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乐
(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
教育的脚步要慢下来。今天我们教育需要的不再是一个阶段的极致和短暂的高效,而是整个系统与生命的和谐对应,呵护生命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完善。“站立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第30 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慰问教师,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做“四有”好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守理想信念,永存教育梦想,这就是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际的教育坚守。
教育是需要梦想的,这就像人需要精神一样。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功业,同样,一种没有梦想洋溢的教育也不可能成就民族的文明与未来。坚守“教育梦”,那么什么是中国的教育梦?教育部长袁贵仁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就是中国教育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细数我们周围那些名校一路走过的足迹,从北京“十·一”到上海“建平”,从江苏“洋思”到山东“杜郎口”,无一不是在孜孜不倦地解读教育梦想,无一不是在永无止境地追寻梦想。然而,面临教育发展转型的大背景,针对生源减少和生源大战日趋激烈的现实,几乎所有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发展的困惑和阵痛。那么,作为“县二中现象”(本地一中:宁国中学)的典型代表,津河中学今后的发展,如何实现“突围”?“靓丽”的高考成绩之下,“二中”发展模式如何构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回答的课题。
近3 年,津河中学的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连续荣获“宣城市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奖”。一次次被刷新的数据,呈现的成绩不可谓不靓丽。然而,当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数据,就不难发现:每一届学生中,三分之一的同学因文化课比较好而考取本科高校继续深造,三分之一的同学文化课不太好,但通过艺体特长考取对口的本科高校,而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同学文化课不好且没有特长,就被排斥在本科院校门外,失去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难道“二中”那三分之一的文化课基础不好且没有特长的同学,就注定要在高中浑浑噩噩地度过3年,直面他们“灰色”的人生?我们教育的“良心”在哪里?“二中”是否可以构建顺应时代脉络,符合本校实际、切合学生特点的办学模式,来实施公平和均衡的教育,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学子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津河中学的教育梦想,就是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是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更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近几年,我校确立“志若山,德若水,怀若谷,艺若兰”的核心理念、“坚韧不拔,力行至善”的学校精神、“特色强校、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打造“精品初中、优质高中、特色学校”。教育的脚步要慢下来,今天我们教育需要的不再是一个阶段的极致和短暂的高效,而是整个系统与生命的和谐对应,呵护生命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完善。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教育梦想!
时代发展到今天,处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社会,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家长和学生越来越追求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普通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教育部提出,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建设500 所特色中学。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600 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由此可见,普通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教育政策。
津河中学坚持走“多样化、特色化办学”道路,大力实施艺体特色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还给学生成才插上了腾飞的双翅。我校设有美术班、音乐班、体育班、传媒班。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构建起阳光透明、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招生录取工作机制。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严把生源质量关,走精品发展之路。针对艺体特长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行为习惯随意性较强、个性比较张扬的特点,我校因材施教,重视教学创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坚持走高效发展之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丰富特色教育的内涵,使我校特色教育教学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组织青年美术教师技法大赛,承办高级别的专业教学研讨会,鼓励文化和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考促教,以赛促学,以演促练。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例如参加各种文艺表演、竞赛和户外写生等。这些活动拓展了教育资源,开拓了学生眼界,扩大了学校知名度。
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我校敢于打破校际界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走开放合作办学之路。近几年,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多次赴华东等特色教育领先地区考察,参观走访了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多所艺体特色高中。学校先后派员赴芜湖、杭州、南京、上海等地同相关高校加强联系,争取招生政策和专业指导等支持。目前,我校是安徽省艺体特色高中建设论坛理事学校、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生源基地。学校经常邀请高校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定期进行专业指导。深化同芜湖市启迪艺术培训学校的合作,积极创新合作机制,拓宽特色教育领域,真正实现以特色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然而当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存在严重藩篱。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因处于低端而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高中招生政策“职普比”的规定又迫使部分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作出选择。最终导致政府大力“扶植”,家长和学生不甘心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差、质量低的恶性循环“怪圈”。
破解之道,应该是打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藩篱,推进“普职融合”,实施“职普联合办学”策略,发挥普通教育“文化课”强和职业教育“专业课”强的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双赢”。普通中学和中职教育实现联姻合作,开办“对口高考升学班”,就可以利用普通中学管理和文化课优势、中职教育的专业课优势,为一无所长的学困生开辟一条升学、成才的通道。
同时,当前的“国际教育”方兴未艾,如火如荼。21 世纪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越来越多的家长渴望将子女送到外国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苏浙沪等周边省市的“国际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影响越来越大。津河中学顺势而为,尝试与美国新思维教育基金会进行合作,开设“中美高中国际课程”,帮助有意出国深造的学子“迈出留学生涯的第一步”。
能够提供多样化选择、尊重学生发展志愿的教育,有特色、有灵魂、有良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好教育”。
坚守底线篇。作为教育人,应该记住宋代哲学家张载讲过的一句话:“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教育不是过程,而是要让教育渗透在孩子的灵魂”。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只要我们坚守教育的底线,让教育的所有内容走进孩子的心里,那么传承下去的,必定是正义、信任、关爱、责任……教育的明天,必定是灿烂与美好。
教育是需要底线思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孩子成为教育的废品,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
因材施教。适合学文化课的,就参加文化课高考;适合学特长的,就参加艺体类高考;适合学技术的,就参加对口高考。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校每年都有一大批通过艺体专业考上二本、一本院校的学生,而他们大部分当年中考的成绩都一塌糊涂,择校生居多。如果参加“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文化课高考,那么连三本分数线都不可能达到。但是特色教育,却让他们获得了成功,成就了梦想。例如,2014 届的我校音乐生余凡同学、王梦同学,进校时文化课成绩年级倒数,最终却都考取一本院校青岛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
然而,不合理的中招政策将更多的特长生挡在高中特色教育大门之外。在一些地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文化课和专业特长类都是一样的。这样,一大批具有专业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文化课稍稍薄弱,就被剥夺了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权利。但是,也有这样的地区,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文化课是500 分,而专业特长类是400 分,两者整整相差100 分。适当降低文化课门槛,让更多有专业潜质的考生有机会在特色教育上圆自己的大学梦,更应是大众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
光阴似箭、岁月流逝、时不待人,昨天已过去不会重来,空悲叹已无法挽回,就把人生的缺失作为警示吧!时时提醒自己再也不要蹉跎人生了!把握今天,希望自己的努力耕耘,能够为短暂的一生涂上一幅色彩斑斓的恢宏画卷!生活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自己驾驭生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乐莫大焉!莫为他人而使自己遗恨终生。今天的津中,正如同跳动的音符在发展的乐章中弹奏着和谐,也正如同翱翔的双翼在奋进的飞跃中演绎着精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让我们在自己的路上,放声飞歌。
“站立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为了自己的理想,我选择了教育,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际。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只有在人的个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前提下,才会有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我一笑了之。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我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我知道,我们一定能够成功!