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桥
(贵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18)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赋诗断章,余取所求”之风,摘取《诗经》中的诗句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诗作原来的旨意。孟子在《孟子·万章》中提出“以意逆志”的诗学阐释方法,希望能对当时这种主观臆断的解《诗》方法有所修正。历代学者围绕着“意”之为读者之意、作者之意、作品之意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融合了西方阐释学、接受学观念观照“以意逆志”,进行现代转换,形成了研究热潮。
孟子在与弟子讨论如何正确理解《诗》时,提出: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①
孟子认为咸丘蒙没有能正确理解《诗》义,咸丘蒙由“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的思想进而质疑《诗经·北山》,此诗言普天之下全是天子的臣民,是否舜的父亲也是舜的臣民?孟子认为咸丘蒙在理解这首诗时“断章取义”,只抓住诗句个别词语进行理解,忽略了对《北山》诗义的整体观照。孟子于是提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作为一种诗学阐释方法,后世学者围绕着对“意”、“志”、“逆”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意见。针对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中“意”的理解,第一种意见认为,孟子的“以意逆志”中的“意”应是“读者之意”,指说诗者的意,是诗歌接受者用自己的内心去迎合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汉·赵歧《孟子注疏》曰:“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②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曰“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③对孟子原话进行分析,“说诗者”一气贯下,在“以意逆志”中作主语承前省,也就理所当然是“说诗者”了。说读者以自己的体会认识,对作者的意旨进行探求。当代学者敏泽《中国文学理论史》承继此说。
第二种意见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应是“作者之意”,是作者的思想情志和创作意图。清·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曰“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则志古人之志,而意古人之意,故选诗中每以古意命题也。汉、宋诸儒以一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即以此诗论之,不得养父母,其志也;普天云云,文辞也。‘莫非王事,我独贤劳’,其意也。其辞有害,其意无害,故用此意以逆之,而得其志在养亲而已”。吴淇此处把“意”解释为古人之意,主张通过“志古人之志,意古人之意”,让“志”、“意”成为同义反复,即用古人的意旨去推测古人的创作意图。朱自清与李泽厚、刘刚纪赞同此说。
第三种意见认为,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意”应是“作品之意”,是篇章之义显示作者之志。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词,意内而言外也。有是意于内,因有是言于外,谓之词。……意者,文字之义也。言者,文字之声也。词者,文字形声之合也。……词者,意内而言外,从司言。此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积文字而为篇章,积词而为辞。孟子曰‘不以文害辞’,不以词害辞也”。“词”(即“文-辞”)是“意内而言外”,因此“文”有其意义,由“文”积成的“辞”也有其意义。这样,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应是,由文字之义组成篇章之义,由篇章之义显示作者之意旨。
除以上传统的解释外,蒋凡与顾易生认为“以意逆志”的“意”字一身兼三任,为作家之意、作品之意与读者之意的结合。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意思应为,在领会全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加上读者的切身体会,去探求作者的创作意图、兴趣倾向、思想怀抱。④这种阐释认为对诗作意义的理解一定要从读者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作者的意图旨意,与文本发生“视界”的融合,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诗义。
以上四种解释,结合孟子文论中的“故说诗者”四字来看,以“读者之意”更接近孟子“意”的本意,主张“读者之意”体现了孟子及其后学十分重视接受主体在文学阐释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但是,重视主体的积极参与并不能成为孟子及其后学做出超越作者原义与诗义进行过度阐释的依据。从孟子的角度来分析,接受者的主观体悟和求索要受到作者与文本的限制,阅读者需要有相对确定的目标,即“以意逆志”中的志,只有通过对“志”的正确把握与理解,才能达到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
与对“意”的多重理解相比,对“志”的解释多为“作者之志”,即作诗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怀抱。朱熹、朱自清等人都持此种观点。近年兴起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志”为作品之志,李泽厚、刘刚纪编著的《中国美学史》主张“志”是诗作客观具有的。
“以意逆志”的“逆”字,《说文解字》曰:“逆、迎也。”朱熹理解为“逆是前去追迎之意,盖是将自家意思去前面等候诗人之志来”。《周礼》郑玄注云“逆,犹钩考也”。周裕锴认为“迎取”讲求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接触,对文学作品真正的理解有待于“钩考”。
学者们在解释孟子“以意逆志”的阐释方式时,除了结合孟子自身的“知人论世”来理解,也融合了西方阐释学、接受学观念观照“以意逆志”,进行现代转换。
孟子在《孟子注疏·万章下》中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⑤认为在鉴赏批评作品时要与作者为友。王国维《玉谿生诗年谱会笺序》曰:“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也。”⑥通过知人尚友,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旨。
