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皖江流域回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探究

2015-08-15 00:47柏家文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皖江回民安庆

柏家文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回族是安徽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近代以来安徽境内的回民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在皖江流域也形成了不少聚居村落。有史以来,回民与汉等族民众一道为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试以皖江流域的回民为例,探索近代以来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一、皖江流域回民的形成及生活特征

在安徽皖江流域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有回、壮、满、苗、土家、彝等,其中回民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80%。[1]

回族是西域胡人与国内汉等许多民族长期融合形成的少数民族,其真正作为一个民族是从元代开始的,唐宋时期来华活动的“商贾胡人”为其先民。据史载,胡人经商多沿丝绸之路经淮河、泗水、长江到达东南沿海广州、泉州、扬州等地,[2]因而,安徽境内留下许多回胡人足迹。较早记录回民在安徽留下足迹的是宋人编著的《太平广记》,书中记曰,“今安徽西北沿岸交通线上之城镇……皆有大食或波斯贾胡往来贸易,斑斑可考。”[3]唐代诗人杜甫亦有“商胡离别下扬州,为问淮南米贵贱”的诗句。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西域阿思不哈喇国王率其家属及部下、驼骑近万人入贡京师开封,神宗封其为庆国公,“厚赐金币,散其所来之人于淮泗之间垦种。”[4]至元代,回民增多,有“回回遍天下”之谚,而“江南尤多”。[5]元诗人西域人氏萨都剌,与其时著名诗人丁鹤年、贯云石等都有交往,并在安庆、芜湖等皖江地区留下不少墨宝。回民马九皋,官至池州路总管,诗《寄答马昂夫总管》记载马九皋“九华山里诗题遍,采石江头酒量宽。”[6]

元以降的明清两代,是回民涌入安徽及皖江流域的重要时期,在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形成两次迁徙高潮。史志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辽阳的柏氏迁至合肥。洪武五年(1372年),河南民权、开封等地的马姓回民迁至舒城。《明史·太祖本记》记载,洪武八年(1375年),“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7]洪武十四年(1381年)和二十二年(1389年),回民将军马聚成和马哈直分别调任安庆卫指挥使,大量回族将士进入安庆。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形成了回民入皖的第二次高潮。崇祯年间(1628-1644年),山东枣庄哈、赵、马、梅四姓回民迁至合肥长丰县。清顺治六年(1649年),西安仝氏迁至和州。据史志记载,清初还有各地回民因战乱大量涌入芜湖、安庆各地,“遂集资建寺”。[8]

明清以来大量进入皖江流域的回族民众,由于肥田畈地均已被当地地主、农民耕种,他们只得定居并开垦荒岗野岭,瘦地瘠滩。如安庆的江心洲,是长江上的一个孤岛。回民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逃荒至江心洲以来,在这里填水坑,筑江堤,造良田等。贫瘠土地的农业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存,因此,皖江流域的回民们不得不利用自身原来擅于经商的特长,以商补农,形成了皖江流域大部分回民半农半商的生产生活特点。“居住在乡村里的回民既从事农业,又兼营商业;居住在城镇附近的回民从事商业,兼营农业。于入皖始,至今日,大体如此。”[2]

二、回民经济的发展

(一)近代回民经济的发展

自古,回民擅长商贾,历史上各个时期,回民多为小商小贩。迁入皖江流域的回民,亦多从商或亦农亦商。近代皖江流域回民农业经济皆为封建地主经济,颇有特色的还是其传统商业。至清朝前中期,从商的回民多为走村串户的小挑商,即使是在街市设有店面的商号,也多半规模不大。清末至民国年间,皖江流域商埠芜湖、安庆、大通等地始有门面较大的回民菜馆、手工业作坊等。在芜湖,有来自扬州、镇江一带回民开设五金店,如谈勇茂、谈勇昌、福茂恒、勇茂昌、同裕等,在芜湖商业中心“十里长街”颇具声名。来自安庆、和县一带从事蜡烛、肥皂、碱块生产的店坊,如王正大、王正和、马源茂、王正兴、协和等,其中生产的“皖江”牌肥皂可与其时名牌“铁锚”牌相媲美。清真饮食业菜馆早期较大的有聚贤楼、大庆楼、小顺兴及后期的金隆兴、马义兴等。

