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林,剡根强
(1.新疆兵团九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额敏834601;2.石河子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是由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引起各种动物及人的一种皮肤传染病,曾称绵羊真菌性皮炎、疙瘩羊毛病、羊毒样腐蹄病、皮肤雨伤病,以头部、腹部和四肢皮肤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和红棕色痂块性皮疹为特征。
嗜皮菌属于嗜皮菌科(Dermatophilaceae)嗜皮菌属(Dermatophilus)的成员,菌体结构因培养基类型及培养时间不同而不同,有菌丝期和孢子期两个生长期,孢子具游动性有较强感染能力。菌体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无荚膜,呈长短不一的弯曲杆状、蝌蚪状等多种形态,有鞭毛,在新鲜培养基孢子运动性较强。间性厌氧,对温度、氧环境、氯化钠、酸碱度等理化因素有一定抵抗力,孢子抗干燥,在干燥病痂皮中可存活42个月。Martincz认为嗜皮菌在不同水质中比热带土壤中存活能力强。1%新洁尔灭10min可杀灭菌丝期的嗜皮菌;0.5%双链季铵盐、2%%来苏尔、2%苯酚、10%甲醛5 min即可杀灭本菌;0.25%硫酸铜可在20min杀灭菌丝期的嗜皮菌;0.5%硫酸铜10 min杀灭菌丝期的嗜皮菌;菌丝期的嗜皮菌对0.2%硫酸锌、0.5%硫酸锌、2%明矾具有耐受性。0.5%双链季铵盐、2%来苏尔、2%苯酚、10%甲醛5min即可杀灭孢子期嗜皮菌;孢子期嗜皮菌对1%新洁尔灭、2%来苏尔、0.2%硫酸锌、0.5%硫酸锌、0.25%~0.5%硫酸铜和2%~5%明矾具有耐受性;75%乙醇10 min杀灭嗜皮菌;60 ℃10 min杀嗜皮菌、80 ℃5 min、煮沸1min能杀死本菌。该菌对盐酸土霉素、硫酸链霉素、青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四环素、甲氧苄胺嘧啶、三甲氧卞二氨嘧啶、林肯霉素、枯草杆菌素、红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多粘菌素、恩诺沙星、新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菌素不敏感。
绵羊嗜皮菌病1915年首次在刚果发病牛身上分离到,嗜皮菌病在非洲十分普遍,目前已在许多国家发生且有逐步蔓延的趋势。我国在1969年首次在牦牛身上分离到嗜皮菌;1984年兰州兽医研究所对19个省的牛调查表明,嗜皮菌病在我国一些省区的牛群中有不同程度流行;2002年6 月,绵羊嗜皮菌病在新疆塔额垦区的山区牧场发生并首次报道;2007年,剡根强等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长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等研究,证明分离株为刚果嗜皮菌。人工感染羔羊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羊相同的症状并死亡,从人工感染死亡绵羊皮肤中再次获得同种细菌,在国内首先确诊了本病。之后在新疆、内蒙古等省区陆续有绵羊嗜皮菌病报道。由于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缺乏基本的认识与经验,绵羊嗜皮菌病的流行也呈现“疫情频次增多、疫点增多、治愈率低、致死率高、经济损失逐年加大”的特点。
本病可引起多种动物包括人的感染,绵羊和泌乳期圈养的奶牛尤其易感。丁国婵等就曾在疑似嗜皮菌感染的野生盘羊皮肤病料中分离到刚果嗜皮菌,山羊、骆驼、鹿和马属动物也可以感染,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幼畜致死率较高,品种与发病率有密切关系。
陶金林等认为,绵羊嗜皮菌疫情多发生在炎热的6~7月份,密闭圈养的绵羊、牛也可发生于寒冷的11~12 月份。该病与蚊蝇、体外寄生的蜱类活动、雨季、海拔高度以及圈舍闷热潮湿等因素正相关。
携带嗜皮菌的动物是本病传染源,蚊蝇蜱类的叮咬、雨水的冲刷以及开展防治工作时注射针头不更换不消毒均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与病畜直接或间接接触。
临床表现起初开始于被毛较少的部位如头部、腹底部及四肢皮肤。开始小面积充血,之后渗出和皮肤变硬,被毛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继而角质化形成红综色痂块,其后结痂。久之则痂皮脱落,凹型底部潮湿出血,干燥后皮肤形成瘢痕,色浅。本病预后与气候、品种、年龄等有关。潜伏期羔羊则为生后15d左右,成年羊1~1.5个月。
病羊消化系统病理变化尤其引人注目,表现为整个肺脏充血淤血,炎性变化十分明显。黄豆大小灰白色脓性坏死的病灶弥漫并凸起于肺脏表面,气管及支气管充满含血的泡沫样炎性渗出物,气管壁充血淤血,其他脏器剖检变化不大。
蚊蝇蜱类叮咬、带刺植物以及针具注射等损坏了牲畜体表皮肤,高温、雨水冲刷等因素增强了嗜皮菌菌丝、孢子机械性传播能力,孢子进入损伤的外皮并寄生在毛囊内,由于牲畜皮肤正常呼吸时产生的CO2在增强孢子趋化性同时,还有助于孢子发育生长出菌丝,更严重的侵害被毛毛囊,致使牲畜体内白细胞大量积聚于损伤处,进而化脓结痂。
