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俊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
美术作为一种审美的学习,是对欣赏能力的锻炼,也是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成绩不应该有优劣之分,当然除了基本美术知识的考查之外。作为美术老师,应该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作为重任,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学到如何去欣赏美、创造美,爱上美术方能学会美术,爱上美术方能深入美术,爱上美术方能体验美术。
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可能本身就喜欢美术,而有的则是和美术相差千里。但是美是万千世界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在任何东西的细节之处都可以发现。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去挖掘和美术之间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体育,那么世界各地所设计的体育馆就是老师可以借助,用以表达美的事物,再比如对运动员、体育运动的美术刻画,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从体育上面过渡到美术教学上,并起到连锁和相互影响的作用;在比如音乐爱好,有很多作品也是在刻画听众的陶醉和演奏者的投入的,音乐之声也完全可以在美术中得以体现,用视觉去感受音乐的美好。通过这样个性化的美术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到世间的美都是相通的。而且学生从“陌生”的美术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更容易让学生爱上美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个性化的兴趣激发,要求老师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爱好,并做好几类群体的划分,在课堂上多准备几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元素,从而保证全体成员的兴趣都被老师调动起来,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共同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之间应该是相互沟通的。所以美术的课堂导入不一定非得就是美术,或者也不一定就局限在课本和教材上。老师可以采用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然后再调动热情,在调动积极性,最终学习的兴趣就得以激发了。趣味的课堂导入方法,老师可以采用音乐法,比如给学生听一段比较热情的音乐,然后让学生表达这种音乐应该用什么色彩来表示,再换成悲伤的,让他们继续考虑可用何种色彩。这样就将颜色的感觉给学生突出来了,能让学生了解到怎样的色彩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者老师也可以采用课外知识拓展的方法,给学生介绍一幅本节课教材上没有的相关画作,先吊足学生的胃口,然后再继续进行课程的讲解;还可以进行游戏教学,先让学生玩“色彩”的游戏,或者是作品内容和作者的相互问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保持这种学习热情,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多媒体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新招”,因为其丰富性、形象性和拓展性,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可以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在美术作品的表达上面就会更加有深度。一个美术家,其实不在意他创造了多少作品,而在于他欣赏了多少作品,从别人的作品中可以领悟到什么,起码初中美术教学是以此为目的的。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意识和感悟,直到自己也可以创造出美。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展示他的其他画作,还可以通过对他当时生活环境的再现,让学生了解他当时的心境,这样对画作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然后老师还可以拓展到同一时期的其他画家,总结一下他们当时创作的特点,就能总结出当时作品所共有的特征,这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历史很有价值。而多媒体的展示方法,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观看作品的数量,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美术视野,更能理解美术教材上的一些作品,对美术的感知也会深入一点。
美术也是一种对生活热爱的表达,能深入到生活中的美术才是最美的,也才更容易引起个人的思考和感悟。长期对着课本的美术教学,只能是临摹式的教学,而且也不会对新的当下的画作有所了解,很容易闭门造车,学到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而且,教材上的画作欣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利。所以可以采用室外美术的学习方法,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一些美术展览,看当下人的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的。在那种氛围中,学生看到很多人都去欣赏和热爱美术,就会觉得美术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会从心底中激发学习的欲望。或者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室外采风,让学生对着实物进行创作,大自然、穿梭的人群、独特的建筑等,都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也能让他们更有创作欲望,自然学习兴趣就会高涨。
总之,初中美术的教学不可局限于空间和时间,不能局限于单一方式,要开放教学思维,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给学生更加独特的美术感受,才能让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更高。
[1]陈庆军.设计艺术教育对培育创意型社会的价值[J].大众文艺,2008(11).
[2]刘媛洁.高等美术教育的传统审美意识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