清末民国时期,在当时的省城安庆回民较大的商号如京广百货类“王泰和”、“盈生泰”,蛋类“马龙华蛋品公司”。王泰和创于清末,位于倒八狮街。经理回民王绍南深得中外厂商信任,生意兴旺。上世纪20年代,王绍南在国货街、四牌楼又增设“王协和”、“丰记”两家分店。三店雇工达70余人,日营业额高达千余银元。[2]“盈生泰”百货店也设于倒八狮街,由回民马盈生1922年创办。经营毛线、搪瓷、钟表、内衣、被单、毛巾、胶鞋、日用化工等。店员20余人,兼营批零,日营业额逾千银元。经营年久,盈生泰成为安庆城内最大的一家京广百货店,回民马盈生成为安庆富商大贾。马龙华蛋品公司,由回民马龙华1931年创办于安庆大南门外,雇员11人。马龙华与沪宁等地洋行合作无限制在安庆采购鲜蛋,从中提取酬金。据史志记载,该公司平均每3天装箱上轮一次,一箱万只,每次500箱有时逾千箱。[2]该公司是当时安庆最大的一家蛋品公司。民国年间,安庆回民还开设有“富贵楼”、“方顺兴”、“马公兴”、“柏兆记”、“马永兴”等知名清真菜馆及糕点店。

此外,皖江地区回民民国时期还从事牛羊屠宰商业,史志记载,建国初期统计,“安庆市回民,除南门码头搬运工外,60%以上从事饮食、屠宰业,1950年有近百户。芜湖市1952年共有回民476户,其中就有360余户从事这一行。”[2]

(二)集体化时期回民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国民经济进入集体化时代。这一时期,皖江回民经济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回民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于从商被取缔,务农比例增大。据统计,1956年皖江一带的回民,则基本以农业为主,“安庆东至县幸福村、江心村的回民全部从事农业生产。望江县太子乡回民有107户,基本上从事农业。”[2]由于经商被取消,城市部分回民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因无法归口安排而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据统计,其时安庆、和县、芜湖等城镇下放农村回民2000人左右。

其二、城镇回民职工增加。1957年后,各中小城市纷纷办起各种厂矿、小型企业,部分从事农业的回民进城成为集体厂矿企业的职工。1957年,据合肥市、和县历阳镇两地职业统计,合肥从业回民521人,主要为工厂、国营商店、牛肉食品商店、百货商店、烟酒商店、旅栈、馆店、饭店、修钟表、补锅、服装、蔑匠、木匠、修自行车、针织、做煤球、扎鸡毛掸行业,还有农业生产、干部、文教、医务、勤杂、搬运、宗教、算命、等。和县历阳镇从业回民有266户,从业人数358人,主要为百货业、饮食业、宰牛业、烟酒业、代销、其他行业等。[2]1958年,城镇回民职工人数一时出现猛增。据调查,回民职工成分由建国初期的20%上升到80%;回民职工家庭在农村、县城占5-10%,皖江南岸的芜湖市占56.7%;马鞍山市占80%以上;安庆等其他省辖市也都在50%左右。[2]

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后,整个集体化时代,农工商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这些有回民参与的集体经济中,除了回民村组的农业集体是较为单纯的为回民集体所有外,城镇有部分回民职工也有汉族及其他民族职工的厂矿企业,是各民族职工共有的集体经济。这些不同民族职工融合的经济实体,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三)改革开放后回民经济的再发展

1979年以后,集体化经济体制逐渐改变,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许多回民又得以重操旧业,经商者日渐增多,个体企业、联户办企业、村办企业等迅速发展。据1985年统计,皖江各县市城镇有回民餐馆46家,占全省回民餐馆总数的36.51%;有糕点厂4家,占全省回民糕点店的11.43%;有牛羊屠宰厂7家,占全省回民屠宰厂的29.17%;其他厂矿类有16家,占全省回民厂矿数的25.81%。[2]

