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及培养措施研究

2015-08-15 00:53郭守文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素质教育素质

郭守文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促进学生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公民的法律素质是全民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法制社会得以良性运作的前提条件。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他们是天之骄子,是公民中的精英分子,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他们在社会公民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所以他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发展。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意识在整体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在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频率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增多。加强大学生法律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全面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任务刻不容缓。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 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重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对于法制社会的稳定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世界近代史用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往往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过程。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的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当代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后备军,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顶梁柱。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弱化,将会直接影响到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只有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才能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纪,才能对国家实行法制监督,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才能实现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

2.实现高校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强调德育是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明确地把法律素质教育作为现代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这就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学法、知法、守法,具备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才能满足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发展需要。高校的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法律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目标内容实施大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课堂的有利条件,不仅要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还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明确的政治方面,更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有些大学生因为缺少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以“私了”或者非法的犯罪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结果不但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合法维护,反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后,就能明白自身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法律义务与责任,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就可以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通过合法渠道去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从而降低他们在抵御社会不良现象时的犯罪几率。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相关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频率有所提高,占社会刑事犯罪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关于高校大学生犯罪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1965 年,大学生的刑事犯罪约占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生刑事犯罪几率明显上升,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2.5%;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率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性、爆发性、残酷性、智能性、无因性等特征发展,数据呈明显上升趋势。从整体分析,大学生犯罪类型比较集中,以财产型、伤害型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型智能化犯罪案件,其中以财产型和伤害型犯罪为主,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80%。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数据敲醒了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警钟,大学这一所“象牙塔”并不平静,现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现状堪忧。

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主观方向和客观方向进行分析。首先从主观方向来看,在我国当代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依旧是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在这一传统观念影响下,学生过度重视成绩而忽略了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最终由于没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而走向犯罪道路。同时,由于多数高校的法律课程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课程内容僵化,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很多不良现象得不到适时指导,当他们的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却欠缺法律知识指导时,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成为必然。从客观方向来看,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观念逐渐渗透,导致社会上或多或少弥漫着不良气息,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法律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抵御不良社会现象有着必不可缺的作用。但是,这并没有得到社会的真正重视,针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也往往止步于形式主义,并且现实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严重缺少大学文化精神的引领。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与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德育工作

要清晰地认识到德育工作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观念,而是适应社会活动、学习生活的社会规则及品质教育的行为规范教育。特别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把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范畴之内,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减少和预防因心理素质因素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模式,过于呆板单调,致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校应针对这一现状,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与社会接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增强抵御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2.创设情景,加强法律实践体验

创设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法律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法律知识。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效果远远胜过单调机械的理论说教课。在法律实践场景的创设中,不仅能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法律的存在,形成明确的法律意识,还能让他们在社会的是是非非中产生明确的是非观;更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犯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实践体验积累一定的法律经验基础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日后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法律基础。

3.以“依法治校”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渗透作用和感染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相反的,如果学生长期在缺少民主与法制精神氛围的校园下成长,他们的民主与法制观念也是相对落后的。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依法治校”为指导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管理,能让学校在进行校规校纪整顿时有法可依,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教育。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学术、科研、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对于法制社会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学会从法律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出发,研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渠道提出战略性建议,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1]张斌.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升的研究与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1.

[2]张子林.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探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9.

[3]张颢.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