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的民族教育特色

2015-08-15 00:47曹心宝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榕江国师少数民族

曹心宝

(遵义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

1940年到1949年只存在短短十年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国师)是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学校,为贵州和临近的湖南、广西培养了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农村小学教师,其办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教育特色。下面笔者不揣浅陋,将其主要民族教育特色浅析如下:

一、在校址上,学校设在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原名叫“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于1936年创办于贵阳青岩。 1939年改为“国立贵阳师范学校”。1939年8月,黄质夫被委任为校长。1940年迁校榕江,改称“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校长黄质夫为教育界老前辈,办学经验丰富,在国内颇有名望。他继任校长后,极力主张,学校既是为少数民族创办,以培养少数民族师资为目的,就应该把学校办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使他们能够就近入学。[1]民国时期贵州省政府委员会第634次会议也认为学校“原为造就苗民师资而设,校址自应设置于苗民繁居之处,使学生熟悉苗民风习,以增进边疆教育之效率。”[2]所以学校拟迁往少数民族聚居的黔南另择校址。报民国政府教育部获得批准。1939年12月中旬,黄质夫亲自徒步前住龙里、贵定、都匀、八寨、三合、都江、榕江、黎平等县察勘、选择校址,去寻找一个既能为少数民族培养教师,又能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环境。他不选离公路较近的三都,也末选黎平和锦屏,却选择了不通公路且较边远的榕江。1940年1月中旬,黄质夫回到贵阳,向民国政府教育部报告说:“黎平、榕江二县各具优点”;“其余各县土著同胞不多”,又说:“榕江经地方人士集议,拟拨全城之大半及毗连城厢之荒地20万亩办校址。”民国政府教育部即根据黄质夫建议,确定榕江为校址,并将学校更名“国立贵州师范学校。”黄质夫之所以决定把学校迁到榕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边疆师范,宜在边疆。且尤宜在土著同胞聚居之边远县。”[3]

根据这个既定宗旨,学校不仅迁往少数民族聚居的榕江,而且从始至终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以保证使该校的毕业生成为献身边疆教育的健全师资。

二、在招收和考试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向少数民族倾斜

国师由青岩迁来榕江后,在招收新生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对少数民族学生在考分上从宽照顾。1946年秋季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奉部(教育部)令本校招生以黔东南及湘桂边邻各县之土著边胞生为主。”。[4]招生的范围遍及黔、桂、湘三省边境的少数民族较多的三十个县。其中,属于黔的有榕江、独山、三都、龙里、荔波、炉山、麻江、丹寨、台江、剑河、天柱、从江、锦屏、雷山、黎平等十五个县,属于桂的有融县、百寿、三江、宜北、河池、思恩等六县;属于湘的有芷江、晃县、邵阳、武岗、凤凰、黔阳、靖县、绥宁、会同等九县。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48年5月给国师下达《训令》,进一步强调国师招生“专收土著同胞子弟”。 1948年7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又给国师下《训令》 指出:“倘当地确有特殊情形,必须招收土著边胞以外之学生时,应以确有志边疆工作者为限,而其名额至多不超过20%。”[2]

不但如此,学校还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放宽招生年龄限制。20世纪40年代,在贵阳和其他一些城市,学校招生都有年龄限制,例如报考初中新生年龄不得超过15岁,报考高中新生年龄不得超过18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学校很少,儿童入学年龄普遍偏大,失学青年多。为了照顾这种状况,黄质夫校长向民国政府教育部请示,要求放宽招生年龄限制,得到批准。因此,国师的每期招生简章,只规定报考新生的最低年龄(如边疆师范科规定为14足岁以上),对最高年龄不设限制。这样,就使许多年龄较大的、有志于教师工作的少数民族超龄青年不因年龄问题,而不能进入国师学习。这些就从政策上摒弃了当时普遍地存在的民族歧视的偏见,确保了少数民族子弟享受国师教育权利的资格。据统计,国师初中科121名毕业生中,21岁的有5名,24岁有1名。简易师范科、边疆师范科325名毕业生中,21岁至27岁有63名。师范科215名毕业生中,24岁至28岁有29名。

