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峰
(江苏省淮安市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要克服学生的惧水现象,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学习游泳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强身健体对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学会游泳在危急时刻能够自救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学生喜欢在水中的感觉,渴望自己会游泳;另一种是学生由于其他因素害怕近距离接触水。所以针对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应用不同的辅助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习游泳的初级阶段,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好这门课程。为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以及增强对学会游泳的兴趣,在游泳教学中应该使用游泳圈、浮板等游泳工具,然后在教学生游泳前做好前期准备和动作要领,使学生感受在水中的感觉,循序渐进地尝试抛开工具学会利用自己的肢体动作真正学会游泳。
通过游泳学生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掌握一项生存技能,还能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游泳本身也是一项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国家在全民健身计划中也倡导推广了这一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形式,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比赛训练学生对游泳动作的熟练程度。例如,通过水上吹乒乓球比赛,训练学生的肺活量,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心理素质。
游泳的姿势和方式具有多样性,学生的兴趣不同选择的游泳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泳方式。例如,选择学习蛙泳的学生,应该注重锻炼腿部力量,协调身体重量注意配合上肢的动作。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纠正错误的动作,或者动作不到位的现象。
通过研究游泳教学的特点,运用合理有效的游泳辅助练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一项新的生存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游泳的热情,消除部分学生的惧水心理,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游泳,并将它作为自己终身锻炼的强身健体的习惯。
陈婷.游泳辅助练习在大学游泳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