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雯
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着忽视学生作为有灵性“生命体”的内在需要,而将丰富其作文知识、提高其表达技巧作为重心的“静态写作”现状。悦其耳目、发起情思、体现人文价值的作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经由思索到实践,尝试建构一条从“悦”读到“悦”写的“动态写作”道路。
“悦”读,不仅是分配相应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还要引领他们自觉地、快乐地阅读。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都是重理轻文的,其学习的功利心相当明显。他们宁肯花大量时间解难题、梳理答题点,也不愿意读书,因为他们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且没有效率的事,无法与解答出难题的成就感相提并论。因此,从“悦”读到“悦”写,应当注意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其乐于阅读,乐于讨论,乐于写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反复诵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厌为喜,乐于深入思考。如在教授散文《父亲》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寻美、课上诵读、美文鉴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悦”读与“悦”写的勾连。在课前请学生寻找最喜欢的句段,做成语段卡片。在文本讲解中,对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组句段进行配乐范读、配乐个别读、小组推荐读、齐读等。让学生充分沉浸于课堂中,读他们爱读的文段,充分获得学习主体意识,激发其参与热情与成就感。课后,根据本篇美文特色,请学生完成对自己父亲的片段描写,力求表达真情实感。
有学生写道:“岁月带走了他曾经的张扬,只换来淡淡的纹路,还那样用力刻上他的脸。风啊,烈日啊,冰雨啊,不断侵袭着他,而他——我的父亲,在岁月里挺立成一座山。”实在是有思而得,有感而发。
对课文进行联系比较,常能引发多层面不同角度的思考,从而刺激学生更多地与文本对话,进行分享式表达,从中寻求答案。分享式表达即对某一话题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后交流分享。学生通过课堂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既有利于促进群体内较大范围的思想交流,增加各自的知识积累,拓宽阅读视野,又可以令原作者重温创作思想,出陈纳新。在这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易于形成独特、深刻的个人见解,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在认知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中,每个人的阅读经验和收益都会成几何级升值。我们倡导分享式交流表达,它在完善学生群体观点,将其引向深刻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与写作冲动,从而将“悦”读与“悦”写勾连在一起。
阅读是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因此,高中生阅读中,如果缺乏方法的指引,“一日看尽长安花”,“悦”读过了头,就只能头晕目眩了。
实践证明,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多半得力于课内外的阅读博览。因此,教师常常开出书单,推荐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动辄上百本放到学生面前。其实,语文是最能体现生命灵性的人文学科,《新课标》说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人情”等。由此看来,这张书单若能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内在需求,形成专题性,会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成阅读效果。
如将推荐书目分为生活智慧、自然审美、文化哲学等简单的专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大面积顺序阅读;在时间有限时选择某一专题多读、精读,或在每一专题中择一本泛读。如此,阅读的广泛性与专题性达成和谐,学生也在知识积累与情感需求上获得了满足。
学生在阅读时,对每篇文章的感受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调动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推荐阅读之外指导其进行感悟评点与素材归档。评点,首先要养成带笔读书的习惯。带笔读书,勾画圈点,每个符号分别代表不同意义,提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评价,促进思维有效参与。其次是反复思考,对素材形成局部或整体的感悟判断,而后自然而然地运笔成文,形成读书笔记。
对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一本自己的素材宝典,感悟评点寻获的素材,并标注自己理解的关注点,形成自己的专题。如一学生阅读《时代的萤火虫》,她的关注点是“小人物也能点亮世界”,因此将这则素材与《品质》放在同一专题中。
周国平曾提到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他将其解读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这恰恰说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转变将学生当做写作客体的“静态写作”模式,从课堂内外激发阅读热情,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观察感受生活,发现表达美,从而悦于读,乐于思,善于写,形成从“悦”读到“悦”写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