从孟子思想结构的整体来看,孟子“以意逆志”说《诗》,是对当时解《诗》用《诗》的时空隔绝和价值转换的有效应对,也是对儒学主题与儒学方法的坚守与开阔。与诸子不同的是,孔门儒学思想更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运用,时空隔绝与价值转换恰巧能够解决儒学面临的问题。孔子称“述而不作”,即不著书立说,而是从事归纳整理经典的工作,通过删《诗》定《春秋》阐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孔门儒学担负着对价值失落、超越时空隔离的重任,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说《诗》是儒家诗教的总结。更为重要的是,孟子“以意逆志”的解《诗》方法正好有效显示了他对儒学方法的开拓。
孟子的“以意逆志”解《诗》主要是讲求以心会心,凭借伦理认同的方式实现对《诗》内在精神世界的理解,进而重建《诗》的经典意义。在孟子文论的语境中,“意”与“志”等术语创建了孟子哲学思考的核心范畴。孟子“以意逆志”的现代转化,不仅只是从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时的语义变化,也是思维的变化与意义的变化。意志、意图等现代术语,以西方文论为建构背景,呈现出的是主观的世界,即是以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相区分为前提,是现代认识视野的意义表述。
在此种视野中,作为意图的“意”与“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孟子语境中的哲学视野以及思想内涵。心的存在特性往往能够决定心的途径,认为“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所求的应是本心之志,仁义之至,亦即四端之心的呈现。因而,孟子从《北山》的诗得到孝心,在《小牟》诗中得到的是亲亲之心。孟子“以意逆志”说《诗》,有效地解决了儒学的时空隔离问题。在即心言性的心学中,孟子提出以心会心的“以意逆志”诗学阐述方法,为解决儒学诗教奠定了方法基础,把诗教从外在的“王道之学”转向为内心的“内圣之学”,扩展了儒家诗教的局面。
现当代文艺理论家在探讨文学接受时,受到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影响甚大。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文中,把文学当作一种活动,认为此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⑦在“读者-作品-作者”三方面互动过程中,读者的经验、学识、经历,对文本的涵咏程度,对作者的理解程度成为“逆志”的条件,直接影响着对“志”的理解与把握。
从诠释的角度去理解思考,“以意逆志”是一种心与心互动的艺术。孟子的“以意逆志”诗学阐释方法追求的是用读者人格修养去深切感受作者的人格修养境界。作者的人格修养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需要读者参与之后才能呈现出来,这种参与强调的不只是对知识的捕捉,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从个体实践的角度去分析,“以意逆志”就成为人格修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学《诗》解《诗》的伦理认同,进而实现自我修身的提升。
作为文学阐释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追求恒定不变的作者本意,即以“作者之志”为唯一阐释目标。其积极作用修正“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是肯定了作者的主体地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感情。由“志”的客观性、社会性因素,提供了文本阐释的可操作具体途径。
“以意逆志”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此种诗学阐释方法往往忽视作为阐释对象的文学文本本身具有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形成阐释的单一化弊端。文本的多义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学反映的生活,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经过艺术化加工,使文学文本成为极具潜在意义的框架,接受者能够从心灵中映射出各自光芒。二是文学作品是作家能动地表现生活,作家自身主体的积极融入,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思想感情的载体。作家主观的繁杂思想感情通过文本表现出来,接受者对文本意义的把握往往留有广阔的审美空间。三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传达逻辑话语不能说清的抽象概念,极大地表达概念语言难以言说的复杂体验和感受,即艺术形象意蕴大于概念的内涵,即“形象大于思想”。文学作品具有的,使文学文本的意义带着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能够超越作者原本的意义。在我国传统以抒情见长的诗词里,尤为明显。
“以意逆志”的积极影响是接受主体能动参与作品创作,能够获得新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作品形象的补充、丰富及改造。读者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地对艺术形象进行拓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是对作品意义的增添与发现。诗歌、词曲等文学作品的意义一般隐藏在意象或者形象当中,很难用较为明确的语言或者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孟子“以意逆志”作为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阐释方法之一,梳理历代学者对“以意逆志”的内涵,挖掘古代文学遗产,以本土的思维方式,用能够理解的现代话语构建本民族的经典理论。在越加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环境中,孟子“以意逆志”主张强调的接受阐释者参与作品重构意义权利,积极倡导作者与读者“逆”的协调与互动,在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阐释中挖掘人与人之间的性灵感应,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
【注 释】
①《孟子注疏·万章上》,载《十三经注疏下》,第2735页。
②《论语注疏·万章上》,载《十三经注疏下》,第2735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④蒋凡,顾易生.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⑤《孟子注疏·万章上》,载《十三经注疏下》,第2738页。
⑥王国维.玉谿生诗年谱会笺序,载《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
⑦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2]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