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攀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教学辅导站,甘肃 武威733399)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通过备课等方式预设好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课堂体现的也是教师的观点理念,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填鸭式教学”。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冲破传统教学设计的瓶颈,设计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这样才能不断地产生新思路、新想法、新理念,才能不断丰富语文这一学科的内涵。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高分人才,而是技能人才、应用人才、综合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灵活学习,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跨学科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应该更加重视知识的扩展和应用,进行创新设计,兼容并蓄,富于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生处在从属地位,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许多学生由于学习效果不好厌学、弃学。没有差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兴趣,在教学中对于所谓的差生一棍子打死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设计时应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最终成才。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不是死板的如数学一般只有一个答案,而是多元的、丰富的,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更应该多元解读,在教学模式上机动灵活。以多元视角解读文章,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又可以优化学生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活跃度。这一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与文学的发展适应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的教学资源是无穷无尽的,一朵花,一棵树,都可以作为资源被我们学习、利用。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开发各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可以从学生、家长、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对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保证学习质量的情况下去阅读课外读物,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对家长,我们应该摆脱传统一张成绩单的沟通,可以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和学生一起互动学习或者观摩教学后给出建议,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统一,真正做到家校合一,齐头并管。对社会,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从人力资源来说,我们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和已经毕业的校友来我们的学校进行演讲,通过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物力资源来说,我们的城市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公园,去郊外,去德育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学会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同时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我们对教学模式创新,应当改变以往机械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虽然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但由于没有对于情感和价值观的交流和探讨,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知识。我们应该把握过程和方法,将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语文学习的目标,在课堂中,重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就是语文教学能够传达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工具性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即是“字、词、句、段、篇、章”和听、说、读、写这几种能力,二者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深入了解新课标中对于开放学习的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和目标。我们说的开放教学,不是盲目跟风的开放,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合乎情理和规律的开放,开放是追求多元化和综合目标实现的途径,最终目标是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承担者,我们进行创新型教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小学生都有创造、好奇的童心,他们对外来事物总是兴致勃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和学习新事物,同时,学生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学习各种知识会有所差异,有的可能学古诗比较快,有的则是作文写得比较好,我们不能因为差异就分出三六九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在课前,我们鼓励学生预习课文和查阅相关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在课堂上,综合学生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讲解,在课后,可以留给学生几个发散思维的题目,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归纳,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册,经过一段时间绘制图像表格,可以直观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从侧面观察创新教学的效果,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
我们生活的新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机会转瞬即逝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主题,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教育,而是对知识、情感、价值观多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紧跟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新事物、新理念,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孙彩敏,许军.论现代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J].测绘通报,2004(06).
[2]李杰.谈谈如何做好语文教学的工作[J].学周刊,2001(21).
[3]王瑞云.谈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艺术,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