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

2015-08-15 00:51祝佰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办学校企

◆曲 晶 祝佰红

(黑龙江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

◆曲 晶 祝佰红

(黑龙江职业学院)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要求学生走进企业就能直接进入一线的关键技术岗位熟练工作。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与一线多变和多样的关键技术岗位结合起来,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需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合作办学。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达到学之所用,用之所学,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校企无缝对接,为企业“私人订制”优秀人才。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取得了明显地成效,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越来越成熟和完善,这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主动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让相关企业能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有条件接触企业正在运行的设备,走向“第一线”实习岗位,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真题真做,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最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校企之间仅是友好合作的关系,加之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方面还存有一定的理解误区,致使高职院校比较主动热情,而合作企业则缺少参与热情,甚至认为安排学生实习为额外负担。当然,更谈不上安排专业技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讲解,学生依靠这样的实习并不能对专业技术的培养和创新有更加牢固的掌握,严重地制约了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当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二、精品课程共建

精品课程共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打造“双师”型老师队伍和共建精品课程来进行的。通过开设精品课程,实现企业核心技术需求与高职院校相应课程建设的紧密结合,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加优秀的教材,改善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共建精品课程,不仅提升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还可以通过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等介体,把该精品课程资源推广到更多的高职院校中去,进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是一种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增进知识了解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

三、校企合作完成专业建设模式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设置的专业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规范为标准,适合单位岗位,并具有针对性要求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要由学校、企业共同合作完成。每个专业都要成立由行业、企业、学院的代表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对专业课程、教师团队、实验、实训实习时间、考试和毕业设计、就业等进行系统安排,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即可上岗,不需要专业适应期。因此,校企合作开发学校的专业和课程不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而且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找到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对学校来讲节约了很多学校资源,对于企业来讲也找到了相应的人力资源,当属校企双赢的较深层次的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四、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在学生入学前,企业根据需要技能人才的岗位、人员数量、岗位设备情况、操作技能、与高职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成立“订单班”,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只要学习合格,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就可以直接到协议单位就业。订单培养模式从招生伊始,就使学生明确了就业企业、就业岗位、工作任务,“教”企业规章制度、渗透企业文化,“学”企业岗位知识、技能,“做”企业生产类型,在整个学习期内,紧紧围绕企业需要,岗位需要开展教学做工作,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实现了技能人才用之能到,到之能做,做之能行。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校企无缝对接,为企业“量身订制”急需优秀人才。总之,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专业招生数量与市场供求相背离的问题,解决了由于学非所造成的人才浪费,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该培养模式还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并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把企业和学校的教育捆绑在起,使企业必须关注学校教学质量,给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启示,达到校企双方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实践一再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当属校企合作办学较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就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形式把教育和科研、行业生产等活动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行动主体,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完成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两种行为的交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利用企业的生产基地实现培养学生的目的,科研机构利用企业完成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而企业则利用科研机构和学校完成利润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科研、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产学研结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是教育、生产和科研关系的非常理想化的一种体现。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无一不把高校和生产的结合作为提高生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许多水平高、实力强的高职院校都已通过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建立了共赢机制并充分利用人力、教培及技术资源优势,获取更多企业,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技术监督与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解决现场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职工培训并承担初、中、高级工和质量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企业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基地,提供资金与设备等更多支持,从而学校与行业、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全面性、全过程、全员性的合作机制。这种互促双赢的局面,更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

综上所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以学校学习为基础,结合企业实践工作过程和科研机构研发为核心,使教学生产和科技密切结合。突出了办学特色,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把校企合作办学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说,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最佳的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351167。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