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剑
(四川凉山民族师范学校)
与时俱进的年代,我国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在新课改的这场革命中,教师能力成为重要的问题,所以在新课改中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当明确。
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现以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第一个问题,以前的教学全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憾动不了老师的地位。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成为学生的引导着、领导者,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而不是以前被迫接受老师灌输的东西,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思想,勇于探索,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成果的出现,所以需要老师走出自己的圈子,与同学们融合到一起,引导同学们。
在新课改过程中的另一问题,是课程变的多样性,创新性是必须的。在以前的教学当中,任课老师只会对课本照顺序一字不落地讲下去,内容枯燥乏味,同学们的积极性不大,而老师需要的就是把课程变得灵活,在创新的方式,内容的多变下,会使同学们乐于接受,更有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吸取,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在创新的灵活的课程中,学生们会学得更加轻松,更容易实现新课程课改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老师不断学习也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有很多老师只教授课本上的知识,不会补充新的东西,认为是多余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不断地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在同学们都奇思妙想的同时,老师要回答他们不一样的问题,有可能是新的点子,有可能是超纲内容,所以老师的不断学习,也会制约到学生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个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会使同学们有更多机会了解更多新的知识
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中,新课改背景下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也非常确定,任何一项能力缺一不可,不然达不到教学效果。
一场新的革命到来,意味着一种新的思想伴随而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新的物理教学理念,教师能力如果对改革理念不能完全掌握,课程课改是不会达到任何效果的,这一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能力,注重课程选择,课程创新,内容完整新颖,新课改学习积极思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老师给同学们讲的不是一个课本,而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一本书包含的内容不会很多,必须熟悉掌握教材,对教材仔细分析、研究,把知识点能融合到一起,把握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而适当地增减内容,达到因材施教,可以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更能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师不了解学生,是无法完成对整个新课程内容的教学,每个学生都会有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在不断了解的过程,才能确定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思考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老师能力非常高,所以对于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前的培养方法、思想上都过于单一,观念陈旧。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师范生的能力,才能使新课改取得成功。
现如今,我国部分高等师范学校内容较为单一,教学形式样式太少,总的来说培养出来的教育人才是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要在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能力的前提下,做好引导学生学习能力引导方向,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加丰富、牢固。综合素质不能单指在表面上的,在新课改推进中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这也决定了新课改是否能够对教育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社会实践知识,将课程与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开设综合性课程,每一门教学课程,都会涉及别的科目,如在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计算,运用了高等数学的知识,进行分解,进行运算。学习包括不同的科目,社会实践知识,夹杂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还有每一门的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也要得到深刻的学习,学习每一个细节,才能使教学更加容易。技术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达到技术的完美,结合知识的运用,才是最主要的。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同时实践也是不能缺少的,要把实践放在发展前列。“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物理教学上可以得到验证。在证明物理定理、物理公式的同时,需要运用物理实验,这样才可以清楚地表达。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体系,从而才能更加容易地学习和掌握到相关的知识,这样实践的重要性才可以更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说,把实践与知识相结合是现今新课改最为重要的课题。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出力者,人才是为了创造国家美好未来的工作者。教师能力是以后新课程课改所注重的问题,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新课程课改的过程中,重点将会在教师能力的培养上。一个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水平,会更清晰地发现问题所在。所以,研究师范生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物理师范生能力培养这一计划有效实施,教师团体能力会更加壮大,新课程改革会有显著的成果。
[1]黄生学.师范生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9).
[2]樊雅平.高师物理课堂教学技能“六步提高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