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芳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语用学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语言学家们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并提出了新的语言学理论,这一切为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1999年,时任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的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运用“顺应性理论”阐述了语用的问题。[1]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由交际参与者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这些参与者们之所以能够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正是由于语言所具有的三个特征,即:语言的变异性、语言的商讨性和语言的适应性。所谓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本身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这种可能限定了选择的范围;商讨性则指语言的所有选择并非机械地按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依据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完成的;最后,适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够在语言变异性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灵活地进行变通,以满足交际需要的这种特性。目前,顺应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语码转化、跨文化交际以及翻译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拟从顺应论的角度诠释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译。
一般认为,从定语从句与其所修饰词(即先行词)在逻辑关系的紧密程度来看,英文的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实际上,从其功能来看,仍有部分定语从句具有某种状语的功能;而且由于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的逻辑关系较为紧密,若从句句子结构较简单,通常将定语从句处理成汉语前置定语“……的”;而当限制性定语从句较长、较复杂时,便会将原文的定语从句处理为汉语的并列分句。[2][3]虽然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的逻辑关系相对较弱,但从实际翻译实践的处理方法上来看,却也与限制性从句的处理大有共同之处。以上这些对定语从句的学习和理解固然有很大的帮助,但大多是方法介绍性,至于这些处理方法和技巧和原文译文之间有何种必然联系,或者说为什么能够这样翻译,或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却鲜有论述。下文将结合英汉定语的特点,诠释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译。
从英汉两种语言定语的构成来看,英语的前置定语主要由形容词性短语、名词、以及代词等;而汉语除了副词以外,只要能够语义通顺、逻辑合理,任何实词或短语均可以充当定语。如:
崭新的鞋子。 形容词
故事的结尾很有趣。 名词
拍摄的角度至关重要。 动词
收房的日子终于到了。 动宾短语
这就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啊! 主谓短语
他们想了解一些关于那个新产品的信息。 介词短语
以上各例中,各例中的定语均含有助词“的”,因而,“的”通常被视为汉语定语的标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汉语的定语必须要包含有结构助词“的”,如:“一本新书”)。同时,应该注意到:不论中心词前面的定语是单词或是短语,其长度均较短,另一方面,虽有像主谓短语、介词短语等短语结构充当前置定语,但句子本身仍然较为通顺规范。正因如此,当英语的定语从句结构紧凑时,往往被处理成汉语的“……的”结构,而这正是顺应了汉语可以由短语结构充当前置定语的语法现象。如:
(1)The stone marks the spot where the treaty was signed.
这块石头记录着签订条约的地方。
(2)The war,which had gone on for more than ten years,was finally over.
那场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3) The soldier,who went through endless fierce battles,has just returned from the front.
那位经历了无数次激烈战斗的战士刚从前线回来。
上述例中,有限制性定语从句,也有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均被翻译成汉语的前置定语。实际上,这些译文在目的语中仍然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由此可以推断,仅仅从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的语义紧密程度来决定定语从句的处理方法应该是不够的。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交流过程,其中必然涉及到很多因素:如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有的个体习惯使用简单句,逐步地交代信息;还有的个体偏好长句复杂句,囊括众多信息;又如语言使用者的交际意图,毫无疑问,不同的语言结构可以传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从而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上述例(3)虽然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且从句相对较长,但若处理成“那位战士从前线回来了,他经历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虽然句意基本清楚,但句子却显得过于平实,表达效果较弱,因而,相比之下,例(3)处理为前置定语却更为合适。
现代汉语的实际语言运用中,虽然多是前置定语,但有时为了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也会出现汉语定语后置的现象,即后置定语。如: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汉语的后置定语具备以下特征: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需用逗号与中心词隔开;再次,从语义功能来看,后置定语更多的是描述或判断,而不再是修饰限定。事实上,英语定语从句(不论是限制性的亦或非限制性的)翻译成汉语的并列分句时多是描述或补充额外信息,而不再是修饰限定。例如:
(4)This went on for about twelve years during which I sermonized on Socialism at least three times a fortnight average.
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我宣传社会主义,平均两周至少演讲三次。
(5)A good deal went on in the steppe which he did not know at all.
草原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对此)他毫不知情。
(6)The foreign guests toured the Forbidden City,where the Chinese emperors had once lived in lofty splendor.
