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的经济扶贫与政治争取

2015-08-15 00:47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汉人凉山档案馆

张 望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变革(民主改革)和汉区的土改有明显的不同。区别之一是多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变革都经历了一个或长或短的准备期。目前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的研究,笔者所见的成果中仅有少数论著有相关叙述,厘清这一问题对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社会变革方式都很重要,对今天民族地区的农业和扶贫工作也有借鉴意义。因此笔者选择四川凉山地区为个案,利用档案和地方志对此时中国共产党在凉山的农业工作作一简要清理和反思。

农业是凉山的主要产业。凉山的农业水平较汉区落后了很多。如昭觉,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平均亩产均只在50公斤左右。[1]中国共产党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强调:“帮助彝区改善农具,提高生产技术,就直接提高了生产力,必然会促进生产发展和旧有经济逐渐变化,并能吸引彝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2]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不遗余力地提高凉山农业水平。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凉山的农业工作包括技术性扶持和政策性扶持。其中技术性扶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授彝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彝民进行农业生产。具体而言,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指导民众积肥。积肥施肥是农业丰产的必要条件。凉山彝民对此知之不多。对此,在凉山各地教导彝民积肥。经过努力,彝民很快接受并掌握了这一技术。在昭觉,彝民学会积肥后掀起了积肥热潮。“重点乡的堆肥,有的村已堆三五堆,一二十堆的也有。还有一家堆两堆的也有”。[3]经过指导,彝民不仅学会了用人畜粪尿做肥料,还学会了用草木灰做肥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教会彝民积肥的同时彝民也开始修建厕所,从而改变了彝区的卫生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指导彝民除虫和选种。彝民之前不知除虫和选种,甚至对除虫不能接受,认为“虫吃不了多少,有虫才是丰收年”。针对此,通过宣传农技知识,同时用实例进行讲解,方才为彝民所接受。此后,彝民纷纷对庄稼除虫,成效显著,“在红妈区除白线就20000多斤”。[4]在选种方面,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彝民开始重视选种。为了保证彝民有足够的种子下种,中国共产党除发动群众互助,还责成各县及时解决缺种问题。[3]

第三,推广新农具并改善旧农具。中国共产党要求各地“推广新式农具”,“克服只管发不管效果的现象”。[5]同时要求彝民“不作懒庄稼,深耕细作”。经过一系列工作,彝民耕作技术普遍提高。

最后,举办农业试验场。其任务是:“1.摸清生产规律,推广生产经验。2.对农具和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如何改良与提高。3.培养一些劳模,树立带头的人”,还要“试验农产品,以推动和指导周围群众的生产”。[6]同时举办农技训练班,训练积极分子,并配备技术员指导彝民农技。[7]

其次是加强凉山的农田基础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第一是开荒。如喜德,1950——1952年通过开荒增产的粮食计3万余市斤。[4]而且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注意山坡过陡,对生产不利和对育林工作有冲突的荒地不应开,切实掌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生产原则,防止盲目开荒”。[8]

第二,兴修水利和改良土地。由于凉山地区多系山地,旱地远多于水田,因此修建小型灌溉设施,设法引水溉田相当重要。政府对此也较重视。如昭觉,政府一次就发放兴修小型水利贷款3600万元(旧人民币,以下未加说明均指旧币),并计划“整修七条沟堰,新修两条沟堰。计四开(当地地名)整修四条,城区整修两条,新修一条。竹核整修一条,必尔拉打新修一条”,[9]并责成各地迅速实行。同时政府改良土地(主要是改旱地为水田,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改轮种地为常耕地),在布拖,水田由1949年的1400亩增加到1955年的2400亩。[10](P80)凉山其他各地的水田也有所增加。在改轮种地为常耕地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第三,植树造林。凉山多是山地,很多区域不能开垦,否则易造成水土流失。植树造林利于水土保持,对农业生产有利。中国共产党因而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如喜德,从1950——1952年全县植树88560棵。[4]昭觉对此很重视,各区植树多则几万棵,少则几千棵。各地同时制订章程禁止乱砍滥伐。如昭觉规定:砍伐树木必须经乡主席批准,违反者要被惩处(按当地习俗吃罚酒、罚银两或杀猪羊赔罪)。[3]通过这些措施当地乱砍滥伐的现象明显减少,这自然对农业生产有利。

