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爱娟
语文是一门包含丰富知识和充满文化气息的课程。上好语文课,让每一堂语文课闪光是笔者毕生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学程导航”范式过程中,笔者认为能闪光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智慧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一堂语文课闪光,让课堂充满智慧呢?
课程,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教授的内容,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首先要钻研课程内容,反复诵读所要学习的文章,由浅入深,仔细揣摩,全面地、多方位地探索知识点;深入浅出,结合编者的选遍意图,提炼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寻求教授方式。研读课程内容,探究选编意图是课堂闪光的前提和基础。
以《桃花源记》为例,陶渊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仅仅就局限于此吗?阅读与此课相关的作者生平和背景知识后,发现陶渊明这篇文章写于永初二年(421),当时正是晋宋易代之际,朝廷腐朽荒淫,各个集团之间相互排挤,导致战争连连,再加上繁重的赋税徭役,民不聊生。身处那样的年代,陶渊明的满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写下了这篇文章。结合这一内容,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应更深一层了。它不仅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东晋黑暗腐朽现实社会的否定,这才是陶渊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完整的意图。
所以只有反复、不断地研读课程内容,才能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东西,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价值的材料,为精彩的课堂打好基础。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才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扎实。例如,《囚绿记》这篇课文,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是没有问题的,难就难在对文章中“绿”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上。针对这一情况,解决这两个难点,需要花点心思,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透彻,而且要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经过反复思考,笔者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那就是文中那些描绘“绿”的句子,在课堂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绿”的内涵。首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圈画出描绘囚禁前“绿”的句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并分析这些句子:思考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认为“绿”是什么的象征;然后再让学生圈画出描绘囚禁后“绿”的句子,同时再朗读、分析这些句子,思考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通过前后对比,最后学生们认识到“绿”不仅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从它“总是朝窗外的方向”的“固执”中更是体现了一种“坚贞、执著、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和光明”的可贵精神,至此对“绿”的内涵的理解就更深一层了。学生经过这个环节的逐步深入,完成的还是相当顺利的。
因为有了对“绿”的内涵的准确理解和课前学生查找的写作背景作铺垫,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明确:文中的常春藤就是作家以致整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象征。文章作者通过对常春藤的颂扬,颂扬了它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和它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从而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忠诚于祖国,并希望祖国早日解放的美好愿望。探讨这篇文章的主题之后,笔者乘胜追击,举一反三,出了一道比较题:比较阅读,品不同的“绿”,悟别样的“情”。投影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描写济南的水绿的片段和朱自清《绿》中描写梅雨潭绿的片段,让学生品味内容,感悟情感。经过这个教学环节,学生明白了,一篇文章的主题与作者的性格、命运、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极大的关系。所以阅读一篇文章要想准确无误地读出作者的心声,写作背景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从写作背景出发探索课文主题,可以说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同时,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又找到了一种理解文章主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对学生的情况课前做了充分的预设,找准突破口,寻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让这堂课上得更顺畅。
要让课堂闪光,教师要凭借自身的智慧从事教学活动。教师既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氛围下参加学习活动,又要很好地掌控整个课堂,做到收放自如。前几天听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课题为“‘诺曼底’号遇难记”。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这位老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很强。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完整。课堂环节以连续剧的形式架构而成,每一集都提出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都是大胆放手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讨论来解决。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老师才及时加以指导。整堂课中给我们的感觉是: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思维活跃,文化气息浓厚。这便是一堂闪光的语文课,达到了智慧课堂的要求。
入选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仔细推敲的,都是很优秀的,语文老师如果能真正做好以上几点,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文中去,去研读、去探索、去发现,认真分析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堂课。让每一堂语文课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效果会更好,价值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