进入新世纪,在“共同繁荣”民族政策的指引下,皖江回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安庆回民经济发展为例,市政府制订了《对口帮扶民族村场方案》、《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共同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安庆回民经济发展出现历史最好状态。安庆沿江一带所属保婴、江家嘴、漳湖、茅岭、河港、皖河三益农场、南水回族社区等7个民族村社中,现已发展起清怡、柏兆记等省级民族企业5家,其中有清怡针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柏兆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清怡针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16万锭的精密纺织技术改造完成,年生产加工各类精梳混纺纱21000多吨,年产1000多万米10s-45s纯棉坯布,[1]是国内一大少数民族和宗教用布供应基地。柏兆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000m2标准化生产基地,30余家自营专卖分店,年销售额2500万元。[1]“柏兆记”商标还被授予了“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兴办三益、桐城、大观、宜秀4个养殖场,其中三益回民分场肉牛养殖场、桐城回春肉牛养殖场两家为省级种植养殖基地。22个农民合作社中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两个;清真饮食业个体工商户150余家,安庆市区有300人以上规模较大的较高档饭店3家。在文化教育方面,创办民族中小学5所,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两个,和全省唯一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安庆回族历史文化陈列馆。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各民族村场的村村通水泥公路总里程达50公里,硬化水利渠达12000余米。各民族村场建立了警务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茅岭村建有文化中心,保婴、漳湖、江家嘴等村初步建起了文化广场,丰富了回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余论

近代以来,皖江流域回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回民生活的改善和回汉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带来了重要影响。

其一、回民人口不断增长。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皖江一带回民生活稳定,人口稳步增长。据建国初期皖江一带主要回民居点的人口统计数据,1952年,芜湖市及专区有回民8105人,约占全市县人口的0.15%;合肥市有回民483人,占全市人口的0.283%;安庆市及专区有回民7653人,约占全市县人口的0.185%。[2]1964年芜湖市及专区有回民9866人,比1952年增长了近20%;合肥市有回民3204人,比1952年增长了5.64倍;安庆市及专区有回民9975人,比1952年增长了30.34%。[2]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合肥市回族人口有3.1万人,是1952年64.2倍。2011年安庆回族人口14846人,是1952年的近2倍。[9]

其二、回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解放前,回民生活非常穷苦。安庆望江县漳湖回民大队建国前方圆几里地都叫它“穷回回沟”。80余户410人,住的是茅草屋,大部分靠帮工、小渔船度日。1949年建国后,回族人民获得了新生,生活逐渐好转。1952年,经济有所恢复后,安庆市内回民754户能维持生活者455户,半维持生活者184户。合肥市113户回民,生活贫困户减少至21户。芜湖市476户回民,贫困户减少至200户。[2]1963年,合肥市回民907户,市区月均收入60元,郊区44元;机关、工厂月均收入较高,最高达216元,最低也有48元。[2]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展开,进一步激发了回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回民生活也进一步提高。以安庆东至县江心洲的回民村为例,1983年夏严重水灾,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以上。但灾后经恢复生产,一年后的1984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8.7万元,比历史最好水平1982年的53.9万元增长46%,人均收入达535元,比1982年增加67%,最高的户人均收入670元以上。至1985年人均收入达700元。[2]

其三、促进了回汉等民族间的融合。

近代以来,随着皖江一带回民族经济的发展,皖江流域回汉民族生产生活中不断交融。如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回民成立了农村互助合作组,其中就有回汉合组的互助组。在厂矿企业中,回汉职工同在企业生产。生活中,回汉民族间的通婚常见不鲜。生产过程中回汉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民族间的隔阂逐渐消弭。随着各民族村社经济社会的发展,皖江流域回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回汉民族的团结,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村社社会的和谐稳定。

[1]安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安庆市民族工作概况[EB/OL]. (2014.07)[2014.08]. http://www.aqmzz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65.

[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C]. 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9):2.

[3]金吉堂著. 中国回教史研究(卷下)[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6:55.

[4](清)马注著,余振贵点校. 清真指南(卷七)[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10):299.

[5](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 癸辛杂识[M]. 北京:中华书局,1988,(1):138.

[6](元)虞集. 道园学古录(卷三)[M].王云五编“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5.

[7](清)张廷玉等. 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C]. 中国文史出版社编. 二十五史(卷十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2):7.

[8]鲍寔.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8[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325

[9]安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安庆回族[EB/OL].(2014.07)[2014.08].http://www.aqmzzj.gov.cn/Article/Sho w Article.asp?ArticleID=2367

猜你喜欢
皖江回民安庆
鱼殇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禁用kP3的谱必要条件
BOTTOMS UP
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小鲟”过皖江
话说回民的老礼儿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