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融入记忆性作文

2015-08-15 00:50:27何慧
语文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枣核特写突破口

○何慧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浙江 台州 317000)

一、导入

例文一:

《童年的小摇车》

(播放歌曲,幻灯片展示歌词)

师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生答:童年的小摇车、母亲的爱、童年的记忆,等等。(有的学生理解深入些说到了母爱、童年回忆啊之类的。)

师问:你觉得它唱小摇车是为了表达什么呢?

生答:表达母爱。

师问:童年时间跨度那么长,范围那么大,事物那么多,为什么作者选择的是小摇车?

生答:有深刻记忆,有浓重的情感,有个人的独特感受。

师问:那么大家觉得选小摇车这个角度好吗?为什么呢?

生答:好,角度小、单一、具体。(它是一个具体的物象)

师板书:童年的母爱——小摇车

例文二:

师:下面咱们再来看一篇萧乾的《枣核》(事先发于学生预习,设置两个预习问题:1.为什么要我带的枣核而不是别的东西?2.文章想通过枣核表达什么?)

师问: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现在咱们来讨论讨论那两个问题好吧?

师问1:为什么要我带的枣核而不是别的东西?

生答:因为作者“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里的那棵枣树”,那是家乡的味道,能寄托作者的情感,记忆深刻。(等等)

师问2:那么文章想通过枣核表达什么?

生答:对故乡的深情、思念。等等(游子的乡愁)

(板书)游子的乡愁——枣核

二、寻找写作突破口

师:从上面的两篇文章对比,我们知道写作要找到写作突破口,那就是:寻找到事件或人物的情感焦点。

(板书:写作突破口:寻找事件或人物的情感焦点)

师问:那咱们就来体会下如何寻找写作的突破口。如朱自清的《背影》,当时人们都习惯于通过写眼神之类的来写人物,但朱自清这篇文章它的突破口是什么?

生答:朱自清是对父亲的背影特别有感触,于是打破常规,选择了背影这个突破口来写。

师问:又如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作者的情感焦点是什么呢?

生答:是老王的悲惨和善良。

师问:那么咱们学过的鲁迅的《风筝》,它的情感焦点又是什么呢?

生答:是“我”扼杀了小弟弟对风筝的乐趣,一直愧疚,而他直至长大对此事都是麻木的。

小结:当一篇文章的情感焦点处于非常突出地位的时候,作者甚至会以这个情感焦点来给文章命名,可见它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所以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突破口,都需要找到事件或者人物的情感突破口。

师:那么咱们就要来说说如何把事件或人物的情感焦点写生动。

三、如何突出文章的情感焦点

师: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场晚会,那么情感焦点就是晚会里最闪亮的表演,要让它发光发亮,去触动读者的心灵。那么该如何做呢?

生答:聚光灯啊,音乐啊等等的方法。

师:是的,咱们可以尝试类似的方法来写作。

1.结合各种描写,放大特写这一情感焦点片段。

师问:如朱自清《背影》,作者特写是哪个背影?为什么?

生答:因为这个买橘子的背影最为感人,也是全文的情感焦点。

分析:《背影》买橘子的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问:作者是如何特写这个背影的?

生答: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来特写这个背影。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特写了哪个片段?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生答:特写了每一步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如:鲁迅的《风筝》撕风筝的片段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生答:特写了动作,以及我和弟弟的表现进行对比。

(板书)第一种方法:把情感焦点放在舞台最闪耀的地方,让聚光灯聚焦在它身上。(聚焦特写法)

2.反复强调、深化这一情感焦点,让它成为线索,出现在文章不同角落,贯穿全文。

师问:如李森祥的《台阶》,它的情感焦点如何突出?生答:全篇围绕台阶来写,以台阶为线索。

师问:如朱自清的《背影》,背影出现了多少次?

生答:四次,背影也成为文章线索。

(板书)第二种方法:让它多次巧妙地出现,让人们记忆犹新。(线索法)

3.用蓄势来烘托情感焦点,让它成为文章高潮。

师问:如《口技》,作者的情感焦点是什么?

生答:(表现技艺高超)。

师问:那么最能体现技艺高超的是哪个部分?

生答:高潮是深夜救火,最后一部分。

师问:那么文章之前是如何蓄势。换一种简单的表达:就像水库放水前要存水,作者如何存水呢?

生答:前面写了“一家四口由睡到醒又由醒到睡”,为下文蓄势,最后在救火的时候达到高潮。

师问:如小思的《蝉》,作者的情感焦点又是什么呢?

生答:对蝉的赞美和佩服。

师问:前面如何蓄势?

生答:前面是无比讨厌,直到知道蝉的真相,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师:是的,最强烈的情感总是在最后才表露出来,就像最精彩的表演总是在最后才闪亮登场。

(板书)第三种方法:最好的节目总是压轴的,最后让它闪亮登场。(蓄势烘托法)

四、总 结

板书归总:

将情感融入记忆性作文

童年的母爱——小摇车

游子的乡愁——枣核

写作突破口:寻找事件或人物的情感焦点

寻找情感焦点具体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情感焦点放在舞台最闪耀的地方,让聚光灯聚焦在它身上。(聚焦特写法)

第二种方法:让它多次巧妙地出现,让人们记忆犹新。(线索法)

第三种方法:最好的节目总是压轴的,最后让它闪亮登场。(蓄势烘托法)

师:大家看到上面的板书,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左列“童年的母爱”和“游子的乡愁”都是抽象的,而右列的“小摇车”、“枣核”都是具体的物象。所以咱们要寻找的情感焦点应该是“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事件”、“具体的情节”、“具体的人物”等等上面,通过物象表现抽象的情感。

五、作文练习

写一写你的记忆里的事情或者物件,可以是某个时间段的,也可以是关于某个人物的,也可以是关于某个事件的。

要求:

1.文章有情感的焦点。

2.情感焦点必须是“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事件”、“具体的情节”或“具体的人物”等。通过“具体”体现“抽象”的情感。

3.结合本课学习的三种方法,可自由选择。

猜你喜欢
枣核特写突破口
从特写到长镜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10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5:50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36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特写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2:59
透明帽在老年人食管枣核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寻找突破口巧解算式谜
读写算(中)(2016年9期)2016-02-27 08:47:41
反腐败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老鼠们的枣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