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立 薛 健 张立志
(河北省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工作岗位由国家统一分配,没有失业、待业的忧虑。可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头疼的问题。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到700多万,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允许在校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随即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成了大学生之间流行的话题。我们希望通过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需求的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创业态度、创业需求以及创业素质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建立起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我们希望全面客观地掌握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的真实想法、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创业条件需求的情况,以便科学地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创业辅导以及创业培训。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了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为手段开展本次调查。调查范围为石家庄地区的15所高职院校。采用分年级任意抽样,共计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00份,回收率为93%。
(1)在创业意识方面,对创业很有兴趣的占50.2%,一般的占29.1%,学生的创业主动性还是比较浓的,毕业以后有创业的想法。认为创业是体现人生选择和实现理想的有效手段。
(2)在促使创业的因素选择上,31.7%的学生选择来自于外部的创业气氛,19.6%的学生认为是政府对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17.2%的学生认为是就业竞争的压力,也有10.2%的学生认为来自于学校的鼓励与支持。看来,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是高职学生投身创业的主要因素。
(3)在什么阻碍了你进行创业的问题上,学生的选择集中在:缺乏社会关系、没有经验(36.5%),没有资金支持(20.6%),风险承受能力不足(18.6%),没有好的创业项目(14.1%),其他(10.2%)。在大学生看来,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以及启动资金是他们创业最大的阻碍因素。
(4)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32.1%的大学生倾向于互联网相关的热门领域,40.3%的大学生倾向于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22.9%的大学生倾向于资金量要求不高、开办简单且风险不高的行业,4.7%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在创业时会优先考虑那种门槛低、资金少、自己熟悉、风险不高的行业。
(1)在获取创业信息的渠道方面:经常关注创业类信息(13.6%),偶尔接触创业类信息(62.1%),基本没有接触创业类信息(24.3%)。在如何取得创业信息的问题上,答案集中在:各类媒体(报纸、互联网、电视等)(39.1%),同学、亲戚和朋友(26.1%),学校课堂(20.9%)。在如何看待学校的创业课程方面,几乎没有创业方面的教育(33.3%),表示“不太了解”(25.6%)。我们从高职学生得到创业信息的途径不难看出现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需加强。
(2)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上,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赞成高职院校引入创业教育(82.1%)。高职生最想提高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依次为:选择项目的能力(62.6%)、团队合作能力(60.5%)、创业计划执行能力(50.2%)、风险控制能力(40.5%)、创业资金管理能力(31.2%)、其他创业管理能力(16.8%)。学校创业教育的改进可以从以上方面入手,不断丰富以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
(3)在需要什么样的创业环境方面,学生需要以下外部条件的支持:政府及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学校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指导导师的引导,相关服务机构提供的法律、工商、管理咨询等服务,政府或学校能提供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等。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创业方面的课程,但是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别于一般本科类大学的学生。创业课堂教学应该把建立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放在首位。创业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创业,树立自己能创业的自信心。创业课堂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不能本末倒置。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主动学习创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创业方面的模拟实践活动,但是实际作用并不大。我们应当改进创业教育的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使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切实有所提高。学校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的创业机会,开展多样化的创业方式。
大学生创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都来参与。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一起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比如给毕业生提供免息贷款,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创业的队伍中。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辅导,提供创业基地和实践岗位,配备指导老师,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点,建立创业信息库,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以享受信息服务。
王宏,刘素婷,杨国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