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浅探

2015-08-15 00:53:42韦云霞
新课程(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预设过程能力

韦云霞

(广西宜州市一中)

一、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提出

实践与探索变革学习方式,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社会大环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多,更直接的提出应变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小环境上,学生能力的获得源于从小形成的习惯,成长过程的保持并加强,起决定作用的是家庭和学校。

作为全国最后进入课改的省区,广西的课改之路有许多可供参考和模仿的成功案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探索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二、小组合作学习案例研究

1.《卫风·氓》

多媒体投影展示了从诗歌的线索、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

由导入至此8 分钟,学生分组活动大约10 分钟,学生以小组代表口头展示合作成果。但是效果展示不如预想的好,学生发言不够主动,为赶完任务(这节课是2012 年语文年会公开展示课)出现老师代替学生发言的情况。

反思后,我认为造成任务完不成或完成的效果流于表面,有以下原因:

(1)问题多涉及的知识广易分散学生的精力;

(2)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力预估不够;主导课堂的力度,易受学生学习的效果影响。

2.《阿Q 正传》之综合分析

问题:(1)阿Q 的双重人格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小组1)

(2)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小组2)

(3)本文的写作有何特色?(小组3)

本节课的目的是看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安排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为10 分钟。小组合作中组员的参与度还是不够广,但相对以往传统课堂,这已经是大进步了。学生展示成果,刚开始由组长发言,大多数组长是硬着头皮上的,发言不积极,在老师做了动员后才有部分学生主动发言;后来发言的学生体现了我预设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总体而言,效果较为理想。

我觉得本节课大体上是成功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有以下方面:(1)预估好学生的状态;(2)设置学生只要有综合意识,合作汇总,用心书写就可以表达的可操作性强的问题;(3)在实际中并不是放任而是督导,让游离于课堂外的学生更少些。

不足方面:(1)学生合作探究意识还是不够,主动发言的少;(2)老师的主导作用易受学生实践的影响。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好“ 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活动进程。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成功,各自体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1)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为了让学生最大范围地小组探究实践,老师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即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参与是情感问题,有效参与是认知问题。两者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两个重要维度,积极参与侧重解决情感态度,也就是解决学生愿不愿意学习;而有效参与侧重解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是解决学生会不会学习。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 度”,在课堂上不能只有形式多样,更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创新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和合适的学习方法,也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求学生面对问题掌握方法。在这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有偏、跑、大、虚的表现时,主导者应及时纠正,把能力的方向把握在对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语言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中,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体验。

(3)教学中小组合作的“ 预设”与“ 生成”。

教学中,“ 预设”“ 生成”并存。“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的总体设计,同样有助于小组合作分工学习的参与面及效果;“ 生成”是动态的,它与学生的个人、小组的整体能力紧密相连,也是难以预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但“ 个性化阅读”并不意味着“ 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 你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生成”是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也和教师的文化底蕴、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对教材独到的处理,以及教学个性化密不可分。往往在课堂“ 对话”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景要教师的机智与调控,需要教师把握好“ 预设”,因为“ 预设”直接影响“ 生成”的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持续并有效执行的具体办法

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个形式,走走过场而已。以下几点或许可以作为我们攻玉的法门:

(1)为有效“ 预设”课堂,编制每个学习内容的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包含使用说明、学习目标、知识链接、问题设计、课堂检测、课反思、延伸阅读等几个环节;不能忽视的是:问题设计应有分层意识、文本针对意识、能力与情感意识。

(2)课堂安排。

①体现自主能力意图,不能侵占学生的时间。

②课前对预习内容的检查,检查要迅速、高效、面向全体学生。课的最后有巩固落实。

③课堂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安排学生展示时,其他同学要有事可做。

④在学生点评时,强调学生用心听讲、大胆质疑,用双色笔修改并形成习惯。

⑤重视即时性评价。

(3)培训学生

小组长的培训每周一次,让小组长成为老师思想的贯彻者,成为老师的帮手;对学生的培训也要成为常态化。训重点应放在讨论、展示、点评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四、小结

教学方式变革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对学生能力训练要求完成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应做到:以学生主体意识为核心,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完成自身的发展。此途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目的,需要通过每一节课的努力,由量变到质变。如果照搬现成的模式,恐怕会出现鞋子不合脚的情况。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我山之玉,但不能忘了孔圣人既要“ 有教无类”又要“ 因材施教”的教学智慧。

猜你喜欢
预设过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抄能力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