加上当时报考国师,劳动考试是考生必过的第一关,规定每个考生要亲自完成约一分地的铲除杂草和挖地整地任务,经老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参加正式考试。录取入学后,创办初期要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以后每天也有100分钟的劳动时间。旧生在新学期报到注册时,也必须完成一定面积的挖土或整地任务后,才能注册。放假前,每人剥一定数量的包谷或完成一定面积的挖土、整地、中耕等任务,才发给成绩单,离开学校。这项劳动,称为劳动考试。[5]这对某些娇生惯养的城市子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只好望而却步;而对广大边地的少数民族子弟来说,却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特别值得—提的是,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优学待遇。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不交学费。由教育部供给伙食、书籍、灯油费、制服费、零用金。全体学生一律免费住校。学生在校看病、防疫注射,也一律免费。这对贫苦的少数民族子弟来说,自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这样一来,国师录取的学生,各少数民族学生自然就占了多数,使国师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学校。据曾任国师教导主任的马光举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学生中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七十,汉族占百分之三十。[6]

三、在教材、教学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改革教材、教学

(一)在教材上,国师编写了适应少数民族实际的教材。国师《教务实施》明确规定了“要切合边疆环境之需要”的教务实施的原则。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师增加了一些和当地少数民族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地方课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历史、地方行政、民众教育等等课程。在教材方面,国师认为贵州少数民族边地环境比较特殊,与内地都市不一样,因此,内地都市所编的教材,有些不适合当地少数民族环境的实际情况,故要求自编教材和撰写补充教材。具体安排为:1939年以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主,以选编教材为辅;1940年以选编教材为主,统一规定的教材为辅;1941年完全用自编教材;1942年以后对自编教材加以修改、整理和完善,使之成为国师的教科书。[7]据统计,到1941年5月,在音乐、美术、体育、劳作、军训、救护、家事和工艺等学科方面,学校全部采用了自己编写的教材。在补充教材方面,更是结合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进行教学,学校教育科讲边疆教育面临的现状及其改进,理化科讲边地地区的工业,博物科讲边地地区的动物、植物,历史科讲边地民族地区的历史及民族地区的伟人史传,地理科讲边疆的地理和边疆问题,国文科讲边地少数民族固有的文艺故事等等。

学校推广处主任李绍良在自己亲自搜集并综合利用其他老师、学生提供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一部《榕江乡土教材》,该书分七章三十八节,七章包括“榕江历史”、“榕江地理”、“乡土社会”、“乡土娱乐”、“民间文艺”、“歌谣小曲”、“民间故事”。书中还附有榕江地图和县城地图。该书有助于国师师生系统了解榕江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文物、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等情况,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民族教育。

(二)为培养适应边疆社会的师资,学校注重专业训练与生产劳动训练同时并重

为培养能够适应、扎根边疆,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师资人才,黄质夫呈请教育部说:“为养成学生双手万能与生产劳动技能,以适应边疆社会,改良边民生活,特呈请教育部准许本校专业训练与生产劳动训练同时并重。”[2]教育部十分赞同黄质夫这个意见,予以批准。

为此,该校本着“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从做上学去”诸理论,实行彻底的“半工半读”,要求全校学生不折不扣地做到:“在工场为工人,在农场为农人,在图书室内为学者”。[7]国师认为,该校学生都是从农村中来,没有来校之前,在家亲自耕作,现在在校每天让他们参加劳动,养成了劳动习惯,毕业后自然仍能安心回到农村,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为实行半工半读,该校设有农场和工场,以对学生实行生产劳动训练。

“农场方面有水田156亩,旱地278亩,山地20万亩,农具6百件”。[8]农场生产项目有:种蔬菜、水稻、棉花、油桐树、果树,养猪、牛、羊、鸡、鸭、鹅、鱼等。工场方面,分木工、竹工、金工、纺织、缝纫、造纸、裱褙、印刷及装订等组,设备据记载有“缝纫机两架,织袜机三架,铁工用具全套,木工用具十套,摩擦式纺纱机6架,木质织布机7架,木质毛巾机2架,造纸用具全套,造粉笔铜模5套,其他用具200件。”总之,凡本校修造房屋、美化环境,各种生产生活用具,都可以由本校工厂制造。