起初开始于被毛较少的部位如头部、腹底部及四肢皮肤开始小面积充血,之后渗出和硬皮,被毛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继而角质化形成红综色痂块,其后结痂并从深部与表皮分离。久之则痂皮脱落凹样底部潮湿出血,干燥后皮肤形成瘢痕,色浅,依据这些特征性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5.1.1 直接镜检 取病畜体表皮肤疹块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圆形颗粒状菌体及部分分枝的菌丝,偶见孢子形态,革兰氏阳性,进一步荚膜染色镜检该菌无荚膜,电镜下可见鞭毛。
5.1.2 分离培养 取采集的典型皮肤疹块,病料匀浆处理参考Haalstra使用的方法,结合诱饵法(略有改良)将病料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10%CO2,37 ℃培养1周,将可疑菌落镜检,转接至新鲜血液琼脂平板进行纯培养,斜面保存。
5.1.3 生化特性 刚果嗜皮菌除在是否可利用麦芽糖、蔗糖发酵特性国内外学者有不同报道外,其他生化特性报道一致。即:葡萄糖、果糖、肌醇、木糖阳性;水杨苷、甘露醇、甘露糖、山梨醇、棉子糖、乳糖、半乳糖阴性;三糖铁试验、淀粉水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紫乳试验、酪蛋白水解试验、枸橼酸盐还原试验、触酶试验、脲酶试验阳性;MR 试验、VP 试验、H2S试验、吲哚试验、硝酸钾还原试验阴性。
实验室中应用ELISA、免疫扩散反应、凝集试验对本病诊断有一定特异性,但需要特殊实验室设备和专业人员,王静梅等建立的间接免疫酶标组织化学法可用于检测绵羊刚果嗜皮菌,且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韩文星等建立的PCR 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用于嗜皮菌病的快速诊断。
目前没有有效菌苗,陶金林等认为采取0.25%双链季铵盐和0.5%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洗浴羊只为主,结合购入畜隔离检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可很好的预防绵羊刚果嗜皮菌病。
对病畜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类药物。陶金林等认为积极实施局部处理结合全身治疗,抗过敏、抗菌消炎、制止渗出、提高抵抗力等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可使治愈率达到95.03%。
[1] 剡根强,张秀萍,王静梅,等.绵羊刚果嗜皮菌的分离鉴定及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29(6):332-335.
[2] 张秀萍,剡根强.刚果嗜皮菌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287(12):78-79.
[3] Martincz D,Prior P.Survival of 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 in tropical clay soils submitted to different water potentials[J].Vet microbiol,1991,29(2):135-145.
[4] 曹银莉,李新民,张红霞.几种消毒防腐剂对嗜皮菌体外杀灭效果的试验[J].新疆畜牧业,2007(2):19-20.
[5] 陶金林,陈明辉,张海涛,等.绵羊刚果嗜皮菌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4,40(6):50.
[6] 丁国婵,何传雨,王静梅,等.盘羊刚果嗜皮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4):191-193.
[7] 陶金林,张强强.塔额垦区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11):45-47.
[8] Morris A Gordon.The genus dermatophilus [J].Journal of Acteriology,1954,2(88):509-522.
[9] Ellis TM,Masters AM,Sutherland SS,et al.Variation in cultural,morphological,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infectivity of australian isolates of 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J].Vet Microbiol,1993,38(1-2):81-102.
[10] 王静梅,韩文星,齐亚银,等.绵羊嗜皮菌间接免疫酶标组织化学检测方法的建立[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307-309.
[11] 韩文星,陈玉,王静梅,等.绵羊刚果嗜皮菌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09,29(1):49-51.
[12] 陶金林,张海涛,刘文进.多起绵羊刚果嗜皮菌病的防治体会[J].畜牧与兽医,2013,45(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