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荣
(嘉峪关市第六中学)
语文学科是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学好语文,对学习其他学科、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初一语文学段因其自身的衔接性显得尤为重要。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一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特殊的阶段:就个性心理而言,小学生对教师和家长依赖性较强,但是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心理上更为敏感、细腻。就学习思维而言,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识记与背诵,而中学语文教学更强调理解与认知,中学生的思维也由小学阶段的以形象思维为主发展为以逻辑思维为主。针对这一学段的教学,就必须把握学生心理和思维的规律,以此为基础调整自己的教学。
2.教学和教材的变化。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小学语文教学涉及字、词等基础知识多,偏重机械记忆;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深度较深,思维难度增强,侧重理解记忆。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上,中学语文学习相对小学而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安排;学习习惯也由小学时的被动型转变为中学的主动型。
1.就教师自身而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手段做好教学衔接工作。
首先,教师要对大纲和教材进行透彻的研究,一定要熟悉新课程标准,既要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也要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做到对课标中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异同和联系心中有数,对初一衔接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有整体宏观的认识。
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一新生的实际语文能力。初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小学,语文基础有一定的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初一新生的实际语文能力,才能在日后的教学中制订相应的目标。具体可采用摸底测试,如,词语听写、阅读检测以及片段写作等方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心中有数,才有助于教学实际。
最后,初一的语文教师要与小学语文教师多进行交流和沟通。由于初一的语文教学针对的是升入初中的小学学生,所以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对进行教学衔接也很有帮助,可采用听课、交流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沟通。
2.就学生而言,教师要针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点,顺应阶段教学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多了解初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和运用教学规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强调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1)指导学生学好教科书。学好教科书是学好语文最主要的一步。指导学生做好课文的预习、听课、复习,并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2)指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生活处处皆语文,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语文之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培养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习既要学习知识,更要训练思维,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最后,严格要求,形成良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技巧,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些学习方法,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把精力放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上,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由于初一学段所具有的衔接性的特点,初一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教师要重视初一语文的衔接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曹春娇.初一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04):36.
[2]王娜.如何处理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衔接”问题[J].教学实践,200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