由于学校办了农场、工场,不但培养了一批具有农村本色、吃得苦、耐得劳的适应边疆需要的优秀师资人才,而且因为生产劳动卓有成效,在抗战期间整个大后方生活艰苦,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该校师生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教学工作也由此得以顺利进行。

国师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人才。事实的确如此,根据1947年的统计,从1940年开始到1947年为止,国师共有400余名学生毕业,这些毕业学生几户全部服务和扎根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少数民族地区。[9]而国师所在的榕江籍毕业生达200多人。这些毕业生,对榕江,对贵州、湖南、广西三省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注重教学与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工作相结合——创办“村寨教育实验区”和山寨小学

国师作为一所面向边疆,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学校,其就不仅要培养适用于一般地区的小学教师,而且要着力培养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学教师。为此,在国师第二任校长梁瓯第倡导和建议下,在侗族聚居的车寨创办了“村寨教育实验区”,在月寨和苗族聚居的高文创办了山寨小学,作为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基地。当时的车寨、月寨、高文,可以说是湘黔桂边邻各县广大侗族和苗族村寨经济和文化落后,多数适龄儿童没有上学,不少入学儿童不懂汉语,大多数青壮年是文盲。这种特殊环境和特殊教育对象,需要一套特殊的教育方法。国师创办实验区和山寨小学,就是为了探索这种特殊教育方法。

由文蔚朝主持的1945年秋创办的车寨教育实验区,的确与众不同,办出了特色。在教学上,实验区根据少数民族学生不懂或少懂汉语的实际,改革旧的不顾及地域、民族以及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一味地强调采用统一的汉语进行教学的传统方式,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苗语、侗语)双语教学,对照讲授,因而深受民族学生的好评。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越学越想学。”[4]极大地调动了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他们学好各门功课的信心和决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946年秋,许校长派热心少数民族教育的张新豪到月寨(侗族村寨)办一所附属小学。1948年,许校长又派张新豪到高文(苗家寨)办一所附属小学。继续推行“适应边疆环境”,“教育真正边生”为办校原则。

在少数民族山寨创办实验区和山寨小学,进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实验,使国师的师生积累了怎样针对少数民族小学生开展教学的成功经验,为以后学生走向教师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实验区和山寨小学教学生动活泼,加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家庭贫困的现状,不收学生学费,还给学生发课本和笔墨纸张,因而深受学生及其家长欢迎,不少侗族、苗族女生纷纷入学,开始打破了侗族、苗族不让女孩入学的旧习惯、旧风俗,开创了贵州民族教育的新局面。

结语

综上所述,国立贵州师范学校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学校,针对城里办的师范学校,很少具备民族特色,而且毕业出来的学生,又多不愿到少数民族边地农村里去工作、当教师的现状,采取了具有鲜明的浓厚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特色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具体表现在,在学校设址上,其选在不通公路、少数民族聚居的榕江,实行“教育入山”,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在招生和考试政策的制定上,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受优先入学的权利。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少数民族情况的边疆师范学校教科书,并实行半工半读,以培养能文能武、具有农村本色,能够适应边疆环境的人才。尤为可贵的是,还创办“村寨教育实验区”和山寨小学,进行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小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实验和研究等等。国立贵州师范学校这些鲜明的民族教育特色,比较适合黔南、湘西、桂北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因而为这些地区培养了一批符合地情、民情的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师资人才,他们像种子一样扎根少数民族山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院校[C]. 贵阳:贵州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154.

[2]杨秀明,安永新. 黄质夫教育文选[C].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234.237.241.

[3]江苏省文史资料委员会. 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C].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8:167.

[4]肖云慧. 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研究[C].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254.300.

[5]政协榕江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榕江文史资料第1辑教育专辑[C]. 1985:49-50.

[6]龙见霖. 榕江“国师”的民族教育[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4):32.

[7]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概况[M]. 1941.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03.

[9]马廷中. 民国时期贵州的边地教育[J]. 贵州民族研究,2002,(1):186.

猜你喜欢
榕江国师少数民族
云雾飘渺景如画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不愧为国师
榕江“萨玛节”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藏在深山中的蜡花
———榕江苗族蜡染
清明立墓碑的由来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