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峰
(永靖县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永靖731600)
根据作者多年来的临床诊治经验,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涂片镜检、综合防治等多方面阐述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治过程。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高热、咳嗽和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其主要的临床特征。病源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3 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发病,病死率很高。2014年9 月,我在永靖县陈井镇一养殖户诊治了一起山羊暴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现将该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该 养 殖 户 共 饲 养 山 羊210 只,2014 年8 月,从外省调人公羊10只,山羊调回10几天后,开始陆续发病,刚开始由于发病数量少,该养殖户没有告诉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由自己到镇畜牧兽医站买药自己治疗,非但没有治愈,还引起其它公羊和本地山羊发病。该养殖户到永靖县畜牧局求助,要求派人进行诊疗。局领导立即派我和一位同事到该养殖户进行诊治。
我们到达该养殖户时,已死亡12 只,现存活208只,还有57只羊发病。我们对该群羊逐一进行了检查。其表现症状是:病羊高热,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 ℃,肺炎症状明显,呼吸困难,咳嗽,羊只精神沉郁,极度萎顿,食欲废绝,眼睛无神,眼睑肿胀,腰背拱起;有的咳嗽,并流浆液带血鼻液,黏附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部分羊口腔溃烂,口半张开,流泡沫样唾液,头颈伸直。大多数病羊出现胃肠炎症状,尾部被粪便严重污染,部分母羊流产。
病变主要在肺部、胸膜以及纵膈淋巴结。胸腔中有淡黄色液体,其中的纤维蛋白凝固形成凝块。胸膜增厚,变得粗糙,与心包膜、肋膜粘连。肺实质有肝变区,肝变区在肺脏表面,质地硬实,颜色呈红色或灰色,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肺气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有大量的白色泡沫样液体,腹腔内有腐败的臭味。心包积液,冠状沟水肿,心肌松弛、变软。
无菌取肺的肝变部位研磨和胸腔积液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细小的多形性菌体,革兰氏染色阴性。用吉姆萨氏染色法着色良好,在视野下可见0.3~0.5μm 细小、球形、杆状等各种形态的微生物。
根据羊群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羊和疑似病羊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将病死羊只无害化(焚烧深埋)处理,对羊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清扫,全面消毒。
对健康的羊群每年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免疫接种一次,免疫期为一年,注射后14日产生免疫力。
6.3.1 选用大环内脂类、广谱抗菌药、喹诺酮类、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先锋霉素、磺胺制剂等药物进行抗菌消炎治疗 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交替使用和较长时间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6.3.2 内服 氯化钙片1~5g、氨茶碱片0.2~0.4g或复方甘草合剂10~20mL进行止咳平喘。
6.3.3 对症治疗 对呼吸困难的,肌肉注射盐酸麻黄碱0.02~0.05g,心脏衰弱的静脉注射10%安纳咖0.5~2g,体温升高的肌肉注射安乃近注射液1~2g。
通过以上的治疗措施,用药后第一天羊群有4只死亡,第二天有3只死亡,第三天有1只死亡,第四天羊群无死亡现象,疫情得到控制,至今也没有再发生。
该养殖场由于引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潜伏期的养只,本地羊群没有按时搞好免疫接种,造成本地羊群大面积发病,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7.1 杜绝引进带病羊,确需引进时,要先了解所在地的疫情和养只免疫情况,进行严格检疫,隔离1个月以上,确定健康的方可引入,并且隔离饲养。引进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栏舍的消毒、备齐草料及常用药物,还要有专门的兽医技术人员驻场。
7.2 养殖场、户要按时做好羊群的疫苗接种、羊舍及周围环境消毒、定期驱虫、新生羊只及时补免等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有效防止该病的流行和传播。
7.3 做好病死羊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病死羊只不能乱扔、乱处理,要焚烧、深埋,并严格消毒,以防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使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