列的作品。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例如让学生个人创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各自创作,让班级内全体学生共同创作,或者和老师一起合作……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创作,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发展个性,并从中获得个体的自我满足和快乐。

如,我们班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周杰伦的《青花瓷》这首歌,我就让学生根据《青花瓷》这首歌的歌词和意境,创编了一系列的“玻璃瓶上的青花瓷”作品,这些玻璃瓶画作品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唯美的气质,还让我们体会到与现在不同的设计思维。在学校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们班的这些“瓶上的青花瓷”作品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在打听是谁画的,有的人还想要买这些作品。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女生,小声跟我说:“老师,我喜欢串珠,那我可不可以把穿起来的珠珠拿来装饰瓶身?”我说:“这个想法很好,你可以试试看!”受到了我的鼓舞,学生就一心一意地开始了她的“伟大工程”,没过多久这个学生就兴奋地把我叫过去看她的“巨作”。我一看,立马眼前一亮,只见各种颜色不一的珠珠,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在瓶身上,很是抢眼,我马上抓住契机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也进行创新。这时全班的创作热情都被我给点燃了,全班掀起一阵瓶画创作的热潮。

有人说:“只要你懂得欣赏,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是的,发现的灵动点激活了美的焕发,美无处不在,但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捉它。我们美术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积极挖掘身边的美术教材,不断加强美术教学研究,提升我们的美术教学教学素质,让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与人文修养,提高了审美能力,形成了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1]方晓风.少儿美术[M].天津美术出版社,2013-03.

[2]李耀春.装饰[M].中国装饰杂志社,2013-11.

[3]王中州.美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1.

猜你喜欢
玻璃瓶瓶子装饰
两个玻璃瓶
瓶子赛跑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科学大众(2021年8期)2021-07-20 07:38:52
鲤鱼旗装饰坠
瓶子赛跑
装饰圣诞树
光影之玻璃瓶
少儿美术(2019年12期)2019-12-14 08:09:56
玻璃瓶DIY迷你童话世界
学生天地(2017年12期)2017-05-17 05:51:12
“流汗”的玻璃瓶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4-17 03:28:04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