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情节和主题解读

2015-08-15 00:51李俊峰
语文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小说

李俊峰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必修五小说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通过预习,学生不难把握情节脉络,即别里科夫“套中人”的全方位介绍以及骑自行车事件、漫画事件、恋爱事件和最后的死亡,简洁明了。而学生也很容易受课文注解的影响,得出文章抨击沙皇黑暗统治的主题。

但是,学生对于小说情节的安排以及揭示的主题有没有疑问的地方呢?有没有需要教师“拨云见日”之处呢?有没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呢?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于情节安排的矛盾性的质疑渐渐浮出水面:“这样封闭保守、时时谨慎、处处疑心的别里科夫怎么会谈恋爱呢?活泼开朗、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华连卡怎么可能喜欢上可怕可恶的别里科夫呢?怎么可能?怎么可以?”学生的思维逐步开放,课堂的深度与生成性也就不断衍生。那么,作为语文教师为何不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发问”,作出一番有意义的文本解读呢?

恋爱情节的设置看似不合情也不合理,是相当矛盾的。如果只是让别里科夫停留在日常的生活中,他那如一滩死水般的生活到底是稳定的,平静到没有什么故事。没有矛盾,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那么别里科夫形象的特殊性着实有限。所有小说家都深谙:只有把人物推向非常规的情境,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他最深沉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设置“恋爱”这一矛盾点,才能把别里科夫这个谨慎、保守、胆小、奴性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地体现出来。“别里科夫谈恋爱,还差点结婚了”,应该是不大一样的。而拥有生活常识的读者大致都能体会,恋爱中的人们,往往是最温柔、最宽容、最没有戒备、最放松的。大概似乎也只能,凭借“爱”的力量才能把“套子”撕扯开来,让别里科夫活得像个人,而不是鹰犬或黑色有害物。

人的情感世界的深层探测是沿着因果性的逻辑线索进行的。如果没有“恋爱”,没有“华连卡”,没有“科瓦连科”,怎么会有后来充满戏剧性的“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滚楼梯事件”呢?故事的情节通过“恋爱”突转了,偶然性的事件成了诱发连锁反应的关键一环。别里科夫的这场无果的恋爱悲喜剧亦可谓是他在探寻生活的可能性,更准确地讲,就是契诃夫让他进入此境地,这不能不说是他的胆略和匠心所在了。构成情节,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制造一系列的偶然性,而每一次的偶然,又有着某种必然性。而巧合本身就是偶然,别里科夫的性格驱使着他的恋爱必然走向幻灭。所以,别里科夫最终在他所痴迷的“套子”里埋葬了自己。

情节,是小说极为重要的要素。它的终极目的是为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表现社会生活的。别里科夫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了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生出了“乱子”,因为恋爱生出的“乱子”。契科夫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以冷峻的眼光解剖了别里科夫,而且还用“显微镜”放大了他的种种“格格不入”,深刻地讽刺了保守顽固、恐惧进步、奴性十足的小人物,无情地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民众的专制。对于这样偏向政治化的主题思想,大部分学生是不难得出的,因为他们手上的写作背景资料无不指向“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恐怖和黑暗,批判了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反动势力,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但是,真的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吗?

作为一个本可以正常恋爱结婚的男人,别里科夫已经完全被体制化了,作为专制政府的卫道士,无时无刻不在极力地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就连“恋爱”都无法使他脱去制度为他披盖的外衣,说明这套子已经镶嵌进了骨肉,成为了永远都打开不了的枷锁。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分界线。但是,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已经不会爱了,不敢爱了,不能爱了。即使他活着,何尝不是一具行尸走肉?当爱和制度比拼的时候,方能见出制度的“吃人”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别里科夫的悲剧,何尝不是社会的大悲哀、制度的大悲哀、人性的大悲哀。揭示主题,是一件十分理性的事情。如果师生只是停留在“揭露制度的罪恶”的层次,实则是在以贴标签的方式来代替对文本人物的到位解读,而标签的意义就在于屏蔽而不是展开思考。模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易于枯萎。

小说教学,情节和主题是主轴,而小说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这是众所周知的理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想当然”地概述了情节,再“想当然”地总结了主题。其实,从情节到主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要有足够的鉴赏文本的眼光和耐心,才能使之一以贯之。所以说,课堂的有效性最关键的是摒弃“想当然”的思维怠惰,让分析的过程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拨云见日”。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小说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野猪套
套子
相约二十年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