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懋康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叙事常见于文学领域。叙事研究所涉及的修辞研究也很大程度上是对美学意味浓厚的文字进行的批评与分析,我们首先来品评经典叙事学的内涵。叙事学,也称为“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1969 年茨维坦·托多洛夫在《〈十日谈〉语法》一书中首次提出“叙事学”这一概念。之后的学者都沿用了这一提法。托多洛夫认为,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事的普遍结构。另一位学者热奈特认为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等。这是经典叙事学的两大代表理论观点。
那什么是“叙事”呢?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叙事学家基纳德认为,叙事是“对至少两个互不包含或互不暗含的、非同步发生的事件的表述。”其中,“事件”是关键,没有这个事件,就不会存在叙事。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是不同的,故事必须用话语来讲述,而是对事件的表述或话语性的再现,或者说是故事的媒体化、符号化的表述。叙事中的事件,通常是按时间顺序组织的,这种顺序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某种关联性或因果逻辑关系。有些事件虽然是关于统一主题,但因缺乏清晰的顺序,也不能构成叙事。叙事不仅涉及生活的真实故事,也涉及想象的故事,与虚构世界都有关(Fisher 1984:2)。修辞学者路卡特和康迪特认为,叙事代表了一种人类意识的实现媒介,“涵盖了几乎所有话语”[1]265。自从有了人就又了叙事,叙事与人的意识、思维分不开。邓志勇也指出叙事的普遍性是由叙事的功能决定的。[2]3
因此,在修辞视角下的“叙事”也就成了“有目的地讲故事”(Hart,1997)这里的“目的”不仅是针对修辞者而言的,也是针对受众而言的,目的就是修辞者的动机。柴改英、郦青(2012:8)指出,修辞者目的的实现最终由受众来成全,讲故事或者是用来修正受众的认知语境、建立某种价值观,或者是敦促读者改变态度,并采取某种行动。这种包含修辞动机的“讲故事”的行为和所有的修辞行为一样是符号运作的象征性行为,这种符号行动对那些生活其中、创造或诠释它们的人们具有意义。
亚里士多德把修辞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下寻求可能获得的劝说手段的功能”(1954:24),并把修辞学分为法学修辞、宣德修辞和议政修辞。因此,所谓“任何特定场合”,主要是指法庭、礼仪和议会这三种场合。修辞场合预示着特定的修辞情境。新修辞代表人物伯克认为,“修辞的基本功能是用话语在他人身上形成观点或诱发行动”修辞是根基于语言本身的一个基本功能之上,是用作为符号手段的语言在那些本性上的能对符号做出反应的动物身上的诱发合作”,并且“哪里有劝说,哪里就有修辞;哪里有意义,哪里就有劝说”(1950:172)。同时“人是讲故事的动物”这一关于人的本体论,首先来源于“人”和“生活”本身的戏剧性质。我们在生活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的行动,完成一定的社会功能,这本身就是一个叙事。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叙事模式,是由一个个的故事组成,我们生活在戏剧性的叙事中。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交流,就存在直接谈论或间接转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想象和规划将来发生的事情。而如何谈论,如何转述,因何而谈,有什么目的,则不可避免地要跟修辞有关。
“以叙事理性观点评估叙事的基本预设在于视叙事为一种推论过程、一种论辩方式,而这种推论不是建立在普遍性的实证逻辑的基础上,而是在历史文化脉络下,叙事被特定时空下的人们接受或不接受的理由的检测上。”(林静伶2003:102)叙事和其它所有的修辞行为一样,直接说服目的,叙事的修辞关心人如何透过故事达到说服的目的。按照古典修辞学的观点,修辞过程在于找到论据,打动观众,包括非艺术性论据和艺术性论据,并通过修辞三诉诸来实现讲故事的目的及修辞动机。也就是说,叙事修辞认为故事本身也是一种推论的过程。当说话人借叙事阐明观点或者说服受众时,叙述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性的推论。
到底是修辞的叙事还是叙事的修辞呢?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运用?这里我们说,无论是叙事还是修辞本质上都是对一种修辞情境的适切反应。修辞情境是修辞动机产生的场合,在这一状况下,情境的情急状态迫切的需要话语的反应以实现情境的要求,而如何进行反应则需要借助合理的修辞过程并结合有序的叙事逻辑从而产生适切的话语反应。这里的修辞情境是以比彻尔的理论为基础的一般意义上的话语场合。我们的重点在于情境要求话语反应,而这一反应必须要适切,既然修辞与叙事可以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情境的要求,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修辞与叙事的关系来看一下修辞与叙事如何结合并发挥作用。
亚里士多德强调“有机整体观念”的美学思想,主张艺术形式的结构严谨性和情节的完整性。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亚氏的观点,要求叙事要在同一天,同一场合,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也就是“三一律”。韦恩·布斯是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代表,在他的作品《小说修辞学》,他提出了“隐含的修辞者”、“可靠的叙述者”、“不可靠的叙事者”等概念性术语,由此可见,他强调“人”的因素,而不是“时间”、“地点”等。这也体现出,对于布斯来说修辞的三要素中“修辞者”“受众”更为重要,在话语的产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此外,布斯还认为,修辞并不是对一项纯理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和实践领域,也就是更重视对人们如何达到目的,或者为何没有达到目的的追寻和探讨中。那么,在叙事的应用以及叙事功能扩大化的问题上,布斯认为早起的叙事可靠性取决于作者本人,也即叙事是作者的操控。费舍尔的叙事观点提出,人本质上是说故事的动物,人决策与沟通的典型范式是“好理由”;好理由的产生与实践受到历史、文化、人物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叙事理性由叙事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忠实性决定;世界是由一连串的故事组成,我们选择故事并持续地再创造我们的生活。这四个方面的考量也必须要参照目标受众的因素。修辞视角下的叙事,叙事的实质内容是什么?叙事如何被呈现,以及透过故事意图传达什么的信息或提出怎样的主张?叙事如何才具有说服力?以及故事如何铺陈、展开?因此,叙事在修辞的影响下就不得不参考修辞者与受众的同一,并根据不同的情境要求作出合理的话语反应。
我们生活的社会,因财富、知识、权利、价值观等的不同,有各种等级,因而,话语发生作用的修辞情境也各不相同。修辞与叙事在本质上都是对话语产生的情境进行有效反应的策略。叙事不仅仅是叙事,更是意识形态,价值,态度,情感的表达方式。而修辞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叙事来实现话语的目的。叙事的修辞与修辞的叙事都是为了在修辞情境中使话语更加突出地实现作用于修辞情境的功能。
[1]Rowland,R.C.1987.Narrative Mode of Discourse or Paradigm[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vol.54:264-274.
[2]邓志勇.叙事修辞批评:理论、哲学假定和方法[J].当代修辞学,2012(3):68-76.
[3]阿伯特H.剑桥叙事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柴改英,郦青.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5]Aristotle.1954.Rhetoric[M].trans.by W.Rhys Roberts.New York:Random House.
[6]Bitzer,L.1968.The Rhetorical Situation[J].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1-14.
[7]Booth W.1961.The Rhetoric of Fi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Burke,K.1950.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Burke,K.1969.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Essays on Life,Literature,and Method[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0]Fisher,W.R.1985a.The Narrative Paradigm:an Elaboration[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52:347-367.
[11]Hart,R.P.&Suzanne,M.D.2004.Modern Rhetorical Criticism[M].3rd ed,Boston,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12]Prince,G.2008.Narrativehood,Narrativeness,Narrativity,Narratability[C]//TheorizingNarrativity,ed.John Pier&Joséngel Garcia Landa.Berlin:Walter de Gruy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