政策性扶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凉山救灾和济贫。

凉山地区地理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平年,彝民也可能有青黄不接之虞,一旦遭灾,彝民的生活必然难以为生。中国共产党强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在凉山有灾必救,不仅发放生活资料帮助彝民度荒,而且发放生产资料帮助彝民恢复生产。如普格1955年发生大旱,粮食较正常年份减产一半还多,饥民遍地,甚至出现逃荒现象。当地政府立刻赈灾,先后发放赈灾粮30余万斤,灾情从而得到缓解。[11]中国共产党还向凉山拨发了大量救济物资。据统计,1950——1955年中国共产党在凉山共发放寒衣9万套,救济粮款32亿。[12]

除了发放扶贫钱粮,中国共产党还发放生产贷款。在喜德,1950——1952三年间发放此类贷款112281350元。[4]同时中国共产党要求“将现有农具全部发到群众手里,并保证用于生产,克服只管发不管效果的现象”。[5]据统计,1950——1955年,中国共产党在凉山共发放无偿农具30多万件,各种农贷款30亿。[12]这些贷款帮助彝民获得了急需的生产资料,改善了彝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其次,进行合作化(发展生产小组)。中国共产党认为合作互助的生产效率要高于单干。在中国共产党大力提倡下,凉山各地纷纷组建生产小组,如喜德,1952年已组织生产小组33组,变工组40组。互助组4组,“在生产上都起了很大作用。如除虫,抗旱,防旱,保秋,选种,交粮,都起了带头作用”。[4]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此时在凉山并未强制推行合作化,只是引导和帮助。对办不起来或建立不久即自行解散的生产小组,也未强行恢复。

再次,减免税收和奖励丰产户。中国共产党进入凉山后,并未强求彝民缴纳公粮,只是对征收公粮的意义进行宣传,强调“交爱国公粮,利国又利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觉自愿交纳,表示爱国热情,由大家协商征收,如果大家不同意征收,就不征收,人民政府绝不强迫征收”。此外,中国共产党要各地对达到丰产标准的农户进行奖励,但对不愿意增产的农户,也不强迫增产。[13]

最后,调整租佃关系。中国共产党此时对彝汉租佃关系(主要是汉族农民租种彝族的土地)作了一些温和的调整。包括:第一,动员彝民减租,不愿减也不强求。第二,要求汉族农民按时交租,但不支持彝民的其他附加负担(如收租时带很多人去农民家吃饭,花费不计入租额)。为保证汉族农民交租,中国共产党在凉山设立收租站,议定租额,然后由汉民将地租送到收租站,再由收租站转交彝民。[14]

中国共产党此时在凉山的农业工作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这是中国共产党此时在凉山的基本任务决定的,也是此时凉山农业工作最大的特点。正如中国共产党所言:包括农业工作在内的经济工作是“教育和组织群众的形式”。[15]很明显:中国共产党在凉山进行农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为其他工作奠定基础,进而为民主改革积聚动力。这需要农业工作产生政治和社会效应,事实上也产生了相应的效应。具体包括:

第一,农业工作使凉山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较以前明显提高,彝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有所提高。在昭觉,1952年水稻的平均产量最低也提高了20%,土豆,荞麦产量的增幅在30——50%,多的甚至增加了一倍。[4]一位彝族妇女曾感叹: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要我们的任何东西,却给我们修路、发布、发粮、发钱救济我们。毛主席才真正对我们好啊”。[17]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通过农业工作获得了彝民的支持,从而为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推动了清匪治安和统战工作的开展。在中国共产党立足的地区,很多彝民主动交出土匪(汉族),并配合解放军剿灭逃到凉山的土匪。[12]同时部分上层通过农业工作看到中国共产党是真心为彝民谋利的,因而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在普格,1952年即有70%的头人愿意支持中国共产党。[16]

第三,减少了民族隔阂,取而代之的是民族团结。彝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由惧怕变成拥护。在喜德,“红妈区贫农谢贵伦栽秧时,缺乏粮食栽不下,彝民沙马自动借人民币七十万与他,不要丝毫利钱”。[4]可见,此时民族团结有了很大加强,中国共产党也在凉山有了自己的号召力。

但此时的农业工作引发了民族关系之间新的问题。应当说中国共产党进入凉山后民族隔阂较以前确实有了很大的缓和,但对此也不能过高估计。事实上,不少彝民仍认为“汉人只能当娃子”,“偷抢汉人是应该的”,彝民针对汉人的治安案件仍层出不穷。[18]另一方面,一些汉族干部仍对彝民抱有成见,甚至不尊重彝民。

