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芹 孟令真
(山东德州一中)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5课时,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历史大纲要求,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及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补充史料等方法,层层剖析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把五四精神传承下去。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及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中国代表就山东问题的精彩发言。播放完毕提问:影片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影视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以及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内容】
环节一:查(7分钟)
【活动建议】找4名学生到黑板默写,其余学生在默写本上写2、4题。
1.一名学生列本课框架。
2.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3.五四运动的过程。
4.五四运动的意义。
【设计意图】本课为高三一轮复习课,一轮复习的两个主要任务是:(1)夯实基础;(2)积累做题方法。通过默写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另外,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习过本课,并且初中也有所涉及,学生对本课并不陌生,再加上自主课学生根据学案进行的预习,有能力自行解决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环节二:评(15分钟)
1.先找一名学生点评本课框架,然后,教师再补充其点评的不足之处。同时点出本课的重、难点以及纠正学生在自主学案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通过框架的点评,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点评国际背景时,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第64页第1、2段小字,让学生总结“二十一条”的实质是日本妄图独占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点评导火线时教师追问: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点评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时,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口号中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哪个?
(2)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成果有哪些?为什么不是完全胜利?
4.点评意义时,教师需追问学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在哪里?最主要新在何处?五四运动除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还包含很多精神,都有哪些精神?主旋律是什么?它在五四运动中是如何体现的?由此过渡到学生的讨论环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点评框架一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整合能力。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突破本课的重点内容。另外,在点评默写内容时,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同时归纳背景类、影响类题型的做题方法。
环节三:议+展(20分钟)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设计意图】目的之一:让学生加深对本课难点知识的理解;目的之二: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并学会如何去继承并发扬这一精神,这也是历史学科所担负的使命。
【活动建议】
让最先讨论完的小组派代表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他小组可一一进行补充,教师切忌自己先给出答案,最后给学生留时间整理答案。
【参考答案】
(1)就其起因而言,它是在中国政府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不仅未能取得战胜国应有的权益,竟连自身合法权益都保不住的情况下爆发的。列强的偏袒和压迫是事件的直接起因。
(2)就其宗旨而言,是为了反抗外国强权,维护民族利益。
(3)就其行动而言,从破指血书,以抵制日货、举行“三罢”斗争,行动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其宗旨吻合。
(4)从过程看,始终坚持的目标只有一个:维护主权,反抗强权。因此,它本身所体现的是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
环节四:结(3分钟)
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中国人率先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新课程(中学)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