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
(广州市天河中学)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并且分数有越来越重的趋势。2012 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翻译由原来的6 分提高到9分,2015 年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增加到10 分。因而,我们很有必要加强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文言翻译的技巧,以便更好地驾驭这种题型。“词依句来句依文,文言知识记心里,翻译方法须记好,步骤技巧要在意。”四句中包含翻译方法,本文不谈方法,只谈步骤技巧。
高考要求翻译的句子具备怎样的特点?选择含有关键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常见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固定格式)的句子。其中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因为它们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可作为评分的关键点。明确高考文言翻译的要求,积累了相关的文言知识,就能在具体的文言翻译过程中找到其关键点,能让翻译变得有侧重点,从而提高题目准确性。
“词依句来句依文”,这里强调的是翻译者必须认真阅读文本的重要性。因为,“判断任何一个词的含义或用法,都不能离开该词所处的句子的整体意思和语法结构的特点,否则就会因偏执一隅而顾此失彼、误入歧途。同理,判断一个句子的整体意思或表达作用,都离不开对该句所处的上下文的探究。因此,要做到基本读懂原文、原句,这样翻译才不会出错,才会较顺利地进行。考生千万不能因为阅读耗时或阅读困难,就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走捷径,在还没有阅读文本的情况之下,就根据题干直接进行翻译,致使翻译不能够顺利进行,以致译句与原句大相径庭,甚至闹出笑话。其实,高考所选的文言文及要求翻译的句子其难度都适中,考生如果能够下决心克服掉以上所述的不良心理和习惯,在翻译前首先将原文快速阅读一遍,做到略懂大意,其次针对题干要求,对原句所处的上下文进行较细致的阅读,并对原句进行仔细品读,做到从整体上基本能够把握原句的大致意思,那么,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一般都能够较顺利、较好地进行翻译。
如: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2012 年广东高考语文文言翻译试题)
译: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在上面试题中,“岁歉”“乐岁”“去”三个词分别都是翻译这句话的难点,且“去”的意思繁杂,它的义项包括:①离开;②过去的;③除掉,去掉;④距,距离;⑤前往,到,去;⑥舍弃,放弃;⑦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⑧去世。要准确地把句子翻译出来,就必须解决这三个难点,必须依据文意和句意。前文说道“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依据此句意思,不难解释“再捐”“备赈”的意思,再依据“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的句意关系,“岁歉备赈,乐岁再捐”中两个难点不难解决。虽然“去”的意思繁杂,它的义项也很多,但如能结合注释及“而”字前后“如社仓法”“去其弊”的语意关系,“去”这一难点也就攻破了。
如: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2013 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文言翻译试题)
译:谢丰、袁吉率领十多万军队进攻吴汉,派别的将领带着一万多人进攻刘尚,使他们不能互相救援。
在上面翻译题中,“将”“劫”两个词是这句话的难点所在,尤其是“劫”。要正确翻译出“劫”的意思,就得依赖前文“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等信息点。如果能够借助前文句子提供的语境意思,就不会翻译成“谢丰、袁吉率领十多万军队进攻吴汉,派别的将领带着一万多人劫持(阻击、拦截、截住)刘尚,使他们不能互相救援。”如果能够理解这句话“攻汉”“劫刘尚”的意思,就不会把“令不得相救“译成“命令不可以去救援”。由于构成原句的具体语境的这些话对“劫”和“令”的词义(或用法)的众多取向,必然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的制约作用,这样,就使重视阅读文本的考生对词义能够较顺利、较准确地做出正确选择,进而较好地进行翻译。
“可采点”圈画的依据就是重要的实词(即具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文言现象的词语)、高考18 个虚词和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评分中的“采分点”就是在这些“可采点”里头。能清楚地圈画出“可采点”,就基本上掌握了文言翻译的难点,从而为准确翻译句子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如: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2010 年广东高考文言翻译试题)
译: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可采点”有“今天”“授予”(实词古今异义现象),“以”(高考18 个虚词之一)及“以”后面的省略成分(文言特殊句式中的省略句)。得分点:“今天”“授予”,有古今异义现象,今义分别为“而今上天”和“授予我们”的意思,把单音节替换为双音节词;落实“以”后面的省略成分。“可采点”能够翻译准确,“得分点”肯定准确,句子的大意也就准确,句意分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
如: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2012 年广东高考翻译试题)
译:(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可采点”有省略句、“忠孝节烈”“励”“以”等。圈画“可采点”的依据分别是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重点虚词。“可采点”能够很好地圈画出来且翻译准确,“得分点”肯定准确,句子的大意也就准确,句意分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
把句子以词为单位切分,将词逐字落实到译句中,原句中的任何一个词在译句中一定要有所体现,有着落。不能随意增删,只有无意义的或者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可删去,省略成分需要补充增加。
如: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2010 年广东高考翻译试题)
译:皇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击)鼓呐喊(着)直接冲进宋忠的军阵。
翻译要译出词语、句式的特点。
如: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2012 年广东高考翻译试题)
译:(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风”,中风,名词活用做动词。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翻译过程结束后,需要花上一点点时间回头,检查译文是否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有无歪曲,有无遗漏,有无增译;表达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检查有无错别字。如果译句出现错别字,无疑会影响翻译的得分,尤其如果采分点上出现错别字,那一定会有损失。
如: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2013 届广东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翻译试题)
有的学生把句子翻译成“让鬲姓造反是守着的罪过,敢轻意冒犯进攻的人就地除斩。”整个翻译过程还算顺利准确,但就在快要把3 分收入囊中的时候,自己不够小心和细心,把“长”写成“着”、“轻易”写成“轻意”、“处斩”写成“除斩”,快把它抖落出来了。所以学会回头,懂得回头,把好翻译得高分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之,我们在积累文言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要通读全文,把握句子的大意,仔细研读句子的上下文,推敲句中词语的意思;其次,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圈画出“可采点”,以词为单位切分句子,按照对译的方法把词逐一译出来,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把它们连缀成句;最后,不要忘记回头检查。
[1]赵学海.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谈文言文教学[J].成功:教育版,2010(02).
[2]李坚.从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看文言文翻译的五大意识[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