这种现象有彝汉隔阂由来已久的原因,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有关。此时中国共产党在凉山的农业工作基本围绕彝民进行,对当地汉人的困难往往不闻不问。最典型的是公粮征收。前文已述,中国共产党对彝民的公粮征收是只宣传,不强求,但对汉人的公粮征收相当沉重。且仅有田地全无收入的情况方可免税。[19]汉人最终不得不向彝民典当土地或卖地求生,也有彝民强占汉人土地,汉人怕被伤害无奈就范的现象。加上彝民抢劫汉人,政府制止不力。这些现象引起汉人严重不满,反映“彝民有钱不纳粮或是自愿出一点,还发给农具。我们这样穷,纳上公粮,什么也得不到”。凉山汉人甚至指责宣传民族政策的干部:“彝民是你们的蛮爷,蛮老子,团结去吧”。[18]

中国共产党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除了说服汉人外,也通过头人对彝民进行约束,减少了类似现象。此外中国共产党补助生活困难的汉人,或给以彝民同样的经济待遇,[18]从而使矛盾得以缓和。

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凉山的农业工作带有强烈的经济扶持和政治争取色彩。其既是经济的扶贫,更是政治的争取。通过包括农业工作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工作,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获得了彝民的拥护,加强了民族团结,从而为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此外,其对现实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应作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经济工作才成功获得了彝民的拥护,加强了民族团结,从而为民主改革奠定基础。以史为鉴,今日民族地区的工作应以发展经济,让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为中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二,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应当重视“授人以渔”。这对今日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有着重要启示。其昭示着加强少对数民族群众的培训和民族地区基础建设十分重要,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成败。

第三,民族工作必须把握好分寸。新中国成立初包括农业工作在内的民族工作,都较侧重于少数民族群众,往往忽视了民族地区汉族群众的实际困难,因而造成另一种民族隔阂。这提示我们今天的民族工作应采取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方式,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既要防止只利于汉人,也要防止只利于少数民族,应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

第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新中国成立初凉山的农业工作主要围绕提高粮食产量进行。这和当时首先要解决彝民温饱和争取彝民支持有关,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未必有利。因而笔者以为:现在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应当因地制宜,不宜千篇一律按照同一种方式进行。

[1]四川省昭觉县志编纂委员会. 昭觉县志[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

[2]凉山工委. 上半年工作意见[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5:79—1—174—1.

[3]昭觉县委. 昭觉两个区三个月来的工作汇报[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7—3.

[4]喜德县委. 喜德县三年来工作总结[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6—1.

[5]凉山工委. 关于55年上半年的工作意见[Z]. 甘洛县档案馆藏,1955:1—1—9—3.

[6]凉山工委. 关于1954年上半年的工作检查与下半年的工作要求[Z]. 甘洛县档案馆藏,1954:1—1—9—1.

[7]凉山工委. 关于今冬明春上半年以前的工作安排意见(草稿)[Z]. 甘洛县档案馆藏,1954:1—1—16—3.

[8]普格县工作团. 普格县1953年1——3月份的工作布置[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6—17.

[9]昭觉县委. 昭觉县今冬明春工作计划布置[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7—10.

[10]四川省布拖县志编纂委员会. 布拖县志[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

[11]四川普格县志编纂委员会. 普格县志[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12]凉山工委. 关于凉山区几年来民族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Z]. 甘洛县档案馆藏,1955:1—1—9—7.

[13]慰问团. 宣传提纲[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9—20.

[14]凉山工委. 关于凉山地区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与处理意见[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3:79—1—21—2.

[15]凉山工委. 第七次扩大会议总结[Z]. 甘洛县档案馆藏,1955:1—1—9—6.

[16]普格县工作团. 普格县目前情况分析[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6—14.

[17]凉山工委宣传部. 关于1953年一年来宣传工作的初步总结报告[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4:79—1—22—2.

[18]凉山工委. 批转喜德县向荣区彝汉关系上存在严重问题和处理意见的报告[Z]. 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3:79—1—21—9.

[19]蔡 云. 关于汉区征粮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批复[Z].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藏,1952:79—1—9—14.

猜你喜欢
汉人凉山档案馆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现代性语境下的再边缘——从《我的凉山兄弟》谈起
秦人称谓小议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辽代壁画墓汉人出行图浅议——以关山4号墓为例
when与while档案馆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