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悬念”与“节奏”彰显电视民生新闻的魅力

2015-08-15 00:53:15王季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黄人悬念消防员

王季红

(乌海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一、引言

近年来,电视媒体对大众取向揣测、迎合,逐渐泛娱乐化,电视剧化。新闻如果想在这样松弛娱乐的氛围中,占据一席之地,吸引关注,引起观众的思考,难度非常的大。其中,与时事新闻的聚焦性和重大性相比,民生新闻则更难以生存。

针对这样的形势,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取材、影片编辑等方面,做出了各种改变,很多新兴的电视民生新闻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检报告》《共同关注》,河北电视台的《今日资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等。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大卫视和地方电视台“遍地开花”,新鲜的叙事形式以及接地气的内容,在电视新闻界引起不小的反响。

我们可以说,电视民生新闻在至今二十年以来,不断的修缮自身,顽强地在泛娱乐的时代,生存成长。

二、什么是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以民生为叙事对象的新闻形式,与其他新闻类别不同,民生新闻从“民声、民意出发,讲老百姓关心的、好奇的、质疑的、身边的事。湖南经视的《经视新闻》是最早的电视民生新闻。其首次以人本视角,关注民生,通过对老百姓生活的深入调查报道,向政府或相关部门反映民生、民意、民惑。其真诚的新闻良知以及真实的新闻实质,给民众和政府从未有过的震撼。

三、民生新闻的叙事特色

电视民生新闻怎样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呢?在小说而言,叙事是根据作者思考和意图的需要,对情节、语言、结构等进行的创作和表达。就新闻而言,其叙事必然是以真实的生活逻辑为依托,不可随意虚构夸张。就此而言,民生新闻的叙事,就要在真实的生活逻辑之中,发挥语言和结构的灵活性,通过设置悬念,把握节奏等来吸引观众根据叙事逻辑逐渐深入,思考、疑问,并产生共鸣性反响。

我们的生活,虽可以平平淡淡,但在不经意间,便可惊心动魄。民生新闻叙事,需在生活逻辑中,将生活本身的戏剧性和平淡性交缠的丰富性传达出来。

在现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中,讲故事一般的情节引导,通过陌生化的叙事,来吸引观众跟进的形式逐渐并运用于节目中。例如,杭州电视台《阿六说新闻》,通过主持人阿六幽默如相声一般卖关子、抖包袱,设置悬念,把控节奏,让观众在谈笑间,不自觉专注于新闻内容,形式新奇且易于引起共鸣。

四、巧用悬念

如果想成为讲故事高手,必然需要会设置悬念。无论是一本书、一个电影及一个新闻,如果开头不够吸引人,就失败了一半。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量巨大,节奏很快的时代,如果开头没有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那基本就失去了这个观众。在安徽卫视《每日新闻报》一期中,开头主持人以“消防员大跳消防舞,超萌如小黄人一样”为导语。观众如果刚刚打开电视,看到定然会疑问,消防员如何像《神偷奶爸》中的小黄人,随之新闻开始,秦皇岛一群穿着消防队伍的消防员大跳消防舞,动作笨拙搞笑,的确如小黄人一般好玩。这是一个简短的民生新闻,其悬念设置和内容,戏剧性并不强,但其趣味性,以及消防员这一严肃的群体和小黄人之间的反差,形成一种独特的趣味,吸引观众看下去。就像生活本身,不经意间,便发现有趣的东西,给人以惊喜。

悬念的设置并不是随意和夸张的,其需要符合生活基本的逻辑,否则就沦为噱头,新闻真实的本质便失却了。例如,观看数非常高的《走进科学》,其中一期的电笔在触及墙壁是总是显示有电,经过一集的调查考证,最后的结论竟然是电笔坏了。这样悬念设置和结尾的无意义,会失去节目本身追求探索的精神实质,观众也有一种被愚弄的错觉。

设置悬念,导语要直接突出观众的兴奋点,将最有意思,反差最大,最为新奇的内容放置其中,就像一声无声的吆喝,直接将换台中的观众,吸引过来。同时记者要通过独特的调查跟进,将观点、立场传达出来,解答观众的疑问,传达与观众一样的老百姓的心声,最终完成新闻。再次,悬念要出现在关键点上,尽量放弃简介式的叙述,节目需要简要明确地告诉观众,有好玩或新奇的内容在随后出现。

五、巧用节奏

节奏是通过对各种表达元素合理的运用,产生的变化。观众在观看时,随着影像和语言的逐渐深入,而心里随之平缓或波动,随之愉悦、好奇。好的电视节目,必然在节奏上能够让观众松弛有度,一直抱有好奇,甚至在节目结束时,意犹未尽。

电视民生新闻在节奏运用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波动和诉求,并注重电视叙事的完整性。

就类别而言,节奏可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内部故事本身的节奏,电视民生新闻的节奏与小说类似,是故事内在的冲突和戏剧性。其二是电视手段的灵活性运用而引起的节目节奏的变化。可以通过故事本身戏剧性的张力给观众以波动起伏的心绪,又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如音乐、语言、影片剪辑等,构建复杂而丰富的视听关系,让观众的情绪或紧张,或松弛下来。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中,首先,语音如(配音、同期声)要尽量简短准确,避免繁复性的叙述。在文字方面尽量简洁准确。注重故事本身高潮和转折。可以辅以灵活的节目导视,给观众以休息和思考的时间。整体节目松弛有度,避免观众厌倦。

当今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地丰富其表达手段,通过悬念的设置和节奏的掌控,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有趣、接地气、高关注性及灵活性的风格,保持其在纷杂电视节目中的独特性。

[1]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华钢.“兴奋转移理论”与影视剧吸引力元素的构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53-54.

[3] 苏亚平.设问式的悬念——电视节目中的悬念及其表现手法[J].当代电视,2007(11):75-77.

[4] 孙晓静.试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故事化的表达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 明子丹.寻求新闻故事性与真实性的契合点[J].新闻知识,2007(2):36-38.

猜你喜欢
黄人悬念消防员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环球时报(2019-12-20)2019-12-20 05:13:15
可爱的小黄人
小小艺术家(2019年7期)2019-09-23 18:56:34
轮胎小黄人
当“闪电侠”遇上“小黄人”
小主人报(2016年1期)2016-12-01 06:23:02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小小消防员 第十二集
小黄人来啦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