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之论述类文章阅读案例

2015-08-15 00:44
新课程(中学) 2015年6期

吕 鑫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语文组)

科目:语文

年级:高三年级

章节:高考总复习之论述类文章阅读

课时:第一课时

背景介绍: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第一大题,一般设题为3道选择题,共计9分。根据历届高考学生的得分情况不乐观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原因:(1)近年来这类文章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等诸多学科,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闻所未闻的,所以有些学生首先被这些陌生的内容打倒了。(2)新课标卷将这道题放在了第一大题,使得首次走入高考考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考生被长段不感兴趣的文字泼上了一盆冷水,顿时失去了做题的积极性。(3)考生都忽略了这类题的考查目的是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学科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论的角度来考查。(4)做题过程中没有对所给选项与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比照。针对以上情况,特编写以下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案例主题:

通过本节课消除学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误解,摆正心态,用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导学生,再加以精题演练,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过程:

师:(投影显示)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三块内容: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我们先来解决怎么考的问题。

生:选择题3道,共9分。

师:好,那考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有的认为考查对结构的分析,还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一读这种语段就头大,没有兴趣,根本读不懂。

师:同学们,其实老师和你们一样,做这样的题也读不懂(学生惊异),而且我统计过70%-80%的高考学生读不懂,可是也拿分,为什么呢?(投影显示:背景介绍中的原因)本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和认真比对的能力,所以不要被题吓住了,不信你们静下心来读《真题回放》一。

生读后抢着说,感觉不错,正确率也明显提高,还有几个学生3道选择题竟然都对了。

生: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师:论述类文本阅读独家秘籍(生笑):四步阅读法——读、审、找、比。

一读就是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标出重要的词语和重要的句子,还要理清层次结构,归纳概括文意。

二审就是要审题干。这一步要注意三点:一看有没有提示考查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二看题干要求是什么,是选出“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三看题干和选项,看选项是不是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它不是在回答题干所问的问题。

三找就是找准原文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找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四比就是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进行对照,并注意判断有差异的表述是语言形式的变化,还是内容的改变。纯语言形式的变化一般不属于改变原文信息,只有内容上的意思发生改变的,才可以判定是改变了原文信息。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方法,之后学生做《真题回放》二,结果70%的学生全对,学生兴趣很浓,热情激增,争着说还要做。我又不失时机地给了一套今年的高考题,看着学生一个个认真、专注的样子,我欣慰不已)

案例结果:

本节课在精心准备下超出了我预期的效果,首先学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不再恐慌与惧怕,能调整好心态做题,这是难能可贵的。其次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做题方法,最主要的是学生对本题兴趣浓了,热情高了,当然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他(她)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会怀着这种热情去解决,甚至去深究,我想有了这种态度,没有过不去的砍。

案例评析:

利:(1)完成教学目标,教以方法,事半功倍。(2)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学生畅所欲言,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3)课堂效率高,学生积极性高。

弊:讲解时间有点长,做题时间有些紧,有个别学生没跟上。

反思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这节课,我也学到了不少,先前,总是觉得学生笨,教不会,可是这节课学生反应如此好,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1)平时课堂过于严肃,学生动不起来,或者说学生不敢动,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备课不够充分,不能很好地备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心绪调动。(3)准备的题不精练,不能真正引导学生的思维,极容易让学生疲倦,甚至茫然。经过这节课的教学,今后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相信他们,他们可以的。(2)充分备课,既要备教材,精选试题,还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备学生。(3)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四是不断反思,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力求不断进步。

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许还会有更大的困难等着我,但是我始终坚持做一个胸中有志、身上有情(热情)、手中有书、眼中有事、心中有爱的拥有幸福感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