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出版理念探究

2015-08-15 00:53王卫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出版物形式受众

王卫平

(中央民族大学 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81)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一)“新媒体”的界定

随着网络、手机、移动设备等新媒介的不断产生、更新和普及,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新媒体”和“新媒体时代”顺应潮流而生。但是,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什么是“新媒体时代”,业界和学界众说纷纭,给出了不同的界定,终未达成共识。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源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 mark)在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率先提出。之后,新媒体在美国广泛流行,并于不久扩散到全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新只是相对于旧而言;同时,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其次,新媒体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1]由此而言,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狭义而言,新媒体的概念可定义为: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的、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传播方式和交互传播的组织机构。[2]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新媒体时代应运而生。本文借用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厘清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也可以称为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新媒体必须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基础上的,而且发挥着传播媒介的功能。相对于图书、报纸、电视、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单一功能,它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它还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延展性和融合性等新的功能和特征。从受众层面来看,互联网用户,延伸到今天的无线移动用户,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受众不再单纯,而且也变得多面化。从影响面来看,新媒体已经跨越传统媒体的功能,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收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多层面、多渠道地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3]

新媒体的特征决定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传统的纸质媒介物印刷,变成了非物化的空间传播,抑或是在传统媒体技术上融合新技术,由线性编辑变为非线性的数字化编辑。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大致概括为:

第一,具有交互性和快速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都是相互的,而且最突出的特点是快速,甚至是即时性的,这与传统媒体时代具有很大的差别。第二,不具有物质形态。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间,可以是跨越时空的网络传播,不用具化为纸质出版物,在传播载体上不具有物化形态。第三,具有共享性和海量存储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不再仅仅局限于某种可见形式或某个相对固定的领域,而是共分共享,信息量强大,可以用很小的空间容纳和存储足够多的信息。第四,具有网络性、多媒体性与超文本性。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途径已不再是单纯的纸媒传播,而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络、多媒体,用超链接的方法,把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成网状文本,形成超文本的用户界面范式。第五,既具有个体性,又存在社群性。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信息传播主体的需求也越来越具有个性化。但同时,新媒体的介入,使得现实世界转入虚拟世界模式,公共信息的传播具有放大器的功能,互动模式和影响范围已经具有了跨越个体的社群性。

二、编辑出版理念

编辑的出版理念在出版物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常常反映了出版物的品种、形式,甚至直接反映了出版物的质量。可以说,出版理念是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的灵魂。那么,到底什么是出版理念呢?从字面意义上看,出版理念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是出版单位或出版工作者,在长期的出版活动中,于自觉不自觉中形成或遵循的价值规律,是出版工作者关于所从事的出版事业的一种价值目标判断和精神追求,也是出版工作者对出版活动及其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之间关系的认识。出版理念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首先,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或隐或现,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不同的出版单位或出版工作者都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依据自己掌握的出版资源,制定出自己的出书目标、范围和规格,逐渐形成自己的出版理念。不同的是,有的出版理念极其明显,而有的却还没有完全显现。但一种好的出版物,其出版理念是比较明确的。当然,出版理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员的更替等流动因素的影响,出版理念会不断更新。在不断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自身的各个方面得到成长和收获。

其次,它是出版工作者的精神追求,带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为谁出,出什么,怎样出,是出版工作者在出版活动开始前必须反复考虑的事情,而且在出版活动开始时已经有胸有成竹的答案。出版工作者的出版理念带有主观能动性,决定出版物的内容、形式、目标读者。

再次,它并非出版工作者的凭空想象,而是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相适应的。尽管出版理念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它也并非出版者漫无目的在头脑中的凭空想象。出版物最终得以出版,必然会受到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制约。出版工作者要分析和清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出版物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新媒体时代的出版理念

当前,社会处于新媒体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出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动态,适时调整出版理念。出版理念对出版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影响出版单位的出版物方向和出版物的价值品味。不同的出版单位具有不同的出版理念,但是正确的出版理念却具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站在时代发展前列,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力求精品、贴近读者,努力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出版理念要考虑到很多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读者对象(受众),出版内容与形式,作者人选等。

(一)读者对象

不论是什么出版物,最终面对的是读者,也就是出版物的受众。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渗透,出版行业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受众的需求和喜好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受众通过购买和阅读行为,选择性地消费出版物,最终将直接影响到出版物市场的生产和发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版物在面市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受众,也就是预想的读者。