外宾们参观了紫禁城,从前的中国皇帝曾在那里过着奢华的生活。
显而易见,上述定语从句均被后置为汉语的并列分句,从语义来看,不论是限制性或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主要是向读者提供一些与中心词相关的额外补充信息,更多的是描述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而,将英文的定语从句翻译为并列分句顺应了汉语后置定语的功能,即,描述补充信息。其次,由于汉语是左分支结构语言,句尾收缩,前置修饰语往往不宜过长,否则易产生头重脚轻之感,句子失去平衡。因此,将原语较长的定语从句后置处理为并列分句,正是为了顺应汉语的语言习惯。
另一方面,拆译法也是为了符合汉语的意合特征。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认为,英汉在语言上最重要的一个差异,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4]英语多使用单词的形态变化及从属连词或关系词等词汇手段或句法形式来实现句子内部或外部的连接,而汉语主要依靠语序和语意等手段来实现连接。有鉴于此,英语中往往会大量出现长句、复杂句,而汉语由于少用连接词,为避免语意不清,往往运用相对简单的短句。英语的复合句拆译为汉语的并列句,也正是为了顺应中文的意合特征。
20 世纪70 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家Thompson提出,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5]汉语对“话题——说明”结构的真正关注源自赵元任的著作《汉语口语语法》的出版,此后,越来越多的汉语言学家意识到,该结构更适合用来解释汉语的语法。所谓“话题”(topic)是指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也是句子的主体,在全句起主导作用,往往放在句子的开头处;所谓“说明” (comment)是指阐述说明“话题”的成分,置于“话题”之后,能够对“话题”进行补充、说明、解释等。[6]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话题往往位于句首,但在汉语中,话题与主语并非同一概念。首先,话题是从语义层次分析语句,而主语是同谓语框架相联系的,从语法层次考察语句。其次,从统领范围来看,话题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句子,通常可以将其语义范围扩大至单句以外,从而出现连续的几个句子即语段共用同一话题的现象。事实上,由于汉语语义的连贯性,若后续的语句与前面的共用同一话题,后续的语句往往可以略去话题却不影响语义理解,而英语的主语却不具备此特性,通常情况下句子必须有主语,即使后面句子的主语与前面的一致,也必须要借助于代词。正如王治奎在其编写的《大学汉英翻译教程》所言,“‘话题’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总是放在句子开头处。如果语言环境或上下文能暗示话题,也可以省略不提”。[7]因此,在定语从句的翻译过程中,会出现重复或省略先行词(或其含义)两种情况,如:
(7)I hope we shall be good pupils who learn,and then apply their lessons to their own situation.
我希望我们都是好学生,能够刻苦学习,并且学以致用.
(8)Bernard Shaw was a world-famous English play writer,who wrote many good plays.
萧伯纳是位举世闻名的英国剧作家,写过很多优秀的剧本。
是他收到那封信,信中说你叔叔去世了。
上述例(7)、 (8)的译文均省略了先行词,因为汉语的语境可以清楚地暗示出话题“我们”、“萧伯纳”,然而,例(9)译文由于语境上下文对话题的暗示或界定不够明确,前文出现了“他”和“信”两个概念,为了避免歧义或语意不清,译文明确地重复了先行词。由此可见,先行词的重复与否取决于语境是否能够清楚地暗示出话题,或者说,并列句能否毫无争议地与前文共享同一话题。当然,同一例句既可以重复先行词也可以省略先行词,如上例(5),前者是由于行文连贯的需要或是作者本人的语言习惯,而后者则是汉语“话题——说明”结构对语义统领作用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是从原语到译语的内容和情感再现。[8]古今中外,尽管翻译学家们关于翻译标准的具体说法仁者见仁,但无论是严复的“信”、 “达”、 “雅”,鲁迅的“信”、“顺”,或是泰特勒(Tytler)的三原则,其基本共识是“忠实”和“通顺”,前者是相对原语而言,对译文在内容和情感等方面的要求;后者是对译语在语言表达或行文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就定语从句的汉译而言,首先,必须要顺应汉语前置定语的基本特征:前置时修饰限定,修饰的成分可以是单词亦可以是各种短语结构,但应结构紧凑,避免冗长,正因如此,不管是限制性或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当从句较简短时往往处理成前置定语。其次,汉语出于修辞或行文的需要,也可以有后置定语,且常用逗号与名词中心词隔开,定语从句后置成并列分句正是这一点的体现,同时也是汉语意合特性的需要。最后,由于汉语“话题——说明”不同于英文的“主语——谓语”结构,尽管英文中多数情况下关系词必不可少,但汉译时却经常可以省略先行词或其所代表的含义。总之,正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间的异同及顺应的语言现象,英文定语从句的汉译才需要译者灵活采用以上处理方法和手段。
[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春芳. 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论英语关系分句的汉译[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3):137-139.
[3]张今,陈去清.1981.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3.
[5]Li,Charles N.&Thompson.Sandra A.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M].NY:Academic press,1976.
[6]赵元任.1979. 汉语口语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王治奎. 大学英语翻译教程[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8]谢建国.2007 英语翻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