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君 陈立新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错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不好的,不对的”东西极力加以避免。老师们更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下顺理成章养成了“有错必纠”、“错纠必改”的习惯[1],久而久之,学生也就默认了犯错误是件坏事情。他们觉得犯错误是件很丢面子的事。所以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他们宁愿缄口不言也不愿意犯错误。口语课演变成“听力课”,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学生就是观望不动。这样的口语教学走进“死胡同”,甚至会事倍功半,无果而终。
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这种状况要得到改观,主要还是得依赖广大英语教师,特别是口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口语课上精心的设计和引导。
英语口语表达最基本的原则是流畅性原则。也就是说当语言交流不影响双方的理解时,对话双方大可不必拘泥于表达所用的词藻、语法,甚至是“误用”、“错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错用或误用其实就是语言技能获得提升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错误才说明语言学习在不断进行,学生知道了不足和错误,才会纠正和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
当然,口语教学中“容忍”错误并不等于要忽略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所有错误。相反,有些时候纠正这些错误不但必要,而且必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英语,提高外语能力。无论哪种指导都应以积极引导为出发点,要以鼓励学生学习为前提,应当避免让学生因错而生的“罪错感”。他们很在意公众场合下师长或是同伴们的评价以及施评方式,在乎展示自己的机会的获得和尽心展示的结果,他们也在意成功的体验和竭力避免被嘲笑的尴尬[2]。教师最好先肯定学生的努力和热情,这样即使接下来要纠错也让学生心理上有些平衡。学生和老师都不可把纠错当成是批评的借口或是惩罚的把柄。相反,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后师生只会把它当成是激励斗志,鼓励参与和合作提高的一种手段。如果纠错不会影响到面子和参与热情,学习者的表达没有任何顾虑,自我展示还会赢得教师和同辈的欣赏和褒奖,越来越多同学就会自然地参与进来,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3]。
口语教学中常见的纠错方法有下面几种:
延迟矫正,即口语教学中,教师根据错误性质觉得需要进行纠正,但会等到学生的口语发言结束后再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
1.能够有效防止打断学生的发言,影响其思路的连贯,甚至放弃表达。这么做还可以不因为一个人的错误影响到其他同学,锻炼同学们的听力。
2.多次打断学生会使学生产生“被操纵”感从而产生“不悦”,从而影响进一步的表达和参与热情。其他同学也会产生注意力分散、因思路被打断而放弃听讲或是认为学生讲的东西不太重要而完全放弃参与。
3.如果大家不再听下去,口语课中的下一步“交际”目的将无法实现,口语课便会变味或是老师“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口语课兴趣全无,更不要说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了。
延迟纠错正是顺应了口语教学的这种特殊要求,确保口语交际功能的实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口语学习实践,从而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对口语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顾名思义,自我纠错就是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产生错误后,由学生自己去纠正。这种方法的好处显而易见:
1.因为错误牵涉到面子问题,所以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学生,习惯将自己的“错误”暂时搁置,或是稍后补救,而不是由其他人当面立即指出或“帮助”改正。这对习惯“错误羞耻观”的中国学生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2.“万事得来终觉浅,事欲深知必躬行”。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而且应该被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错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容易形成记忆。这种方式纠错的另一个优点是学生自己实现从误到正的升华本身就是对学习者的一种鼓励,是成功感驱动下的“积极实践”,是语言学习中理想的境界。
自我纠错的实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自我纠错基于学生自己的发现和改正,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可能不一定会很容易达成。因此有时候这种纠错会导致学生漫无边际的猜测和毫无意义的等待,也会影响口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和热烈气氛。口语教学中它一般用来解决简单一些的“误用”。
2.自我纠错模式下教师的作用要严格局限于提供“暗示”而非“解铃声”。教师可以通过质疑式的表情、点头或是摇头、故意拖延的语气或是停顿、自言自语、声调的高低变化等暗示学生问题的出现以及学生答案的正误,让他们自己去反思、发现、完善自己的表达。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师生间的默契和合作应该在预料之中,这当然也会促进口语教学的良性循环和不断深入。
同伴纠错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在表达错误的学生自己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的情况下,教师让其他同学帮他/她发现错误实现纠错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这种纠错后的正确结果往往要全班,尤其是该同学进行重复,巩固。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
1.通过对正确答案的重复和巩固,学生对正确答案的理解得到了强化,提高了口语教学效果。
2.学生间的学习合作强化了团队精神,使学生集体参与的热情得到了体现,也为口语课交际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必要前提。
3.学生合作寻求正确结果的过程会对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良好作用。还可以促进其他活动和学习实践的实施和开展。
4.同伴纠错还可以给老师一个清晰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而不是个别学生学习现状的好机会。
成功的同伴纠错离不开以下一些条件:
1.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和驾驭课堂,避免反应快、爱表现的同学每次都“抢答”,要把机会平均分配给其他同学,要调动更多的人参与教学,更要教会学生互相尊重,要学会倾听。
2.同伴纠错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纠错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应该动员学生先尝试延迟纠错、然后是自我纠错、最后才是同伴纠错,因为这种方式在操作上会有些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学生间有争议的答案时更要谨慎。要尽量避免学生间“对人”不“对事”的不正确做法,还要从保护“错误学生”的角度出发避免学生间过于直白的“对错”判断,鼓励学生分析别人答案中的有益成分,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
教师纠错指的是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觉得有错误需要纠正,而上述的方法又不能达到效果或是无法操作时,由教师完成纠错的任务。
此时,教师要牢记:
1.教师纠正并不意味着教师立即纠正该纠正的错误。只有在上述方法不可为或是无效的情况下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2.教师一旦提出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学生就没有机会再讨论,交流了,教师一定要让“错误”学生乃至全班学生重复、巩固答案。
纠正后重复说的是教师觉得全班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不够到位,特地把这一错误拿出来加以特别讲解或是直接给出答案,教师也可以用其他方式重新呈现这一问题,通过反复加深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1.教师此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要以讲解过多地占用口语课教学的时间,将口语课上成语法课。
2.教师要在方法引导上下功夫,尽量避免答案的千篇一律,让学生有思想的空间远比僵硬的规定有意义。
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显得举步维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因地、因人精心组织,因材、因势用心引导,目的在于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保证口语教学的实效。对于学生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错误要多些宽容,即使是有些问题确实需要“手术”,教师也要从保护学生的口语表达积极性出发,反之,教师的这份“热心”和“责任心”往往会因为“毁”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信力显得不合时宜。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2]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变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顾曰国.英语教学法(I)[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