首先,要确定读者或受众身份。新媒体的出现,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人们大部分阅读时间,使得读者的身份和角色也变得多元化。读者的身份或角色决定了对哪种出版物的需求或定位。例如,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教育程度,具有不同的阅读时长和不同的阅读时间,思考程度、阅读性质和阅读习惯也完全不同。所以,出版物一般要设定目标读者群。因为只有设定了目标读者群才会根据他们的需求设定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最大化地盈利。

其次,要探索读者或受众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读者群是一个庞杂的群体。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也是出版物内容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各种传媒充斥的今天,人们的阅读层面和阅读心理变得十分复杂。精彩纷呈的社会现象、变动的社会结构、躁动不安的心态、各种各样的压力,使得人们急需要找到一个释放的突破口,通过阅读以释放自己成为很多人的最终选择。出版者的理念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人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为读者奉上适合的精神读本。

再次,要明确阅读形式。阅读是一个个人化、个性化的行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阅读也受到外部世界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渗透。所以,读者的阅读形式也是各具特色。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阅读越来越向碎片化、快餐式阅读发展。对阅读形式的选择也开始多元化,是选择文本阅读还是线上阅读,完全由读者个人来决定。出版者在确定出版时,也应考虑读者的阅读形式。

(二)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

读者的身份和角色、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需求、读者的阅读形式决定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在确定了预想读者以后,出版者要考虑的是选择什么内容和什么形式的出版物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首先,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围绕读者的兴趣。读者的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些出版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们对某些出版物给予特别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可以说,读者的兴趣点即出版物的出发点。任何出版物的编辑都要了解读者的兴趣点。没有读者兴趣的出版物就不会是好的出版物,也不会有好的编辑效果和好的发展出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渗入,读者兴趣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而且读者的兴趣随着读者所处的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龄段,所拥有的不同社会属性,都会有很大区别。当然,掌握读者兴趣的规律也不是很难,只要认真研究和深入调查,任何读者的兴趣都是有脉可寻的。这就需要在确立出版的内容和形式时要掌握和研究读者或受众的兴趣。

其次,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要与社会现实相关。出版物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的这一特点决定它的现实针对性。我们的社会千变万化,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现今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要求有快节奏的阅读。人们可选择的阅读空间变大,阅读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但是,尽管如此,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与生活现实相联系。

再次,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发〔1983〕24号)明确指出,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都同出版工作密切相关。我们的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如何,直接反映并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出版物,不论其内容和形式如何,都得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价值观层面要引领主流,以确保其能久远流传,并且在更广大范围和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

(三)确定作者

对于优秀的出版物来说,作者尤为重要。如果拥有一流的选题,选择不到一流的作者,绝对不可以选择二流的作者来完成选题。因为表面看来,作者也许是孤独自立的,但是在文化名声上,却是再大的出版社也比不上一位杰出的作者,后者更具有号召力和作者队伍的向心力。出版物的目标读者、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一旦确定,就要选择合适的作者。在作者的选取上,也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身份,了解作者的教育背景、工作环境以及作者接触的人和事。作者的身份决定了他适合哪方面的出版物。例如,作者的教育背景不同,如果是学者,他接触的大多是学术和科研性的工作,而他接触的人也是同一类型的学者、研究者或学生。他可能更关注自己的本专业。如果是专业性强的出版物,可以选择专业学者。如果是专业从业者,那么他接触的人和事是不同层面的,有着比较广的范围,他的专长可能就是他所从事的行业。

其次,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写作风格将影响到出版物的寿命。出版者应该明白,做出版不是为了出版而出版,而是更需要关心和关注受众,出版物必须与受众心理相沟通。出版物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供人阅读和享受的。所以,作者要具备一种人文精神,在不违背出版物的价值取向、不误导读者的价值观等情况下,追求自己的风格,从而确定出版物的风格,使出版物在内容上取胜,在风格上创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出版主体日益多元化,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读者阅读需求日益个性化,作者也不单纯地把内容资源交给出版单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内容与数字内容并存,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行,给传统出版理念、出版格局和出版工作都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出版从业者,要认清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与时代接轨,更新出版理念,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展现出出版的新面貌。

[1] 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5):31-33.

[2] 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3.

[3] 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05):52-53.

猜你喜欢
出版物形式受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2017年出版物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