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3 月,英国推出了PAS 1192- 2 标准。这项标准作为英国政府建设策略的一部分,专门以加强工程交付管理及财务管理为目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总体上减少公共部门建设近20-30%的费用支出。
在英国伦敦的BIM Task Group 的定义中,第二级BIM 是指包含着一系列的特定领域的模型组合(如建筑、结构、服务等),它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共享。
而到2016 年前,所有期望获得政府工程项目的建筑集团,都必须证明自己自己拥有第二级的BIM 能力。
2015NBS(NationalBuilding Specification)的调查报告更明确指出英国政府对营建产业的目标,预计于2025 年前达成:(1)降低33%的营建初期成本与生命周期间的维护成本;(2)于兴建与更新工程中减少50%的工期;(3)降低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4)降低50%建材进出口的贸易障碍。
英国NBS 从2010 年开始进行国家BIM 调查(National BIM Survey),针对约1 000 位建筑、工程与测量领域的营建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在线BIM 问卷调查,迄今已迈入第5 年,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英国政府自从2011 年发表推动BIM 的政策白皮书后,经过约四年的努力推动,成效显著。原本在2010 年时表示知道并正在应用BIM的人还只有13%,最近两年的调查皆显示已稳定地达到约50%,而2010 年时有高达43%的人表示从没听过BIM,但在最近三年的调查中都只剩约5%。对于所任职企业的BIM 应用情形与展望的调查,则显示已有50%已经在应用BIM,83%表示将于一年内开始应用BIM,92%表示将于三年内开始应用BIM,而95%表示将于五年内会开始应用BIM。
从最近这两年的调查可看出,认为自己所任职企业已具有Level 2以上的BIM 应用成熟度的人,从58%上升到65%,成长幅度有12%,算是相当不错,且有这个数量的Level 2 BIM 企业,应也足够让英国政府达成2016 年于公共工程的BIM 应用达到Level 2 成熟度的目标。
此外,调查亦显示,77%的人同意BIM 会是工程信息的未来,但也有高达67%的人认为业界对于BIM 的认知与了解仍不足,一方面显示BIM 教育还有不少需要加强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显示在业界仍有不少关于BIM 的似是而非的言论(有30%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他们所听到关于BIM 的讯息)。
今年,NBS 已完成了其第五次年度调查。900 位受调查者中,44%是建筑师。调查跟踪了受访者对BIM 的态度及BIM 使用情况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8%的受调查者表示在使用BIM,低于去年的54%。成本高及缺乏专业技术及培训仍然是使用BIM 的最大障碍,调查还指出,约有一半被调查者称,缺少熟悉和了解新项目的时间。几乎2/3 的受调查者表示,客户需求短缺是不使用BIM的主要原因,43%的调查对象称他们开展的项目规模太小,因此不需要用到BIM。
NBS 负责研究、分析和预测的负责人Adrian Malleson 称:仍有大量的实践项目因为没有看到BIM 的优势,选择不使用BIM,而其他项目则是因为时间,成本或专业技术问题,暂时不具备使用BIM 的条件。
(1)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要求强制使用BIM 的文件得到了英国建筑业BIM 标准委员会(AEC(UK)BIM Standard Committee)的支持。
目前,标准委员会还在制定适用于ArchiACD、Vectorworks 的类似BIM 标准,以及已有标准的更新版本。这些标准的制定都是为英国的AEC 企业从CAD 过渡到BIM 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程序,例如,该如何命名模型、如何命名对象、单个组件的建模、与其他应用程序或专业的数据交换等等。特定产品的标准是为了在特定BIM产品应用中解释和扩展通用标准中一些概念。标准委员会成员编写了这些标准,这些成员来自于日常使用BIM 工作的建筑行业专业人员,所以这些服务不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能应用于BIM 的实际实施。
(2)民间活动繁多
英国在推动BIM 上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许多官方组织或民间团体也举办各种BIM 相关活动来推动BIM 的发展。这些活动主要可以分为:大型技术研讨会及展览;小型技术研讨会;政府BIM 标准及政策推广;BIM 基本概念推广;私人公司举办之BIM 活动。
(3)设计公司优势
英国的设计公司在BIM 实施方面已经相当领先了,因为伦敦是众多全球领先设计企业的总部,如Fosterand Partners、Zaha Hadid Architects、BDP 和Arup Sports,也是很多领先设计企业的欧洲总部,如HOK、SOM 和Gensler。
(4)对BIM 教育的重视
英国业界对于BIM 人才相当重视,通常会在新人开始工作时给予软体教育培训,然而BIM 的知识不只是软体学习,因此他们希望大学生能在毕业时即具备基本BIM 知识与能力。
我国建筑工程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抢工期抢出来的,国外几年建好的东西,国内只需几个月就可以完工,靠的就是现场应变能力。而且,我国大多数工程都是在不断修改和妥协中完成的,这种修改伴随整个工程的始终,这种应变节奏是BIM 软件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如果都指望把现场的实际状况反映到图中,那工作量未免太大了。而BIM 在国外走红的主要原因是BIM 系统高效、精确,协同性好,国外设计师好几年才修改一座楼,其项目管理规范、协同化程度高,甲方很少朝令夕改,避免走回头路。
此外,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建筑业长期处在一个低成本运行的生态环境中,这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费用去进行精细化设计、施工、运维等,这对于整个行业和BIM 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