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颖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丽日中学)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其渗透到语文这门学科中,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在今天看来意义巨大。
古典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也是与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指引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使其能够走进名家世界,让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培养开阔的胸怀,提升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产生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优势与特点,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和鉴赏,最终让学生汲取到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对学生人格精神的教育,这更是语文教师传承传统文化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所选取的篇目,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鉴赏,带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语文世界。学生在阅读和鉴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对方法、途径进行切实的指导。
传统的文化是现代文化之母,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因此诵读传统文化是传承我中华文明、感受文化精神、教育后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传统的诗文不仅包含了古人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这些经典著作,蕴含着古代圣贤为人处世的哲理和智慧,这些精髓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适宜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个性化的解读。此外,古人写文章讲求平仄、押韵、对偶等韵律之美,文章更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其中的形式美特别适合学生在诵读中领悟、感受。此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过程,可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反复诵读可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感悟中华文化精髓,对学生的心灵也是洗礼、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塑造纯美心灵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又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世界艺术殿堂的奇葩,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人非常重视书写,更重视书法本身的内涵,出现了诸如王羲之一样声名鹊起的书法大家。民间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但是在今天,无纸化办公时代的到来忽视汉字的书写地位。书写不仅越来越难看,越来越多的人已将汉字文化抛之脑后,也让不少喜爱书法的人扼腕叹息。因此,面对传统文化的尴尬现状,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历史和文化价值,正视其重要地位,以有一笔俊秀的汉字为骄傲,在书法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将其发扬光大。但通过课堂教学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具有局限,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启蒙、引导学生发现、辨认和评价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欣赏的同时,提升素养,让传统的文化渗透进学生生活,提高其文学审美情趣。
文化自古以来只有不断传承、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在外国人已经开始研究我们传统文化时,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要借助语文课堂的力量,肩负起责任,让传统文化深入我们的心灵。
于海波.小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J].观点,2013,12(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