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六中学 刘剑颖
初中化学教学中酸碱盐的教学内容丰富,题型多样。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酸、碱、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笔者认为对酸碱盐的学习首先要注意两点:
1.重视基础。准确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明确辨析关于酸碱盐组成、性质的说法,对相关物质能进行分类。通过对典型的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及常见盐学习,对它们的化学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并培养对类似酸碱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是将酸碱的通性与物质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以达到灵活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注重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和应用。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不能发生。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及反应的基本规律仍是本章考试热点。
结合以上观点对酸碱盐的核心内容初中常见酸碱盐反应规律的掌握尤为重要,现讨论如下:
1.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
讨论:(1)反应物中金属单质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K、Ca、Na能参加这类反应,但不属于这种类型反应。
(3)盐必须可溶。
2.金属+酸=盐+氢气
讨论:(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2)酸通常指盐酸、稀硫酸。
(3)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他气体。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讨论:(1)常见的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
(2)酸可以是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4.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讨论:(1)初中范围非金属氧化物通常指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三氧化硫气体。
(2)碱指常见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
5.酸+碱=盐+水
讨论:(1)对于酸(盐酸、稀硫酸、稀硝酸)能与常见的所有碱发生反应。
(2)对于碱[KOH、NaOH 、Ca(OH)2、Ba(OH)2]都能与常见的酸反应。
6.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讨论:(1)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
(2)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3H2O)或难溶性盐。
例如有时生成气体(初中指铵盐发生反应生成的是氨气)、水和另一种盐。
7.酸+盐=另一酸+另一盐
讨论:(1)常见的碳酸盐都和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
(2)强酸与强酸盐通常不反应,如果反应必有沉淀。
(3)此反应中的盐是否可溶依情况而定。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物,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
8.盐+盐=另一盐+另一盐
讨论:(1)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
(2)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9.不同酸碱指示剂遇酸溶液变色、遇碱溶液变色、遇盐溶液依溶液的酸碱性情况而定(例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
10.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 CaO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金属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11.碱=氧化物+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总之,所有以上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必符合复分解定义,生成物具备三个条件之一(或三个条件中的两种以上),并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对生成物和反应物溶解性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