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 郑立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相结合,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信息技术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优化,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评价的环节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让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做到以下几点:
小学生由于刚进学校没多久,对于很多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学生在上课期间也难免会开小差,学生更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播放一些动画、图片或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当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或者动画时,学生会对多媒体中的图片展开想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教师在讲“我和动物交朋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同时也可以请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将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再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这样学生不仅只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对其他同学喜欢的小动物也有了相应的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讲述以及小组内讨论的教学手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科学的原理以及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动画、文字、声音等。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天气变化的图片、生活用具、植物的生长、多样的岩石等,一些学生平时看不到的景象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学习环境,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小学生由于处在特有的生理期,因此尽管对外界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小学生对于课程中一些抽象的内容是很难理解的,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结构化具体的流程图或FLASH动画展现出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地球的结构时,学生虽然知道地球,但是对于地球的结构的划分很难有个具体点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地球结构化展开,一层一层地从表面的地壳、地幔最后到地核,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出地球内部的活动,并且通过具体的细化结构,让学生知道具体地球内部是啥样的构造,并且理解火山爆发的原理,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出在地球内部的物质与地球表面物质的交换过程。在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在模拟的过程中向学生提问一定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小学科学实验也成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对于控制力的意识不准确,因此有些比较危险的科学实验难以在实际的情况下做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将一些危险的难以在实际中做出来的实验用虚拟现实的功能展现给学生整个实验的细节,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小学的科学实验室,这是保护小学生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例如在转起电动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实际中的电路图,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模拟的接线,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判断学生接线的准确,从而判断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的科学课程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于世界探索,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新鲜事物,大量地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应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大量地扩充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并且主动去获取新鲜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通过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并且进行充分的筛选,将筛选的信息和教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同时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共享。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与利用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和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林红.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有效整合[J].青春岁月.2013(2)
[2]周争光.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研探索.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